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时代16(苏雪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我的学生时代16》是中国当代作家苏雪林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的学生时代16
我在本省时先已倾心于新文化运动,到了北京当然很快地与这运动流瀣一气。我们抛弃了之乎也者,学做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我们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易卜生的戏剧、安徒生的童话、斯德林堡、库普林、托尔斯泰、杜斯妥益夫斯基等人的小说,对我们都是很大的诱惑。那时候文坛提倡写实主义,又鼓吹什么“人的文学”。有什么“抹布主义”要从污秽破烂,湿漉漉的抹布折叠里,寻出灵妙细腻的感情。叶圣陶先生似乎曾在这上面创造了最高的成功记录。我开笔学做小说也趋向这一派,有些则是抨击所谓吃人礼教的。我把冻死雪地的小乞儿,被婆婆虐死的童养媳,为了贪图贞节牌坊而牺牲一世青春和幸福女人……做题材,写过几篇小说用笔名发表在报纸上。后来为了经济关系,与同学周莲溪借益世报一角之地,合编了一种什么妇女特刊,每月至少要写万把字,两人各分得十块钱。更把正常功课束之高阁,一心干这“骛外”工作。所写也不全属文艺创作,杂凑的论文,零乱的随感亦复不少。因技巧太不成熟,所以存稿一篇没有保留。我虽为了每月十块钱,这样贱卖我的光阴劳力,因而不能正经用功,但对于英文却不敢荒废。我认英文是我们做学问的工具,非将它弄好不可。但我的英文基础说来真可怜。在××女学时读了半本猫儿狗儿的启蒙课本,返乡后请哥哥将这书教完。考进女师,起初也有所谓英文课程,每周三小时。
但同学年龄有二十七八的,有三十一二的,叫他们读英文,其情形之惨实为讲人道主义者所不忍目睹。她们念了一年,二十六字母还不能准确读出,考试时,当然免不了要吃大烧饼一枚,所以她们恨英文入于骨髓,上课时往往故意同教员冲突。一位上海中西女学卒业的什么小姐,教授法也还好,因在黑板上写别了一个中国字,被学生抢白,羞愤而辞职了。一位由隔壁××女学请来兼任的教员——也是我从前的老师——叫学生复诵时,有人故意把书里所有的TheGod句句读成了Thedog,气得这位上帝信徒只是翻白眼,也自动走了。一连换了几个先生,始终不能教完一学期功课。最后同学因请求校长取消英文不允,激成风潮,大家将课本撕碎,投入炉中,发誓不再上这门课。校长也觉得英文对于我们师范生无甚用处,只好容纳众人的要求,取消了这门课程。
我在学校虽读不到英文,但每年暑假返里,必请兄长们替我补习。断续读完了鲍尔温读本第二册,浅近文法一二册。到高师。又派在吴××先生所教的班里,接着读鲍氏读本第三册。
吴先生教书最严格,最负责,而且教授也极有方。由她教导二年。虽每周钟点仅五小时,但我的确获得很大的进步。我也能写出几百字文法尚无大误的文章了,也能自动阅读商务出版的莎氏乐府本事、天方夜谭、司惠夫特海外漫游记的节本了,也能把未曾读过的鲍氏读本第五册几篇名著译成中文了。可惜吴先生于第三年开始之际,改任了英文系主任,不久又因故辞职,不能再教我们,我又于民十年间赴法读书,以后十余年与英文不再见面,所学当然全部璧还了吴先生。现在研究文学艺术的人,非通达几种外国文不可,我因过去环境欠佳,没有学习英文的机会,高师二载才弄清一点门径,又因事实上的不得已而抛开,后来改习法文也因英文根基太浅而不能迅速进步。返国后为了饭碗问题。日与粉笔墨板为伍,英文固全部抛荒,法文亦不能温习,面对着万象森罗的学术宝库,只恨没有钥匙去开。若我幼时能进上海中西、金陵女大一类学校,像我这样资质尚非鲁钝,对于外文实亦感着浓郁深厚兴趣的人,则精晓英语又复何难?若机会好考取出洋,则至少也可以博通三四国文字,文林学海,任我回翔,全世界学者文豪心血的英华,也可以让我随意沉酣,从容斟酌,岂非人生之至乐!但因不幸生于陈旧时代,顽固家庭,进个区区不花钱的师范学校,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哪里谈得上赴沪与出洋?这只有归咎自己的命运,实不能怨尤何人。今日有好机会好环境读书的人,若不及时努力,那就太对不住国家和自己了。
赴法后,我的学生生活又延长了三年。三分时间,一分虚耗于患病,一分枉费于恋爱问题的烦扰,思亲情绪的萦缠,我的书之读不好也是当然的。至三年留学生涯,已另有专书叙述,此处恕不重复了。
作者简介
苏雪林,原名功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天婴、杜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