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副标题:理解一至五岁孩子,作者:伊莎贝拉·费利奥莎 阿努克·迪布瓦,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New Star Press)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主管主办。成立于1989年,在此背景下,新星出版社拥有大批专业翻译队伍资源和广泛从事国际文化[1]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新星出版社成立以来,以中、英、德、法、俄、阿拉伯、世界语等语言向海外出版发行数千种介绍中国基本情况的外宣图书和政府白皮书,在海外拥有广泛影响[2]

内容简介

《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理解一到五岁孩子》是作者两本畅销法国的亲子书中的其中一本,另一本为《他怎么总找我麻烦?!理解六到十一岁孩子》。两本书的书名看上去都是家长声嘶力竭的绝望呼喊,但副书名给出了心理学家的答案:理解孩子。如何理解?运用神经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发现来理解。

家长当然不必去研读这些前沿科学的学术论文,本书有严密的理论支持,但无难懂的理论表述,作者和绘者已经把科学方法融入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图画中,助家长解除焦虑,轻松掌握营造和谐亲子关系的实用窍门。

作者介绍

作者伊莎贝拉·费利奥莎是一位心理学家、知名情感教育专家、心理疗法专家、法国情商管理学院创始人,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二十多年来,她的书和理论陪伴无数成人和儿童走向自由和幸福之路。

目录

本书部分内容试读及内页展示——

本书使用方法:

1.头像下面的内容替孩子说出了他们没有能力说出的心里话。

2.灯泡旁边的内容是用神经科学以及实验心理学的新发现来为大家提供一些理解问题的新思路。

一个孩子比一株植物复杂得多

“我为你做了那么多,可你又是怎么报答我的!叶子掉个不停,还长得东倒西歪!等着吧,我不会再给你施肥了,也不会再让你晒太阳了。罚你在楼梯间面壁思过,看你到底知不知道这里谁说了算!”

你们家院子里那株榕树的叶子黄了、掉了,你肯定不会觉得它是在故意跟你作对,非要你跑前跑后伺候它,非要你自责不是种树的料。你会把这株植物的“态度”解读为它发出的讯号:水浇多了还是少了,光照多了还是少了,肥料多了还是少了。到底是“过”还是“不及”,你会开动脑筋找出藏在背后的原因。

而孩子,可比植物复杂得多,但并不会更难伺候。他看起来是在耍性子,其实只是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到底缺了什么,又多了什么。有没有可能,他表现出的态度并不是挑衅而是某种结果、某种回答或某种反应呢?有时候,我们会把明明很自然的现象看作毛病,那你急死了也没用,秋天一到,花园里的树几乎都要掉叶子,而你家那位四岁的小朋友也一定会讨厌输掉游戏。

亲子共处的时光

如果跟父母亲近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孩子的神经回路就会紧张起来。发脾气,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大哭大闹,看似非常过分的行为其实是孩子的神经系统在发出警报——他很失望。这时候,如果能真诚地说一声“我爱你”,给个拥抱或一起玩,则会促进体内催产素的分泌,这种激素会让他感到幸福。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会感到充实、幸福和满足。

每天哪怕只拿出完整的十分钟来陪孩子,都能让孩子心里充满爱和温柔,也会让家庭的夜晚更加温馨宁静。

她不吃饭,或是把食物当玩具

“妈妈,我不是不想吃饭,我饿了,但我想自己拿着勺子吃。并且,我觉得有点儿委屈,为什么我不能上桌跟大家一起吃饭呢。所以只要你用勺子喂我我就不吃,把我放在餐椅上我也不吃,不吃不吃就不吃!

不要凶我好不好,有时候我搞不清你给我的到底是玩具还是吃的。如果我不饿,就把你给我的东西当玩具了。”

想减轻因为孩子不爱吃饭而引起的焦虑,可以先称一下自己的体重。好啦,多少斤?接下来,用你每天吃的食物的重量除以自己的体重,得出一个比例,然后再根据这个比例和孩子的体重,计算出他每天所需食物的重量。很可能要把他现在吃的量除以四吧!

除非孩子特别焦虑,或是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那么他每天吃下的食物一定能满足自身成长所需。

可她怎么什么都不想吃?很可能并不是食物不对。也就是说,也许过程(喂食方式)比结果(食物)更重要,孩子拒绝的并不是“吃什么”,而是“怎么吃”……

孩子长到两岁,其实需要的食物比之前要少。她的胃也不像成人的胃。专家建议,可以每隔两个钟头给孩子准备少量的食物,当然不能是薯片、糖果、苏打水,应该多吃新鲜水果和干果,以及所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并且,每种食物(蔬菜、蛋白质、淀粉等)的量要按照每周,而不是每顿计算。

说“停”比说“不”好

我推荐诸位父母用“停”这个字眼,因为这个字更有效,表意也更清晰。说“不”,往往带着责备的语气,眉头总要皱着;说“停”的时候,只表示你关注到了孩子的一举一动,语调里听不出责备的意思,只是想让一个动作停止。

而更常见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在触碰一件新物体时会寻找父母默许的眼神。这时候告诉他停下来,然后用简单的语句解释为什么不能碰。当然,不要指望他听一遍就记住。

另外,如果一边说“不不不”,一边还笑嘻嘻的,孩子很可能会搞不清楚你的态度到底是允许还是反对。话语和表情动作一定要保持一致。

她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

“你已经老了……很快就会死的。为什么那个叔叔只有一只手臂呀?”

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大会在心里默想,而是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这能帮助她更好地理解世界,绝非存心伤害别人。

大人常常因为忌讳得罪人,就不由分说先训斥孩子,而这只会强化“孩子在骂人”的误判。向对方报以微笑,然后跟孩子接着刚才的话讨论一下:“你对变老∕死亡这个话题很好奇是不是?”“是的,有时候一些交通事故有可能让人失去手臂,你有什么想问问这位叔叔的?”

本书分为十二章,每半岁为一章,精细划分年龄段,提出符合各个年龄段的合理的育儿建议。

《我什么办法都试过了!理解一到五岁孩子》是作者两本畅销法国的亲子书中的其中一本,另一本为《他怎么总找我麻烦?!理解六到十一岁孩子》。两本书的书名看上去都是家长声嘶力竭的绝望呼喊,但副书名给出了心理学家的答案:理解孩子。如何理解?运用神经科学和实验心理学 新的科学发现来理解。

家长当然不必去研读这些前沿科学的学术论文,本书有严密的理论支持,但无难懂的理论表述,作者和绘者已经把科学方法融入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图画中,助家长解除焦虑,轻松掌握营造和谐亲子关系的实用窍门。

与普通铅笔比一比大小。本书开本为130×170毫米。

参考文献

  1. 文化的概念是什么,设栈,2019-11-28
  2. 出版社简介,新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