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慢性肾脏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慢性肾脏病是2000年由美国的K/DOQI组织提出的关于肾脏疾病的定义,包括了两个概念:第一个就是在3个月以上出现肾脏的病理组织的损伤,第二个就是3个月以上出现肾脏检查的异常,包括尿常规检查异常或者血肌酐升高,都反应了肾脏的损害的这种表现。此外,如果做B超发现了一个持续的肾脏积液或者结石,可能也是定义为慢性肾脏病的范畴。[1] 慢性肾脏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生命的常见病,常说的尿毒症属于比较老旧的概念,通俗的讲就是指毒素留在血液中,特指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肾功能恶化到一定程度后所进入的临床阶段,尿毒症早期和尿毒症晚期。目前在临床应用中这种尿毒症分期已经不在广泛使用,取而代之的是ckd分期,分析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其中肾衰竭的诊断标准为GFR小于15ml/min,对应过去所说的尿毒症早期和所尿毒症晚期患者,肾衰竭是指活检和检验损伤标志物证实的肾脏损伤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小于60ml/min,时间超过三个月。

所谓的慢性肾脏病也是我们整个临床和这个肾脏病这一块的,整个概念的一个转化慢性肾脏病是近年来,全球就是全世界整个肾脏病学界对他一个明显的一个界定,所谓的慢性肾脏病就是说它整个病程超过了三个月,在临床上出现了尿常规与化验有蛋白尿,有肾小球性的这个血尿或者是生化检测,出现了肾功能的异常包括肌酐、尿素氮的升高包括我们影像检查出现了问题,包括我们的结石、肾囊肿肾脏胃肾肿瘤等等。这些影像检查出现了问题,超过了上个月都界定了这个慢性肾脏病,所以慢性肾脏病的概念非常非常大,作为我们肾科医生最关注的一些肾小球肾小管和一些这些其他的,有关肾脏这一块的这种疾病,在临床上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刚才所说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等,当然了在整个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它的预后因为病理类型不一样它的预后也是不一样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牵头的全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一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计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总人数超过1.2亿。慢性肾脏病这个概念的提出促使我们更重视肾脏病的防和治,慢性肾脏病指的是肾损害,肾损害持续大于或等于三个月以上,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肾损害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判断:1、血液的提示。血液中与肾脏有关系的一些指标有问题,比如说尿素氮、肌酐,或者是尿里出现蛋白、有血尿、有管型。2、影像学检查,比如说做超声,发现肾脏有问题,3、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小于等于60毫升每分钟。这几个方面如果有问题,且超过了三个月那么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2]

治疗原则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水平,慢性肾脏病可以分为5期,3期就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在30-59ml/min之间。对于它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评估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发展速度以及积极治疗并发症。因为对于患者来讲一旦进入慢性肾脏病3期,会进行性的发展,逐渐进展到慢性肾脏病4期、5期,5期就是指肾衰竭期,需要做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到3期的时候可治范围比较广,如果不积极控制,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就进展到5期。如果治疗效果比较好,可能持续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进展到慢性肾脏病5期。所以对于慢性肾脏病3期的患者,正规的治疗、积极的防控很重要。

慢性肾脏病分期如下

1、一期:肾小球滤过率大于90ml/min,肌酐清除率未受影响,治疗重点为诊治原发病;2、二期:肾小球滤过率为60-89ml/min,防治重点为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及治疗原发病;3、三期:肾小球滤过率为30-59ml/min,防治重点为预防各种并发症;4、四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15-29ml/min,患者需积极进行治疗,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5、五期: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即慢性肾衰竭,建议患者进行透析前准备和透析治疗。

雷公藤性味苦,寒,有大毒,归心、肝经,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瘀、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作用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近两千年的应用历史。在1980年首次发现雷公藤治疗肾炎的作用,经过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明确其治疗范围与皮质激素相似,其机制为:

