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文澳城隍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澎湖县定古迹“阖澎文澳城隍庙”
图片来自中央社

文澳城隍庙,名称阁澎文澳城隍庙,澎湖县定台湾古迹列表三级古迹,供奉城隍爷,澎湖地区最初的城隍庙,历史更早于市区的妈宫城隍庙。康熙23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奏请之下,康熙皇帝决议将台湾、澎湖纳入帝国版图,始置台湾府巡检司于澎湖。[1] 澎湖的行政中心最初位于文澳(旧称暗澳),清雍正五年(1727年)裁撤澎湖巡检司之后,翌年改制澎湖海防粮补厅,设通判,循例应于署衙门旁建造文澳城隍庙,惟确切设立时间不详。[2]

沿革

根据〈妈宫城隍庙残碑〉内容记述,在雍正八年(1730年)便有城隍爷祭祀活动的纪录,推定最晚设立时间不会晚于1730年,文澳城隍庙乃有澎湖厅首任海防粮补通判王仁倡建之说。

乾隆30年(1765年),胡建伟出任澎湖通判,他任内编撰《澎湖纪略》曾云:“澎湖城隍庙在厅署之东,规模狭隘,不足以展敬,实限于地也。”这是文澳城隍庙首次出现在文献中的记载。

乾隆42年(1777年),时任澎湖通判的谢维祺亦因文澳城隍庙规格狭隘为由,倡建新庙于妈宫社今马公市[3][4]

文澳是澎湖较早发展的聚落之一,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都督俞大猷(1503-1579)便曾在此筑城驱赶海盗。明天启4年(公元1624年)其子俞咨臬(生卒年不详)驱逐荷人,也在此筑暗澳天启城,以便控制妈宫(今马公)。清朝时均统称为暗澳,日治时代将东文澳管区辖管西文里合称“文澳”。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朝政府派郑成功(1624-1662)前部下施琅(1621-1696)率领清军,击溃在台湾的郑氏政权,正式将台湾、澎湖地区纳入清朝版图。隔年,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清朝政府即在澎湖暗澳设立巡检司。

文澳城隍庙是清朝在澎湖设立的第1间官方祭祀庙宇,位于暗澳中心位置,建庙时间不详。依清朝惯例“凡守土官入境,必先祭城隍而后履任”,从清朝设立巡检司时间起算,可以推测建庙时间最早可能为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而清乾隆31年(公元1766年),时任澎湖通判胡建伟(1718-1796)在《澎湖纪略》提及:“澎湖文澳城隍庙在厅署之东,规模狭隘,不足以展敬,实限于地也”,是官方历史中对文澳城隍庙第1次纪载,因此可知文澳城隍庙建庙时间不晚于清乾隆31年(公元1766年)。

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清朝政府意识到澎湖的重要性,将澎湖升格改隶澎湖厅,文澳城隍庙仍然是清朝官员表示政府公权力执行的范围所在,也是澎湖地区人民祈求城隍保佑的唯一祭祀活动场所。直到清乾隆44年(公元1779年),澎湖海防粮捕通判谢维祺(生卒年不详)认为澎湖厅署旁的文澳城隍庙规模狭隘,非敬神之道,乃率监生郭志达(生卒年不详)于新发展的马公新建城隍庙,即今日妈宫城隍庙。

清光绪15年(公元1889年)清朝政府将澎湖厅署移至妈宫城(今马公市)原澎湖水师副将署(即今澎湖天后宫西侧)后,妈宫城隍庙转成为正式的官衙所在的城隍庙,文澳城隍庙才转变成为文澳的地方庙,除重要庆典外,平时香火不盛。

文澳地区依城隍庙为中心分为东、北、西3甲。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在文澳设置管区并将区域更细分为6保(保甲制度为1种户籍管理制度,1甲10户,1保10甲),凡此地区总称为“文澳六保管内”,也是文澳城隍庙的祭祀圈范围。

祭祀

主祀城隍爷 副祀案档爷,东西侧惯例各立文武判官塑像;配祀七爷(谢必安将军)与八爷(范无救将军);桌底供奉虎爷

建筑

文澳城隍庙坐北朝南,昔时南面正临海滨,今日因应第三渔港兴建填海造陆工程,再也不复过往格局。立面是三开间二进单院落的建筑,屋顶采硬山式三川脊的设计。屋瓦水滴部分做有蝙蝠的雕纹,蕴含“福”的寓意。檐梁间的吊筒装饰多采用莲瓣垂花式样。庙门石鼓系以花岗石为石材,鼓面刻有鹿与鹤,线条简洁,也是属于文澳城隍庙内优秀的石雕作品。

外观

外观特征山门屋面采硬山式三川脊作法,明间较高,中脊自成曲线且有垂脊,两端以燕尾收头。次间之中脊为明间之一半重复,燕尾收在山墙面之上。屋瓦之滴水上面有蝙蝠饰纹,取其“福”之意。山门檐柱出榉雕龙头以承檐枋,承接出榉之吊桶雕有莲瓣垂花,莲座上刻有仙人成一斜角顶住出榉。

