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打球记(刘文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打球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打球记》中国当代作家刘文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打球记

人到中年,各种病痛随时来袭。

“三高”、椎间盘突出、脑梗、心梗是家常便饭,弄不好还会查出个什么癌,即使不送命,也要折腾得半死不活。我原来的两位同事,都是五十多岁,说走就走了。此前,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重病,酒量不减当年,但一查出来,都是所谓“晚期“。手术、化疗、放疗几关必须要过,痛苦就不必说,关键是坚持到底的机会都不一定给你。有人说,癌症病人都是被吓死的,心态比病态更重要。说这话的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之辈。癌症如果落在你身上,你的心态轻松得起来吗?

追求健康长寿,已成共识。如何健康长寿,却众说纷纭。

有的说要少吃荤多吃素,有的说要早睡早起,有的说要禁烟戒酒戒色,有的说要情绪稳定,有的说要运动,有的说要乐观,有的说要豁达大度,有的说要有爱心,也有的说要做公益……总之,说法太多不一,没有权威定论。还有各种保健品、养生茶,管它有用没用,跟着广告和骗子走,不到人财两空,绝不罢休。最近又冒出个什么黑茶,据说神奇得不得了,没有治不好的病,大街小巷,到处都卖黑茶,有店铺的和无店铺的,都神秘兮兮,有点像传销。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黑茶就是茶叶的一个品种,就算有点养生保健功能,也不至于要吹上天,吹到无病不治的地步。

我最近也对健康长寿之道产生了兴趣。同仁们英年早逝,匆匆离去,感到健康长寿不是一件唾手可得之事。从来不体检的我,也开始定期往医院跑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检查结果出来,很难找到完全正常的指标,感到阎王老爷会随时拿我。病多乱投医,赶快把忙丢了的运动项目恢复起来。篮球打不动了,乒乓球还能凑合。

运动好不好,好像也无定论。

科学发展到今天,都无法对运动对健康是否有益得出权威结论。奥林匹克搞得红红火火,不时还冒出个什么运动有害论。前几天看到微信里有篇文章,是专门攻击体育运动的。文章没有说出什么科学依据,只是说乌龟长寿,乌龟喜静不喜动,于是得出了静能长寿的结论。很多其他动物,越是跑得凶的,越是短寿,有些凶猛动物不要说长寿了,就然整个物种都岌岌可危,有的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运动无论好与不好,我还是把它恢复起来了。我打篮球、乒乓球,断断续续也有四十多年了。当初怎么迷上这两个运动项目,也说不清了。现在,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醒了,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到体育馆打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乒乓球。如果哪天早上不打球,那天定会感到浑身不自在,总感到这天有一件大事没有做,像得了荨麻疹,浑身痒痒,心里局促不安。

打球的起因好像是响应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完全是你个人的,而是要担负革命任务的。那时饭吃不饱,身体更不能有大病。药品紧缺,唯有运动,基本不需要花钱, 还能强劲骨骼,抵御疾病。当时不太听说什么癌症,但打摆子、痢疾、肺结核、吸血虫病,也曾断送了不少我的同辈的命。我运气好,没有染上那些病,而且学上了打球,体格和抵抗力稍微强一点,得以苟活至今。

刚开始打球时,才小学五年级。当时小学没有六年级,五年级读完,就读初中了。我们这所小学属于中心小学,郭沫若亲笔题写的校名,各方面条件在全公社最好。现在都说办学难,提起办学,就说没钱。那时,经济条件那么差,一个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小学、中学星罗棋布,高中就有两三所,初中两三个村一所,称为联办初中,小学几乎每个村都有。孩子都是就近入学,没有择校。我家住在公社周边,进中心小学顺理成章。

我们那所小学条件较好,有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有半个篮球场和一个篮球架子。每天下午二节课下,有四十分钟的活动时间,我们就到体育老师那里借篮球打。当时,同学中没有几个会打篮球,老师中会打的也不多。无论会打不会打,抢到球往蓝圈里砸,这一点是不会错的。我们小学隔壁就是公社中学,有四个完整的篮球场,会打篮球的老师学生较多,班级与班级之间经常打比赛,体育老师做裁判,几乎全校的师生都围在球场四周观看。我们年龄小,又是初学者,也偷偷地从界河小桥上溜过去看球赛,经常忘记了上晚读课,被老师罚站、挂黑板,也是常有的事。

