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初“江西现象”(解寿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明初“江西现象”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明初“江西现象”》中国当代作家解寿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明初“江西现象”

——兼论解缙的乡梓情怀

明朝初年,特别是永乐年间,江西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是在科场还是在官场,都是一枝独秀的存在,备受瞩目,以致遭人嫉妒。而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人,他就是大明第一才子、永乐内阁首辅解缙。

一、朝士半江西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对江西的盛赞

江西地处我国东南部,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为主,四季气候分明,雨水充沛,物产丰富,生态良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江西自古名贤辈出,人文蔚起:“不为五斗米折腰”、田园诗祖陶渊明,“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康熙皇帝盛赞“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的朱熹,南宋文学家、“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以励万世”的杨万里,正气凛然、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明朝第一才子、内阁首辅、《永乐大典》总纂官解缙……

今天,笔者来说说解缙与他的家乡江西的那些事。

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从侄子朱允炆手上夺得帝位之后,首创内阁制,任命解缙担任内阁首辅,协助朱棣处理日常事务。明朝第一届内阁共有七名成员:解缙、胡广、黄淮、杨士奇、金幼孜、胡俨、杨荣。这个七人小组,是一个奇特的组合。其中解缙、胡广、杨士奇、金幼孜、胡俨五人是江西人,解缙、胡广、杨士奇、金幼孜四人同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而解缙、胡广又是老乡兼同学关系的吉水人。另外,杨荣还是解缙族叔解元震的门生。

这样一个带有“江西邦”色彩的内阁班子,很可能是由内阁首辅解缙提名,最终由朱棣拍板定夺的,想不到朱棣竟然如此信任解缙,认可这样一个明显带有地域特色的权力机构的存在。我们且看看来自江西的五个成员的基本情况

解缙(1369-1415),江西吉水县城人。自小聪明,有“神童”之称,洪武二十年(1387),参加乡试,中解元(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时年20岁。朱元璋很看好这个年青人,将他留在身边,以备策问。一篇《大庖西封事》,轰动朝堂,朱元璋大加赞赏,解缙也一炮走红,成为明初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建文帝朱允炆懦弱无能,有眼不识金镶玉,将解缙冷落一旁,因礼部侍郎董伦举荐,才担任翰林院待诏(从九品)。朱棣对解缙的才华早有了解,即位后即召至左右,授翰林院侍读(正六品),不久,升侍读学士,再升翰林院主官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永乐元年(1403),开文渊阁,解缙等七人入值内阁,参与机务,解缙任内阁首辅。可惜的是,才能出众的解缙,因议立储,触及封建专制皇权;又正直敢言,得罪权贵,任阁职仅四年,就被贬广西。后遭奸臣陷害,死于狱中。成化元年(1465),明宪宗朱见深诏令恢复解缙官职,追赠朝议大夫,谥号“文毅”。

胡广(1370-1418),与解缙同乡,建文二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永乐初进入内阁,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升任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代替解缙担任内阁首辅。受永乐帝倚重,常侍左右,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胡广三次随从。

杨士奇(1366-1444),江西泰和人,年幼丧父,游学四方,建文帝时受征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编修。永乐初,由解缙推荐进入内阁。先后历经五朝,辅佐四位皇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为“仁宣之治”发挥了巨大作用。

金幼孜(1368-1432),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峡江罗田镇徘山村)人,建文二年进士,永乐元年(1403)任翰林检讨,与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深得三代皇帝信任。朱棣历次北征,金幼孜全都随行。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突然病逝于北征途中的内蒙古榆木川,金幼孜护送朱棣梓宫回京。

胡俨(1361-1443),江西南昌人,祖籍江西新淦。洪武二十年(1387)举人,先后任华亭、长垣、余干教谕。建文元年(1399),授桐城知县。永乐初,因解缙举荐,升翰林检讨、侍读,进入内阁参预机务。

内阁七名成员有五名是江西人,这是江西人在明朝的殊荣。虽说江西人才济济,以上几人有才华又有能力,虽说班子成员名单由皇帝最后敲定,但深受永乐帝器重的内阁首辅解缙,对家乡人的提携与关照的印记是显而易见的。

解缙乐于举贤任能,对待故旧老乡尤其深情厚谊。杨士奇在《前朝列大夫交阯布政司右参议解公墓志铭》中这样称赞解缙:“敦孝友,重义轻利,遇人忧患疾苦辄隐于心,苟可用力,尽意为之。笃于故旧及名贤世家之后,喜引拔士类,或谓其泛爱者,终不为变。襟宇阔,略不屑意细故,而表里洞达,绝崖岸,虽野夫稚子,皆乐亲之。求文与书者日辐辏,率与之,无厌倦意,或言有不当与者,笑曰:'雨露岂择地而施哉!且人孰不可与进者?’”