1、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及较强的免疫抑制效应;2、抑制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生存与分泌,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3、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状态,维持滤过膜电荷屏障完整性;4、降低肾脏合成血栓素A2水平。在临床应用中,目前常用的雷公藤制剂为雷公藤多甙,研究发现,雷公藤多甙对足细胞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临床试验也证实雷公藤多甙能显著减少以足细胞病变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蛋白尿,尤其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微小病变型肾病,此外还可用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脏病的治疗。[3]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肾脏没有像心脏般跳动的状态,也不像胃会因吃得过饱而有胀痛的感觉;它任劳任怨,默默地扮演着体内“清道夫”的角色,过滤并清除代谢产物。正因为如此,它所受的伤害也是无声的;等到出现症状时再就诊,肾功能可能已丧失大半,影响的范围不仅只是泌尿系统,也会传至循环系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临床经验表明,慢性肾脏病早期可以出现以下信号:1)乏力、容易疲劳、腰酸腰痛;2)尿中出现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3)血尿;4)夜尿增多;5)反复眼睑或下肢浮肿;6)血压增高;7)不明原因的贫血皮肤瘙痒、抽筋、牙龈出血等;8)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9)尿量减少。

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

1、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证明,肾病患者有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含量以及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加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导致肾细胞缺血或坏死的重要原因。

2、感染时肾病的诱因之一,咽炎、扁桃体炎等感染都会引发肾病,感冒则是引发、加重肾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3、恶劣的外在环境因素如风寒,潮湿等都会造成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降低。

4、劳累过度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长期下去会引发肾病。

5、长期憋尿不仅容易引起膀胱损伤,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还极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输尿管和肾脏,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造成肾脏感染,从而引发尿路感染、肾病甚至尿毒症。

6、乱用药而导致的肾病屡见不鲜。很多感冒药、消炎止痛药、减肥药和中草药都有肾脏毒性,而这些药物都十分常见,使用广泛,没有医药知识的市民在自我用药时往往容易险象横生。肥胖的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而这些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长此以往就容易损害肾脏,间接引发肾病。

7、食盐过多容易引发肾病。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是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氯对胃酸的产生和维持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食盐中的钠,在人体中含量过高可使体内积水,产生浮肿,能使血容量和小动脉张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所以食盐量高的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高。而高血压极容易并发肾病。

8、许多疾病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膜的损伤,导致肾病综合征。成人的2/3和大部分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炎等。按病理诊断主要包括:微小病变性肾病,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它们的相对发病率和特征见表1。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为:感染、药物(汞、有机金、青霉胺和海洛因等)、毒素及过敏、肿瘤(肺、胃、结肠、乳腺实体瘤和淋巴瘤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及糖尿病等。成人肾病综合征的1/3和儿童的10%可由继发性因素引起。

9、体液长期处于酸性环境,属于碱性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被中和,更加速了各种肾病的形成,酸性体质易引起肾功能低下。

日常保养

1.低盐、低脂、优质蛋白。

2.适量运动,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3.预防感冒,避免感染 。

4.慎用药物(包括中药)。

5.保持良好心态。

慢性肾脏病防治中既要重视早期诊治,又要避免跟着广告跑。目前大多数慢性肾病难以根治,期待灵丹妙药,想把慢性肾病彻底根治,是不切实际的,治疗的目标应该定位在控制并发症和延缓疾病进展,避免进入尿毒症期。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前提,定期检查是关键

饮食上要少吃盐、勿暴食、多喝水、不憋尿。食盐量大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而如果一次吃过量的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尿酸及尿素氮会增加肾脏的工作量;每天喝充分的水并随时排尿,避免肾脏结石。

要坚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避免感冒,戒烟、适量饮酒。当喉咙、扁桃腺等有炎症时,立即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避免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小孩。肾病患者怀孕后,可能会加速肾脏病恶化,引起肾功能不全,所以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了解肾功能情况。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应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而健康人也需要一年检查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并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产生巨额的医疗费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有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困惑(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还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中药的成分复杂,疗效机制不明;基础理论研究较迷惘)。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和方法是:(1)加强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2)加强确有疗效的新药开发研究;(3)加强中医药治疗肾脏病作用机制的研究;(4)加强有毒中药肾损害的机制及防治研究;(5)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6)组织编写《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7)大力宣传,重视普查,早期预防(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医疗费用昂贵,但知晓率却不足10%,有的人一生都没有做过尿液检查,肾脏有没有问题一无所知)。期望通过实现上述措施,以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