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州东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州东站京沪高铁七大主要站区之一,也是徐兰客运专线主要枢纽之一。该站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市区东面约10公里处,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核心区5.2平方公里。徐州东站北距北京692公里、南距上海626公里,站台规模为7台15线,其中基本站台一座、宽15米,中间站台6座、宽12米,长度均为450米;正线2条、到发线13条;站房为线侧平式站房,站房高峰小时聚集人数2500人。结合车站进出站流线模式,设天桥一座、宽18米,出站地道一座、宽12米,站房主体为两层,两侧局部为三层,总建筑面积为14984平方米。徐州东站的开通时间为2011年6月。

车站结构

站房

徐州东站有东、西两个站房。其中西站房为侧式站房,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东站房为高架站房,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两者通过天桥连接。西站房设计最高聚集人数为2500人,站房综合楼为地上两层,另有地下架空层。东站房建成前,徐州东站因既有的西站房规模逐渐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客流而常常会爆棚的缘故被中国铁路迷称为“爆棚东站”,远远不能满足四条高铁同时开通后的需求,徐州市政府为此于2015年提出建设30000平方米东侧子站房的要求,新站房同年投入施工。2019年12月16日,东站房随着徐宿淮盐铁路的通车运营而投入使用。

站场

车站设13站台28线,其中正线4条,到发线24条,站台包括2个侧式站台,11个岛式站台。

车站作用

从徐州地区来看,徐州成为京沪高速铁路的七大客运站点之一,将增强对周边商丘、淮北宿州、宿迁等“1小时交通圈”城市的集聚能力,吸引更多居民来徐就业、购物、就医购房等,增强“徐州都市圈”内的联合与协作,加强徐州在都市圈的中心地位。

从全国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加快徐州与长三角、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融合与对接。徐州位于两大经济圈的结合部,也是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经济洼地”。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徐州将同时进入长三角和环渤海“3小时经济圈”[1],既为“洼地”的“隆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使徐州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战略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同时,徐州也将因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而强化其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徐州是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京沪高铁开通后,不仅是京沪高速铁路的七大站点之一,而且是京沪与陇海高速铁路的联接点。加上高速公路、机场、航运、管道,徐州将形成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徐州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愿景

在徐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双心五片区”的结构布局中,高铁站区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坝山、城东三大片区和新城区的中间位置,作为集对外交通和商务服务等高级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枢纽,未来将发展成为集“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早在2008年初,徐州市委、市政府就决定打造高铁生态商务区,通过打造高铁生态商务区更注重以人为本、生态保护的城市空间的营造,不仅使城市的土地资源、市政配套资源得以最充分的利用,更为产业经济营造一种更为和谐、更高效、更有魅力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铁生态商务区规划十分明晰,从规划建设至今大大小小修改规划达70次:高铁生态商务区核心区面积5.2平方公里,范围北至城东大道,南至和平路,西至经七路,东至京福高速公路;影响区范围北至杨山路,南至新城区彭祖大道延长线,东到京福高速公路,西到一号路西侧规划道路,包括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城区的部分用地,面积为26平方公里。规划时不仅对核心区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考虑高铁客站地区与老城区、新城区及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关系,对外延区和影响区进行了概念规划。据了解,高铁生态商务区核心区5.2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一轴三心五片区”[2],“一轴”为站区东西主轴线中央大道;“三心”为东部高铁枢纽核心,中部商务中心及西部金龙湖公共服务中心;“五片区”为高铁枢纽服务区、中部商务集聚区、南部居住生活区、金龙湖综合区和总部基地经济区。高铁生态商务区的实施填补了我市高端商务区建设的空白,将打造成为集“交通、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进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门户、展现徐州生态园林城市风貌的“新客厅”。同时,高铁生态商务区的建设也为我市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通过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进一步增强了对周边商丘、淮北、宿州、宿迁城市的集聚能力,吸引更多居民来徐就业、购物、就医购房等,增强城市间的联合与协作,加强徐州在都市圈的中心地位。

视频

徐州东站 相关视频

第一次来到江苏徐州东站,造型别具一格,具有现代化科技感十足。完美
徐州高铁东站新站房即将启用 细节彰显汉文化元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