在解缙等江西籍官员的提携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江西人进入官场,步入朝堂,以至在明初出现了让江西人引以为傲“朝士半江西”的官场盛况。皇上开朝会的时候,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一半是江西人,这是何等的辉煌!而这也因此招来他人的嫉恨,特别是朝中几个奸臣,他们见不得皇上对解缙好,时时找机会,处处使绊子,可他们哪是解缙的对手,这不,民间就流传一个“江西站一边”的解缙故事:

皇帝早朝时,大臣是分两边站着的,叫做“站班”。因为解缙身材偏小,力气小,那几个奸臣身材高大,上朝时,他们就有意把解缙挤到边上去。 解缙看出了他们的诡计,就想法子对付。站班的时候,他们挤,解缙就主动往后面躲。皇上离不开解缙,没有看见解缙,就叫:“解爱卿,你在哪里呀?”解缙就在人群的后面赶快答应:“回皇上,我在这里。”于是,皇上就叫他到前面来。解缙往前面没有站多久,他们又一挤,解缙又往后面躲,皇上没有看见解缙又叫,解缙又在后面答应,皇上又叫解缙到前面来,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皇上责备道:“解缙,你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总是躲到后面去?”解缙不慌不忙地奏道:“启奏万岁,他们又高又大,力气大;我又矮又小,力气小,他们左挤右挤,就把我挤到后面来了,我挤不赢,没有办法呀!”皇上一想,也是,解缙个子偏小,当然挤不赢,就说:“从今往后,你一个人站一边,他们就挤不着你了。”解缙一听,赶紧大声说道:“谢主龙恩,江西站一边。” 就这样,金銮殿上,江西籍的其他官员,跟在解缙后面,单独站一边,非江西籍的站另一边。这当然是一个“故事”,但从中多少可以想见当时朝中江西籍官员的影响与分量。

二、书香金庐陵

吉安,古称庐陵,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地处富饶的吉泰盆地。吉安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唐代开始,吉安共出科举进士3000多名,天下第一;状元18名,天下第二,仅次于苏州。因此,人们称赞吉安为“才子之乡”、“状元之乡”。明代前期,吉安科考成绩尤其突出。

建文二年(1402)庚辰科,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三人均为江西庐陵人,解缙时任读卷官。

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状元曾棨吉安永丰人,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兄弟二人都是吉安吉水人;二甲第一名杨相吉安泰和人,第二名宋子环,吉水人;第三名王训,庐陵人;第四名王直,泰和人:前七名都是吉安(庐陵)人。那年科考,解缙主持会试并担任殿试读卷官。

永乐四年(1406)廷试复试,解缙担任读卷官。

在这三次科考中,吉安吉水人解缙要么主持考试,要么担任读卷官,解缙表里洞达、毫不避嫌地高调录取吉安籍考生,特别是永乐二年甲申科,庐陵如此骄人的成绩,怎不遭来别省官员的嫉妒与质疑,以致有人告到永乐皇帝处。好在永乐皇帝公开审阅状元曾棨等人的试卷后,认为这些人的诗文确实做的好,等级评判没有问题,不存在舞弊行为。

解缙除了在读书科第上引领提携吉安人,其它方面也是关爱有加。永乐三年(1405)一月十五日,成祖命解缙等人在新进士中挑选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才俊进人文渊阁学习,并诏令解缙总领他们的培训事宜。修撰曾棨,编修周述、周孟简,庶吉士杨相、王训、王直、吾绅、彭汝器、刘子钦、余学夔、章朴、卢翰、熊直、王道、罗汝敬、沈升、柴广敬、王英、余鼎、杨流、洪顺、段民、杨勉、章敞、李时勉、倪维哲、陈敬宗、袁添绿等28人被选。当时担任庶吉士的周忱,毛遂自荐,成祖欣赏他的志向,也将他选入,总共29人。其中江西16人,吉安12人。