室内

室内特征庙门石鼓为花岗岩质,鼓面刻有鹿与鹤,取其“长寿福禄”之意,石鼓基座线条简洁与门枕相连,整体造型优美,是文澳城隍庙最好的石雕。 原先的天井及回廊因应澎湖气候及庙宇空间大小而改建为现貌。文澳城隍庙原貌是三开间二进单院落的平面,四周为承重墙包备出完整的封闭空间,信徒在山川步口向内透视天井之光线,隐约可以看到正殿里的神龛,显示出一种神灵威严的感觉。室内大量使用梭柱,柱列十分整齐,是文澳城隍庙的一大建筑特色。拜殿、正殿的架构与装饰也能维持地方色彩。

文物

文澳城隍庙为中华民国内政部订定三级古迹。建筑物历经多次换修,古物所剩虽然无多,目前尚存澎湖地区唯一皇帝御赐匾额“功存捍卫”,及石雕香炉刻有“嘉庆二十四年荔月(1819年)辛怀潘敬献”字样。

1885年3月29日(光绪11年2月13日)法军攻打澎湖(清法战争中的澎湖之役),相传城隍爷显灵庇佑澎湖居民,未遭兵燹之灾。同年西历六月,法军与清廷达成〈中法新约〉,法舰撤军离开澎湖之后,巡抚刘铭传奏请城隍爷显灵之功,光绪皇帝分别御赐文澳城隍庙与妈宫城隍庙各一“功存捍卫”匾,匾额篆刻有“光绪御笔之宝”。

2016年10月,澎湖县政府委由逢甲大学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文物鉴定及调查结果,文澳城隍庙之“功存捍卫”匾,符合清朝御匾形制及印文,为澎湖地区目前唯一的皇帝御赐匾额,而妈宫城隍庙“功存捍卫匾”则是后期复刻匾额。

光绪13年(1887年),澎湖前后任通判程邦基李春荣亦有感神迹,敬赠“视观察”匾予文澳城隍庙。今日所见“视观察”匾,下款署名“镇台”李春荣及“厅长”程邦基之官衔,被推定为系于1967年重新修复之际的误笔。“镇台”与“厅长”并不符合李春荣与程邦基时任的官衔。

明文纪载重修

明文纪载的重修共有5次:

第1次

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由澎湖厅署典吏吕纯孝(生卒年不详)主导。日治时期有信徒在庙中进行扶鸾济世、著造善书等活动。

第2次

国民政府迁台之后,地方仕绅鉴于城隍庙于日治时期缺乏维护管理,逐渐倾颓,乃于民国39年(公元1950年)集资重修。虽面宽未变,但纵深加深,成为今日所见形式。

第3次

民国56年(公元1967年),因为庙宇过于简陋,于是当地民众决议筹资再修,并于4年后进行油漆彩绘,成为今日所见风貌,大致仍保有澎湖庙宇的地方色彩。

第4次

民国81年(公元1992年)再次修复。

第5次

民国104年(公元2015年),文澳城隍庙104年公告为县定古迹,因此第5次整修,106年完成古迹修复。[5] 1月的时候曾办理出火仪式,即请城隍爷移驾出庙,整修完毕之后再移驾回庙。经当地各角头商议后,决定由石泉(第5保)恭请城隍爷回石泉朱王庙暂驻,整修完成后,由6保村民迎奉回文澳,届时并会办理入火仪式,请城隍爷回到庙中安座。[6]

节庆

文澳城隍庙的重要节庆重要节庆,每年由6保轮流推举头家、乡老,负责神明寿诞及祭典事宜。每年会在农历5月6日举办城隍圣诞、农历7月中元节举办法会、农历年节举办冬令救济等活动。

参见

台湾城隍庙列表 妈宫城隍庙 阖澎公庙 澎湖海战(1683年) 澎湖之役(1885年)

参考书目

黄柏芸著,《台湾的城隍庙》,远足文化,ISBN 986-7630-7-1-8 陈英俊、高启进、林文镇、郭金龙著,《2010澎湖县文化资产手册》,澎湖县:澎湖县文化局,2010年。 107年澎湖县百年历史庙宇及教堂文物普查计画 澎湖县文化局

参考文献

  1. 连, 横. 《台湾通史.经营纪》. 台北市: 五南. 2017: 40–41. ISBN 9789571191300. 
  2. 陈英俊、高启进、林文镇、郭金龙. 《2010澎湖县文化资产手册》. 澎湖县: 澎湖县文化局. 2010: 50–53. ISBN 9789860262797. 
  3. 文澳城隍庙.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4. 黄柏芸. 《台湾的城隍庙》. 台北县: 远足文化. 2006: 128. ISBN 9867630718. 
  5. 澎湖文澳城隍庙修复落成三周年 赖峰伟为历史沿革碑揭牌,台湾好新闻,2019-06-04
  6. 6保乡佬细说从头,澎湖时报,20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