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恃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恃君》選自《呂氏春秋》卷二十·恃君覽。

《呂氏春秋》章節目錄: 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十二紀每紀五篇共六十篇,八覽每覽八篇(《有始覽》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論每論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1]

原文

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衛,肌膚不足以扞②寒暑,筋骨不足以從利辟③害,勇敢不足以卻猛禁悍,然且猶裁萬物,制禽獸,服狡蟲④,寒暑燥濕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備,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與利之也。利之出於群也,君道立也。故君道立則利出其群,而人備可完矣。

注釋

①恃君:論述君道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此篇是伊尹學派的學說。②扞:抵禦,防禦。③辟:同「避」。④狡蟲:兇惡的蟲虎豹之類。

譯文

但凡作為人的天性,手腳牙齒都不足以用來進行自衛,肌肉皮膚都不足以用來進行抵禦寒冷暑熱,筋骨都不足以用來追逐利益逃避禍害,勇敢的膽量都不足以用來使猛獸退卻使兇悍的敵人止步,但是,人卻還可以制裁世上的萬事萬物,制服禽獸,征服蟲蛇虎豹,即使是寒冷暑熱乾燥潮濕的天氣都不能對人們有所損害。這不只是因為人們預先有了準備,而是因為人們聚集在一起生活的原因啊。一大群人可以聚集在一起,是因為大家相互都對對方有利用的價值。人們相互的可利用價值就產生在人群之中,有了這樣的一個基礎,君王的統治之道就可以建立了。所以君王的統治之道建立,就會對群聚有利,從而人們防禦萬事萬物的準備就更完善了。

原文

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①、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無進退揖讓之禮,無衣服、履帶、宮室、畜②積之便,無器械、舟車、城郭險阻之備,此無君之患。故君臣之義,不可不明也。自上世以來,天下亡國多矣,而君道不廢者,天下之利也。故廢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君道何如?利而物利章③。

注釋

①親戚:這裡指父母。②畜:通「蓄」。③物:通「勿」,不要。章:通「旃」(zhān),助詞,等於「之焉」兩字連用的意義。

譯文

上古時代曾經是沒有君王的,當時的人聚集在一起過着群居的生活,只知道有母親而不知道有父親,沒有親戚朋友、兄弟姐妹、男人女人之間的區別,沒有尊上愛下、尊長愛幼的輩分,沒有進出謙讓的禮節,沒有穿衣整裝、結帶系鞋、建造宮室、囤積糧食財物的便利,沒有機械器皿、舟船車馬、城牆防禦工事的設備,這就是沒有君王的憂患。所以,君王和下臣之間的意義,不可以不弄明白。從上古到今天,天下滅亡的國家很多了,但是君王統治之道沒有被廢除,是因為天下的人認為這對於他們有好處。所以,廢除不適合當君王的人,而擁立懂得履行君王之道的人。君王之道是怎麼樣的呢?就是看這位君王對於百姓有貢獻還是沒有貢獻。

原文

渭濱之東①,夷、穢之鄉,大解、陵魚、其、鹿野、搖山、揚島、大人之居,多無君;揚、漢之南,百越之際,敝凱諸、夫風、余靡之地,縛婁、陽禺、兜之國,多無君;氐、羌、呼唐、離水之西,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龍、突人之鄉,多無君;雁門之北,鷹隼、所鷙、須窺之國,饕餮、窮奇之地,叔逆之所,儋耳之居,多無君;此四方之無君者也。其民麇鹿禽獸,少者使長,長者畏壯,有力者賢,暴傲者尊,日夜相殘,無時休息,以盡其類。聖人深見此患也,故為天下長慮,莫如置天子也;為一國長慮,莫如置君也。置君非以阿②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長非以阿官長也。德衰世亂,然後天子利天下,國君利國,官長利官,此國所以遞興遞廢也,亂難之所以時作也。故忠臣廉士,內之則諫其君之過也,外之則死人臣之義也③。

注釋

①以下的這些國家的名稱和地名多數都無考。②阿:屈從,阿諛。③「故忠臣廉士」以下,闡述忠臣廉士的節操,和上文不相承,可能是其他的篇目錯編在這裡。意思是:「所以忠臣廉士對內勸諫他們君主的過錯,對外就盡人臣之義為君死難」。