明初,文渊阁建于南京奉天门东边,其主要功能是收藏图书典籍,是皇家藏书之所。洪武十三年(1382),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皇权旁落,下令废除丞相及中书省,此后,大明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但因此带来的弊端是,政务十分繁忙,遇到棘手的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效仿宋制,开始以殿阁学士的职衔简选文官,让翰林官员充任大学士,陪在皇帝身边,以备顾问,这便是明朝最早的“内阁制”。皇帝授权,进入文渊阁工作,称“直文渊阁”。永乐十九年,大明王朝迁都北京,又在午门内建造文渊阁,因地处内廷,故又称内阁。

1402年,朱棣正式组建“内阁”,解缙胡广、黄淮、杨士奇、金幼孜、胡俨、杨荣等七人进入文渊阁办事,参预国家机务。解缙任第一届内阁首辅,成为朱棣的首席顾问。自此,“一时诏敕号令颁布四方”,皆出解缙之手。

文渊阁也是天子的讲读之所,皇帝不时在此翻阅书籍,并召集翰林儒臣讲读经史。能进入文渊阁深造的学子,即有机会与皇上一起读书学习,其政治前途是可想而知的。解缙极力推荐吉安籍学子进入文渊阁学习,其用意也是显而易见的。

“易代修史,盛世修典”是中国延绵不断的文化传统。朱棣称帝后,就特别重视修书修典工作。在朱棣的授意下,解缙先后重修《太祖实录》、编修《古今列女传》、监修《永乐大典》。在解缙看来,参与修书,名随书传——“圣寿齐天,一经行世。幸附姓名于不朽,仰惟日月之长存”(《解学士文集》卷一)。因此,在编纂这三部书时,解缙极力举荐、召集吉安学子参与工作,其中参与编纂《永乐大典》的吉安籍学者有四十余人。

三、翰林多吉水

吉水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东北部,赣江中游。赣江把吉水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赣江在吉水境内长约55公里,乘船可达吉安、赣州、南昌、九江等地,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交通十分便利。吉水自古就有“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的美誉,明朝,是吉水文风最为鼎盛、读书仕进最为有效的时期之一。在吉水,父子、兄弟皆举翰林不足为奇,“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说的就是那时的盛况。

吉水读书风气浓郁,科举成绩突出,据说跟文峰山的风水有关。吉水县城东南有一座山——文峰山,八卦中东南为巽,所以文峰山又称为“巽峰”。又因文峰山头异峰突起,如同一支倒立的巨笔,卓尔不凡,故又有“巽峰卓笔”之说。据说文峰山顶生长着一种神奇的竹子,竹子时不时的会长出竹笋,山上每冒出一颗竹笋,吉水便有一人金榜题名,于是,民间流传“文峰山上翠竹多,进士状元中满科”的佳话。吉水人将其视为人文蔚起的象征,视为吉水文脉所在。明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曾同亨(1535—1607)(江西吉水人,与父亲曾存仁、弟弟曾乾亨皆中进士,被誉为“一门三进士”)曾赞美过文峰山:

一峰卓立削芙蓉,位奠南隅气郁葱。

但望峰头开瑞色,预占多士荐王宫。

明朝东林党领袖邹元标也曾有诗《咏文笔峰》:

峰头有笔大如椽,一扫东南半壁天。

纵倒银河题不尽,时嘘灏气欲凌烟。

站在文峰山顶,俯瞰赣江与恩江合行洲渚间,呈现“吉”字图案,故称吉水。解缙诗《赋得字水成文送陈子鲁》中有“一点分明飞作笔,上字成文下成吉”,前一句是远眺文峰山所见“巽峰卓笔”景致,后一句用的是“字水成文”典故。清朝初年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七:吉文水县东北十里,即赣江也,《志》云(赣江)十八滩水自泰和而下,经府城,又东北四十五里,注县西南之墨潭,为吉文水,与永丰江之水(恩江)横出者合。有清湖洲横亘江中,委蛇缭绕,状若“吉”字,故滩曰吉阳,县曰“吉水”。

