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新桥爱吾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桥爱吾庐,又称新桥五凤楼、米船楼、老屋里、五透里等,是一处位于中国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新桥村的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建于晚清的四合院式楼房,共五井十五堂二层,具有鲜明的江南风格,布局结构、建筑工艺等方面都非常精湛,且至今仍保持原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也是台州规模最大的古房屋建筑。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新桥镇位于路桥城区东南约10千米处,不仅是当地的工业重镇,在文化方面也比较知名。新桥旧称“新桥管”,原因是当地中心聚居着管姓家族。据《新桥管氏宗谱》记载,五凤楼始祖为管新函。其人口最多的一支分有三房,其中二房“汝”字辈中有个叫管蔚农的中了举人,在四川一个地方当县令,二房因此变得有钱有势,于是他们聚集而居。随着人口的增多,房屋大小也在不断地变化:从三进九明堂,到五进十五堂的大宅。该宅因此又被呼为“五透里”[1]。从而,该屋舍成为封建时期民居建筑的经典性构架。后来这座大宅又住不下了,于是另择他处新建住宅,新的住宅便呼为“新屋里”,旧的五进十五堂住宅呼为“老屋里”。现在的新桥爱吾庐指的便是“老屋里”。

在当时的台州,“三进”、“四进”已经很少了,而“五进”在整个江南地区都很少见。在清朝道光廿二年(1842年),旁边还修建了东厢楼房。而据管氏家谱记载,“癸卯春改为楼”,即于道光廿三年改名为楼。

建筑构造

爱吾庐,意为“爱我屋”。新桥爱吾庐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坐北朝南,总体布局呈长方形,东西长达51米,南北纵深99米。占地约4万平方米,屋舍共114间、1万多平方米,结构为穿斗式构梁和台梁式混合楼房结构[2],五井六幢十五堂,呈四合院式组合。天井、檐阶等由雕刻石板和条石砌筑而成。内设四檐构成的走廊,装有样式多样而又典雅的50多扇棂窗。屋脊和转角处通过五攒尖制作成五只凤凰,它们制作精巧,看起来想要向天空飞翔。屋门口存有抱鼓石。

文物价值及保护情况

该建筑群是中国江南地区的一种独具风格的民居群,规模大、布局巧、工艺精,且保存较为良好,是中国古代五凤楼建筑中最完美、最罕见的一处。新桥爱吾庐还是台州规模最大的古房屋建筑。

1997年,台州市与路桥区文管会联合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一建筑群。是年6月22日,《中国文物报》上发表文章《台州发现五凤楼古建筑群》,新桥爱吾庐从此为人所知。2005年3月22日,新桥爱吾庐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古建筑。

由于建筑年久失修,新桥爱吾庐有较为严重的损坏,倒塌房屋约20间,占地约300多平方米。2003年,当地政府拨款对其进行第一次整修。2010年5月,路桥区发展和改革局同意新桥镇人民政府第二次修缮新桥爱吾庐,修缮建筑面积4368平方米,主要包括屋面、墙面、梁架、门窗等的维修以及地面、环境整治等。修缮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于2010年实施,投资290万元;二期于2019年启动招标。总投资680万元,其中省内补助80万元,路桥区财政拨款174万元,剩余426万自筹。11月,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联合发文,下达2010年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经费,新桥爱吾庐修缮项目获得经费80万元。2010年12月启动修缮工程之后,2011年11月,一期修缮工程完工。

视频

新桥爱吾庐 相关视频

新桥五凤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