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慶壽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慶壽堂
圖片來自 樂嗨旅遊

慶壽堂,是紫禁城宁寿宫后部东路一组建筑之总称,位于阅是楼以北。[1]

历史

庆寿堂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及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修。

清朝光绪末年,慈禧太后居住在乐寿堂时,曾将庆寿堂作为醇亲王福晋、恭亲王之女、庆亲王之女等人进宫时的暂居之所。

1949年5月、6月,人民政府出资对庆寿堂进行了修缮,这是北平和平解放后对故宫进行的第一项修缮工程。[2]如今,庆寿堂建筑保存完好。

建筑

庆寿堂由前后四进院落组成,形成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而东西窄的院落。庆寿堂院落东依宁寿宫宫墙,东北辟有随墙门,可通往北十三排。庆寿堂各院的正殿都是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明间前后开门,各正殿之间通过高出地面的甬道相连接。各院的东、西配殿都是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主要建筑都是水磨砖墙,室内以青砖墁地,外檐绘苏式彩画。屋顶交替采用黄色、绿色琉璃,若前院为绿琉璃瓦黄剪边,后院则为黄琉璃瓦绿剪边。

  • 垂花门:庆寿堂的主入口是垂花门一座。既是寻沿书屋所在的第一进院的院门,也是整个庆寿堂建筑群的主入口。
  • 寻沿书屋:是垂花门内第一进院的正殿,额题“寻沿书屋”。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乾隆帝《御制寻沿书屋诗》首句为“寻绎家语,沿迴学海澜”,说明了该书屋命名的来源。寻沿书屋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硬山顶。明间安装有步步锦槅扇门,其他各间是槛墙支摘窗。寻沿书屋院内的正殿、配殿、垂花门之间采用抄手游廊连接。慈禧太后居住在乐寿堂时,光绪帝每天清晨请安、侍膳,通常先到寻沿书屋坐候。[3]
    • 东、西配殿:寻沿书屋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顶,明间开有门,为步步锦槅心。西配殿的明间后檐开门,接过道通往乐寿堂前院。
  • 庆寿堂:第二进院的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黄琉璃瓦绿剪边卷棚硬山顶,前后檐的明间开有步步锦槅扇门,其他各间是槛窗。
    • 东、西配殿:位于庆寿堂前东、西两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
  • 第三进院正殿:第三进院的格局与庆寿堂所在的第二进院基本相同。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明间前后开门。
    • 东、西配殿:位于正殿前东、西两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
  • 第四进院正殿:第四进院的格局与庆寿堂所在的第二进院基本相同。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明间前后开门。第四进院正殿西侧有一个小院,小院内有水井,小院北墙开有琉璃门,可通往景福宫
    • 东、西配殿:位于正殿前东、西两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