风水之说固然虚妄,没有科学依据,但“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吉山吉水孕育了聪明灵慧的吉水人,名人辈出的吉水也因此令人瞩目。吉水人读书有成效,科场中第者多,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经济富庶,心有余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吉水素有“鱼米之乡”“赣中粮仓”的美称,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百姓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追求就有了更加强劲的动力,读书人越来越多,科场角逐热情日渐高涨。

二是崇文重教,书院林立,为方便吉水学子读书奠定了物质基础。“环吉水百里之疆多业儒”,“市井多儒雅之风”,“村野小民,皆知以课子孙读书为事”。据《吉水县志》记载,吉水共有53所书院,唐开成年间,吉州通判刘庆霖在吉水醪桥固洲创建篁寮书院,开吉州书院讲学之先河。篁寮书院是中国最早的书院之一,比较有名的还有解世隆创办的泰东书院、解翔衢创办的鉴湖书院和文江书院、解观创办的东山书院、王相创办的文昌书院、罗洪先创办的正学书院、徐学聚创办的仁文书院、邹元标创办的泮东书院、曾同亨创办的同江书院等。吉水的书院除了供乡邑学生读书外,有的还兼有纪念先贤的功能,比如县城的复初书院是纪念毛伯温的,阜田石莲书院是纪念罗洪先的,除了对先辈的敬仰外,还有名人效应,有激励作用。吉水以敦本重学、文风昌盛而著称,不仅得益于书院等硬件建设,更得益于一大批默默奉献的乡贤。比如解缙的叔祖解观、解泰无意仕途,聚众讲学,诲人不倦;罗洪先在阜田石莲洞开设书院讲学,桃李满天下;邹元标一身正气,居家讲学、濡养乡民三十年……其中最为有名、贡献最大的当属解缙的父亲解开。

解开(1312—1398),字开先,解缙之父。他勤奋好学,功底扎实,学问渊博,学者称“筠涧先生”。精于五经,皆有师传:《易》、《书》得于家传,由其父亲解子元亲自教授;学《春秋》于黄如愚先生;学《礼》于熊太古先生;学《诗》于刘申斋、刘桂隐二先生。“其文根柢六经,浑雄自恣,若降时雨,若决江河,读之使人快意。为诗虽在乱离,绝无憔悴穷蹙之态。最善于言辞,会文切理,洞中事机。每酒酣乐作,得意笑歌,座客尽倾,其浩然之气可谓壮哉!”(《解学士文集》卷八《鉴湖阡》)与弟弟解閤同在国子监(中国封建时代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进修学习,“二解声名卓然”,双双名列数千人之上。解开多次主考广东、江西和湖广乡试,时称“甄拔得人”。他淡泊名利,无意于仕途,元末被朝廷授予参知政事,不接受任命;明初曾两次以贤良被征召,均婉言谢绝。只求在家乡吉水担任学官,躬身示范引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注重优良学风建设。又重建鉴湖书院,并在书院亲自执教,解缙、胡广均为解开学生。《吉水县志》载:“解开洪武初为本县学官,训导有方,吉水文风之盛自解开始。”解缙深受其父影响,治学态度严谨,追求卓越;为人表里洞达,乐善好施。自己足够优秀,也带领他人一同前行,解开、解缙父子二人,乡梓情深,是最“暖心”的吉水人。

三是名贤垂范,让更多的平凡人看到了读书的希望,增强了鱼跃龙门的信心。从北宋开始,吉水名人辈出,特别是很多寒门子弟,通过读书科第,走出了吉水,改变了命运。榜样引领,形成了一种读书应举的思维模式,不仅官宦书香门第,就是普通百姓之家也会倾尽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应试,科举入仕的观念在吉水人心目中已根深蒂固。

其四,在明朝,江西政治资源丰富,有才华的江西士子,更容易中第,他们不用担心被别人“挤掉”。第一届内阁七人中,有五人是江西人,四人是吉安人,两人是吉水人。解缙、胡广、杨士奇等吉安人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兼内阁首辅几十年,他们经常担任主考官、读卷官,无不对江西特别是吉安的士子青睐有加,大力提携。解缙乡梓情谊深厚,对家乡人的关照与培养,更是不遗余力。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一直以来,都是十分朴素而又实用的道理。

