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徐州東站京滬高鐵七大主要站區之一,也是徐蘭客運專線主要樞紐之一。該站位於江蘇省徐州市市區東面約10公里處,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核心區5.2平方公里。徐州東站北距北京692公里、南距上海626公里,站台規模為7台15線,其中基本站台一座、寬15米,中間站台6座、寬12米,長度均為450米;正線2條、到發線13條;站房為線側平式站房,站房高峰小時聚集人數2500人。結合車站進出站流線模式,設天橋一座、寬18米,出站地道一座、寬12米,站房主體為兩層,兩側局部為三層,總建築面積為14984平方米。徐州東站的開通時間為2011年6月。

目錄

車站結構

站房

徐州東站有東、西兩個站房。其中西站房為側式站房,建築面積為15000平方米;東站房為高架站房,建築面積為30000平方米,兩者通過天橋連接。西站房設計最高聚集人數為2500人,站房綜合樓為地上兩層,另有地下架空層。東站房建成前,徐州東站因既有的西站房規模逐漸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客流而常常會爆棚的緣故被中國鐵路迷稱為「爆棚東站」,遠遠不能滿足四條高鐵同時開通後的需求,徐州市政府為此於2015年提出建設30000平方米東側子站房的要求,新站房同年投入施工。2019年12月16日,東站房隨着徐宿淮鹽鐵路的通車運營而投入使用。

站場

車站設13站台28線,其中正線4條,到發線24條,站台包括2個側式站台,11個島式站台。

車站作用

從徐州地區來看,徐州成為京滬高速鐵路的七大客運站點之一,將增強對周邊商丘、淮北宿州、宿遷等「1小時交通圈」城市的集聚能力,吸引更多居民來徐就業、購物、就醫購房等,增強「徐州都市圈」內的聯合與協作,加強徐州在都市圈的中心地位。

從全國區域經濟的角度看,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將加快徐州與長三角、環渤海兩大經濟圈的融合與對接。徐州位於兩大經濟圈的結合部,也是兩大經濟圈之間的「經濟窪地」。京滬高速鐵路建成後,徐州將同時進入長三角和環渤海「3小時經濟圈」[1],既為「窪地」的「隆起」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也使徐州承東接西、溝通南北的戰略區位優勢更加突出。

同時,徐州也將因京滬高速鐵路的建設而強化其作為全國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徐州是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幹線的交匯點,京滬高鐵開通後,不僅是京滬高速鐵路的七大站點之一,而且是京滬與隴海高速鐵路的聯接點。加上高速公路、機場、航運、管道,徐州將形成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為徐州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願景

在徐州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主城區「雙心五片區」的結構布局中,高鐵站區位於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壩山、城東三大片區和新城區的中間位置,作為集對外交通和商務服務等高級城市功能於一體的城市樞紐,未來將發展成為集「交通樞紐、生態、商務、居住」四位一體的城市副中心。早在2008年初,徐州市委、市政府就決定打造高鐵生態商務區,通過打造高鐵生態商務區更注重以人為本、生態保護的城市空間的營造,不僅使城市的土地資源、市政配套資源得以最充分的利用,更為產業經濟營造一種更為和諧、更高效、更有魅力的可持續發展環境。據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鐵生態商務區規劃十分明晰,從規劃建設至今大大小小修改規劃達70次:高鐵生態商務區核心區面積5.2平方公里,範圍北至城東大道,南至和平路,西至經七路,東至京福高速公路;影響區範圍北至楊山路,南至新城區彭祖大道延長線,東到京福高速公路,西到一號路西側規劃道路,包括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新城區的部分用地,面積為26平方公里。規劃時不僅對核心區進行了詳細規劃,同時考慮高鐵客站地區與老城區、新城區及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關係,對外延區和影響區進行了概念規劃。據了解,高鐵生態商務區核心區5.2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一軸三心五片區」[2],「一軸」為站區東西主軸線中央大道;「三心」為東部高鐵樞紐核心,中部商務中心及西部金龍湖公共服務中心;「五片區」為高鐵樞紐服務區、中部商務集聚區、南部居住生活區、金龍湖綜合區和總部基地經濟區。高鐵生態商務區的實施填補了我市高端商務區建設的空白,將打造成為集「交通、生態、商務、居住」四位一體的城市副中心、進入長三角經濟圈的新門戶、展現徐州生態園林城市風貌的「新客廳」。同時,高鐵生態商務區的建設也為我市承東接西、溝通南北、雙向開放、梯度推進的戰略區位優勢更加突出。通過建設高鐵生態商務區,進一步增強了對周邊商丘、淮北、宿州、宿遷城市的集聚能力,吸引更多居民來徐就業、購物、就醫購房等,增強城市間的聯合與協作,加強徐州在都市圈的中心地位。

視頻

徐州東站 相關視頻

第一次來到江蘇徐州東站,造型別具一格,具有現代化科技感十足。完美
徐州高鐵東站新站房即將啟用 細節彰顯漢文化元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