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毓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File:|200px|恽毓鼎]]
| ||
晚清宫廷史官
| ||
籍貫 | 江苏常州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薇孙 | |
出生 | 清同治元年(1862年) 江苏常州 | |
逝世 | (1917年) |
恽毓鼎(1862年-1917年),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
光绪十五年考中进士,历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提调,文渊阁校理,咸安 宫总裁,侍读学士,国史馆总纂,宪政研究所总办等职,担任晚清宫廷史官达十九年之久。
热议话题
- 恽毓鼎:一个官员的亡国反思
- 孔祥吉:恽毓鼎与丁未政潮内幕
- 史官恽毓鼎记录下的一次清末群体性事件
- 为何恽毓鼎写《崇陵传善录》中记载的慈禧广泛流传?因为太特别
- 晚清“最强谏官”竟是学历史的,头天上书慈禧,次日军机大臣被撤(2)
人物纪事
恽毓鼎一生行事,影响最大的是参瞿和参岑事件。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初六,时任侍读学士的恽毓鼎上疏参劾军机大臣瞿鸿禨,次日奉朱谕,瞿开缺回籍;同年七月初一,他又上疏参劾两广总督岑春煊,初四日奉上谕:“岑着开缺养病,以示体恤。”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连续扳倒两大重臣,使他名闻朝野。实际上,在这两起事件中,恽毓鼎只是受人指使,扮演了上层政治斗争中的小棋子角色。
和清代许多文人一样,恽毓鼎几十年如一日地写着日记。他去世后,日记由家人保存,其中几册不慎遗失。1960年,恽毓鼎之子恽宝惠将保存的36册日记全部“归之北大图书馆”。 一些史学家曾到北大图书馆查阅并引用过这些日记资料,但由于整部日记篇幅浩繁,整理难度大,一直未能刊行面世。史晓风先生穷十年之力,完成了整理点校工作,使这部珍贵史料能为更多的研究者参考利用。
这部《恽毓鼎澄斋日记》,起于1882年,迄于1917年,计120万字,是恽毓鼎几十年工作与 生活的全面记录。
由于工作的关系,恽毓鼎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慈禧、光绪及朝廷大臣的言行;出于职业习惯 ,他翔实地在日记中记录了所观察到的种种细节,为后人再现了当时的场景。例行的新年庆典,外国使臣觐见,慈禧、光绪的丧礼,宣统登基,他都不避琐细,一一记录仪式程序、官员服色,以及有关人员的言行举止(如记几位二品官员在丧礼上“大声谈论,且纵笑不止”)。 日记中对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情景的记载,经常被史学家引用:“上啼哭索母,声甚厉。…… 监国抱上步行,自殿后门入,升宝座,上啼哭不肯就座。监国一足立脚踏上,一腿跪宝座上 ,扶上立于座上。四服事太监在旁慰劝,上哭不止,言欲回家,不愿在此。”又如记溥仪入 学的情景:“十八日,晴。皇上入学,悬龙旗志庆。……陆师傅书此十字,逐字授认。上只能识四字,往复熟,乃退。伊教习(授清文者称教习,不称师傅)先授清文,上能记两字母 。”本书收为附录的《崇陵传信录》,是记述清末史事的一部信史,在史学界影响很大。
恽毓鼎处于清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对国势日衰、朝政腐败的忧虑 和愤慨,也提出了不少救敝图强的见解和主张。如光绪二十一年八月的日记中,他对官员所上八项变革办法条陈作了具体分析,认为有的可以斟酌而行,有的宜就今法变通,反对简单 模仿西洋之法。他对江淮分省、经营新疆等重大问题上的见解,今天读来仍有一定的借鉴参 考价值。日记所体现的晚清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恽毓鼎很有济世救民的抱负,一度想到地方上施展才干,平时注意物色人才,乐于接待四方之士,日记中详细记 载所见之人的姓名、籍贯、特长等,是研究清末人物的一份宝贵资料。
恽毓鼎还对清朝“文字狱”毁劫和篡改历史的后果进行无情揭露,他对前朝皇帝封杀民族英雄袁可立和岳飞痛心疾首感叹道:“董思白《岳庙碑》、《袁节寰墓碑》,犯时忌,祸几不测……。雍、乾间文字之祸,可见一斑。”[註 1]
恽毓鼎在仕途上并不得志,一直是个没有多少权势的普通京官。不过,工作在宫廷、生活在市井,却让他的多方面爱好得以充分发展,其日记因而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内容。 他是一位史学家,尤其精熟于《三国志》,日记中记录了许多治史心得;他是一位医生,对 自己的医术颇为自负,并于1910年创办“医学研究会”,日记中经常有他为上至权贵下至平 民诊病的记载;他是一位古籍收藏家,精于版本目录学;他是一位书法家,颇得东坡书法神 髓;他是一位诗人,日记中不乏诗酒唱和的记载,所录诗作当行本色;他还是一位京剧、昆 曲票友,与当时名伶多有接触。此外,日记中还记载了不少当时的习俗,如与科举有关的“ 吃梦”,与娱乐有关的“召秦”、“召鹿”,以及国丧三日内的“抢婚”,等等,甚至还记 载了“星异”(不明飞行物)。日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不仅可供专业工作者借鉴取资,对 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部可以增长见识的饶有趣味的闲书。
人物贡献
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要求,《恽毓鼎澄斋日记》还被列入该会《文献丛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著名清史学家戴逸先生亲撰序言,并对该书的整理出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部《日记》的出版无疑将对中国近代史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书”。
注释
- ↑ 恽毓鼎.澄斋日记.北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澄斋日记》:“二十五日(四月一号)晴。会臣来谈。午后至顺校上历史一堂。书客以书画收藏目录两种求售。一为吴县陆时化《吴越书画所见录》。陆,字润之。书成于乾隆丙申。(所见南田翁廿四种,石谷殆近百种。)一为南海孔广陶《岳云书画录》十卷。全载款识题跋图注,用赵松雪体写小楷付梓。全书一笔不率,精妙无匹。陆录跋中言,此书成时,陆先生自写精楷锓板,其中有董思白《岳庙碑》、《袁节寰墓碑》,犯时忌,祸几不测。先生急取板稿尽毁之,已印行者收回,而尚有流落人间者。今神州国光社得其原本刻印,此书始现于世。余检阅《岳庙碑》,文中颇及近事,然已刓成方围,阙字不复可辨。想其时虽有未经收回者,藏书家亦刓缺以避祸耳。雍、乾间文字之祸,可见一斑。又凡牧斋名号亦皆刓去。二书余略翻阅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