因此,在明朝科举史上,吉水科考成绩尤其辉煌,有两次“中全榜”,一次是建文二年(1400),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三个全是吉水人。另一次是永乐二年(1404),除状元曾棨是永丰人以外,榜眼、探花全是吉水人,一个是周述,一个周孟简,他们还是叔伯兄弟,兄弟双鼎甲。吉水差不多两次殿试中全榜,这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世人高不可攀。历史学家周銮书称赞为“这是绝无仅有,应视为殊荣”。

因为吉水文风好,科考中第者多,以致招来同僚的嫉恨。有一年,两个主考官密谋打压解缙老家吉水考生,收卷之后,准备把吉水考生的试卷全部扣压下来,不予评阅,这样一来,任凭吉水考生文章做得再好,终将榜上无名。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主考官的阴谋被一个吉水籍官员得知,他心急火燎地跑去禀告解缙说:“解大人,不好了,今年科考吉水一个都考不上!”解缙一听,一脸淡定地问道:“怎么了,这些年吉水学风浓郁,文风鼎盛,怎会一个都考不上?”那个吉水籍官员于是一五一十把详情告诉了解缙,解缙略一思忖,便将计就计,安排人潜入贡院的试卷保管室,找到那堆被考官恶意剔除了吉水考生的试卷,然后放一把火烧了。贡院着火,试卷被烧,这是天大的事,如何定科考名次,如何向皇上交差?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两个主考官面面相觑,心急如焚,试卷被烧了,那可怎么办呀?突然,其中一个道:“不是还有一堆被我们剔除出来的吉水考生的试卷么?”两人暗自庆幸,将这堆吉水考生试卷呈送给读卷官评改。最后结果是,无论怎样评改,这一年中榜的全是吉水人。这就是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火烧贡院场,吉水中全榜”。

解缙生于吉水,长于吉水,祖上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定居吉水,至解缙辈已历二十世。600余年以来,吉水解家科第联芳,簪缨相继,涌现了一大批学问渊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形成了“崇文重教,有为担当”良好家风。解缙在《河州正月十五夜有感》一诗中描述了当时解家的文化盛况:“……我家不与世俗同,弟兄伯叔联簪组。满堂宾客皆雄奇,新吟健笔争蜂午。我时七岁诗即成,诸生学士观如堵。年年岁岁盛繁华,只为江南好风土……”如此诗书簪礼、名贤林立的大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解家人,解缙正是在这样文化气息浓厚的家族环境中,茁壮成长起来的。

是吉水这片沃土养育了解家人,养育了大明奇才解缙,解缙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每到秋时只忆家,鉴湖秋水浸明霞”,水平如镜的鉴湖,波光粼粼的赣江,时常浮现在他的眼前;庐陵精神的感召,江右文化的熏陶,又无不使他勃然奋励,不能自已。解缙浓厚的乡土观念,深挚的桑梓情怀正是由此而生。作为翰林大学士,他引导家乡人民知书明礼、勤学上进,让家乡优秀士子脱颖而出,成为国之栋梁,就是对家乡最后的回报。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中国人向来有乡土情结,对同乡比较信任,重视地域和乡党。乡土情怀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爱自己的家乡也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封建社会,解缙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辅弼大臣,忧国忧民,以朴素的家国情怀关注家乡人民的生活状况,从京城返乡探亲,见赣江两岸干旱严重,百姓处境艰难,巧妙上疏请求“江西免粮三年”;鉴于南北水运交通不便的现状,又基于赣江水域地区干旱联防联控的考虑,贬谪广西途中,解缙不辞辛苦,爬越大庾岭梅关古道,亲自勘察,巨擘规划,上书《请凿赣江通南北疏》,倡议兴修赣粤大运河。解缙用浓厚的乡土情怀,秉持家国一体的历史观念,来承载忠君爱国情怀,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对振兴江西,尤其是提高庐陵吉水的知名度,功莫大焉!每人心中都有一杆秤,美与丑,好与坏,善良与邪恶,真诚与虚伪,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有关解缙乡土情谊深厚、热爱家乡的众多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就是家乡人民对解缙的乡梓情深的铭记与褒扬。[1]

作者简介

解寿祥,男,1967年8月出生,明朝大学士解缙十八世孙,吉水二中语文高级教师,教学之余,潜心整理、研究庐陵文化,颇有心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