譯文

渭濱的東邊,夷、穢的這些地方,大解、陵魚、其、鹿野、搖山、揚島、大人等部族居住的處所,大多沒有國君;揚、漢的南邊,百越人居住的邊境,敝凱諸、夫風、余靡這些地方,縛婁、陽禺、兜這些國家,大多沒有國君;氐、羌、呼唐、離水的西邊,人、野人、篇笮川那裡,舟人、送龍、突人的地區,大多沒有國君;雁門的北面,鷹隼、所鷙、須窺這些國家,饕餮、窮奇這些地區,叔逆的所在,儋耳居住的地方,大多沒有國君;這些都是四方沒有國君的地方。這些地區的百姓像麋鹿禽獸一樣生活,年少的人驅使年老的長者做事,年長的人畏懼壯年人,有力量的人就被認為是賢能的人,具有暴力傾向、傲慢的人就被尊敬,日日夜夜相互殘殺,沒有休止,要到殺儘自己的同類為止。聖人深刻地看到了這種禍患,所以替天下的人擔憂考慮了很久,認為什麼方法都比不上為他們設置一位天子的方法好;為了一個國家做長遠打算,就不如設立一位國君。設立國君不是要人們對國君阿諛奉承,設立天子不是要人們對天子阿諛奉承,設立長官不是要人們對長官阿諛奉承。道德衰敗、世道大亂,在這種情況之下,天子是把天下作為自己所私有的東西,國君把國家當做私利,長官用自己的官職謀私,這就是國家有興起有滅亡、混亂災難不時發生的原因。所以忠臣廉士,對內勸諫他們君主的過錯,對外就盡人臣之義,可以為君臣之義而赴死。

原文

豫讓欲殺趙襄子,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為乞人而往乞於其妻之所。其妻曰:「狀貌無似吾夫者,其音何類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以變其音。其友謂之曰:「子之所道甚難而無功。謂子有志則然矣,謂子智則不然。以子之材而索事襄子,襄子必近子,子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讓笑而應之曰:「是先知報後知也,為故君賊新君矣,大亂君臣之義者無此,失吾所為為之矣。凡吾所為為此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非從易也。」①

注釋

①「豫讓欲殺趙襄子……非從易也」這一段據考是《不侵》篇錯編在這裡,所以這裡不作譯註。

譯文

豫讓想要殺趙襄子,剃掉鬍鬚和眉毛,自己毀壞自己的容貌,裝扮成乞丐到他妻子那裡去乞討。他的妻子說:「這人相貌不像我丈夫的樣子,他的聲音怎麼這麼像我的丈夫呢?」豫讓就吞炭使嗓音嘶啞。他的朋友對他說:「你走這條路很艱難而且難以成功。說你有志向是對的,說你有智慧就不對了。憑你的才能去請求侍奉趙襄子,襄子一定會親近你。你能得以接近趙襄子然後再去干你所想幹的事,這樣就很容易並且一定會成功。」豫讓笑着回答說:「這樣做是為先前知遇我的人去報復後來知遇我的人,是為過去的主人而殺害新的主人。使君臣之間的準則受到嚴重破壞的事,沒有比這更大的了,這樣做就失去了我行刺的目的了。我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彰明君臣之間的大義,不是為了行刺的容易。」

原文

柱厲叔事莒敖公①,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②,冬日則食橡栗③。莒敖公有難,柱厲叔辭其友而往死之。其友曰:「子自以為不知故去,今又往死之,是知與不知無異別也。」柱厲叔曰:「不然。自以為不知故去。今死而弗往死,是果知我也。吾將死之以丑④後世人主之不知其臣者也,所以激君人者之行,而厲⑤人主之節也。行激節厲,忠臣幸於得察。忠臣察則君道固矣。」

注釋

①莒敖公:懷疑是《左傳》里的莒郊公,莒國君主。柱厲叔:就是朱厲附。②菱:就是菱角。芡:俗稱雞頭。③橡栗:橡樹的果實。④丑:恥。⑤厲:通「礪」,砥礪,磨練。

譯文

柱厲叔侍奉莒敖公,自己以為不被莒敖公所理解,於是就離開莒敖公到海上去居住,夏天吃菱角芡實,冬天吃橡樹的果實為生。當莒敖公遭遇災難的時候,柱厲叔辭別他的朋友前去為莒敖公殉死。他的朋友說:「你是因為莒敖公不了解你的心意而離開他的。如今他遭受災難你又去為他送死,這樣說的話,他對你理解或不理解都沒有什麼區別啊。」柱厲叔回答說:「不對。我自己認為莒敖公不了解我而離開他。如今他死了,我不去為他送死,這就果然是他了解我了。我要用為他送死的這件事來恥笑以後的君主不懂得了解他們的下臣,所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激勵君主注意品行,磨礪君主的節操。君主的行為受到激勵,節操得到磨礪,忠臣就有幸可以得到君主的察覺。忠臣受到君主的發現,那麼君王的統治就可以鞏固了。」

著作簡介

《呂氏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組織按計劃編寫的文集,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黃老道家名著[2]。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以道家思想為基調,堅持無為而治的行為準則,用儒家倫理定位價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觀念、名家的思辨邏輯法家的治國技巧[3],加上兵家的權謀變化和農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說。

視頻

恃君 相關視頻

先秦文學《呂氏春秋》詳解古樂32
先秦文學《呂氏春秋》詳解察微64

參考文獻

  1. 呂氏春秋的作者,解歷史, 2020-12-07
  2. 秦國丞相呂不韋《呂氏春秋》,搜狐,2018-10-17
  3. 治國通論-法家治國思想 ,豆丁網, 201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