渐渐地就迷上打球了。

因为还是孩子,无论迷上什么,都会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孩子迷上手机,像丢魂似的,没有手机坐卧不宁,父母着急得不得了,恨铁不成钢。我那时迷上篮球,和现在孩子迷上手机一模一样,也几乎不能自拔。父亲晚上只要看到我放学浑身是泥,就会找棍子或板凳揍我。现在经常听到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说,想当年,我们怎么怎么,我就倍感警觉,感到他们当年不一定赶上现在的孩子。我的外甥才虚四岁,整天抱着手机看《小猪佩奇》,游戏一学就会,动作麻利滑溜,我只能兴叹,从不敢用我们当年怎样之类的话晓之以理,因为没有资格。同时,我感到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相似的,只是时代不同,迷上的东西不同而已,迷恋的程度我估计差不了多少。

隔壁高中师生不但球打得好,而且,球衣也好看,都是清一色的湛蓝,两臂和两腿上,还镶嵌两条白色条杠,在湛蓝底色的映衬下,十分鲜亮夺目。眼看要考初中了,上课、下课,心思都不在书本上,满脑子想着那些高中生们跑三步篮的优雅身姿,恨不得一夜长大,早日加入到他们行列中去。

我们小学的篮球场是个土球场,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没有隔壁中学的球场平整。我们运球、带球时,球常常莫名其妙地跑偏,根本无法控制。有时,明明是在自己手上的球,运来运去,突然就莫名其妙蹦到对方手里去了。对方不费吹灰之力,坐收渔利,直接将蹦到自己手上的球投进蓝圈得分,然后一片欢腾,大喊篮球场万岁。而失球的一方只能捶手顿足,用脚使劲跺那个土篮球场,嘴里还骂骂咧咧。

篮球架的篮板是样槐树板条拼接的,板条与板条之间有缝隙,龇牙咧嘴,日晒雨淋久了,板条松动变形,露出连接板条的铁钉。篮球撞在篮板上,很难预判飞向哪个方向,给抢篮板球增加了难度。在这样的篮球场打球,一切都是未知的,只有意外和惊喜,水平实力不是赢球的决定因素,结果诡异难料,像人生和命运,在荆棘和丛林中穿行,布满曲折和离奇。

每次打球结束,我们就都成泥人了,像刚出土的兵马俑。有一次,隔壁班级的三位男生向我们挑战,我们欣然应战。按个头、体魄、实力,我们相对较弱,但我们不怕。凭不规则的蓝球场和蓝板,靠好运我们也可能赢球。比赛那天,两个班的同学都去助阵,班主任老师也去了。我们压力很大,在全班同学面前输球,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同学们都把我们捧为战斗英雄,女生们早已把心爱的手绢洗得干干净净,给我们擦汗,男生们用自带的水瓶,到河边为我们打水。开赛前,班主任老师带领全班同学高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平日里沉寂的校园一片欢腾。

比赛预定四十五分钟,打到四十分钟时,两队的比分第一次出现平局,场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球场四周的同学正为各自班级的球队呐喊助威,女生们开始尖叫起来,我们在场上滚成一团,争夺紧紧抱在我手上的篮球。两个男生合力夺球,我快坚持不住了。球终于被对手夺走,他们一夺过球,就赶快逃走投篮,我一把抱住持球男生的两腿,他无法逃脱,只好把球扔给另一位男生。那位男生如获至宝,顾不了太多,就把球狠狠地砸向蓝圈,只听到“哇!”的一声,篮球飞向蓝圈,大家屏住呼吸,静等投球结果。

忽然,大家的眼神凝固了,球场上一片死寂,只见那只篮球掐在蓝圈与篮板之间,蓝圈边上露出的铁钉扎在篮球里,篮球里的空气从铁钉的扎孔里“咝咝”放出。同学们被这一异外情景惊呆了,搞不懂究竟怎么回事,篮球还在“咝咝”放气,越放越小,越放越瘪,最后像一块切开的南瓜,疲软地挂晒在蓝圈与篮板间的夹缝里,全校唯一的一只篮球,就这样报废了。

此事惊动了校长,两个班的班主任被校长骂得抬不起头来。学校经费紧张,再买一只篮球谈何容易。从此,篮球场上再也没有见过我们的踪影。眼看要考初中了,父亲听说学校的篮球坏了,暂时打不成球了,高兴得差点要写感谢信给校长。每天上学、放学,看见那个篮球架孤零零地站在篮球场上,接受我们的瞩目,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后来,我离开了这所小学,到隔壁的中学读初中,我的篮球瘾再一次升腾起来,一直伴随至今…… [1]

作者简介

刘文华,男,法律硕士,律师,英语翻译,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