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初「江西現象」(解壽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明初「江西現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明初「江西現象」》中國當代作家解壽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明初「江西現象」

——兼論解縉的鄉梓情懷

明朝初年,特別是永樂年間,江西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無論是在科場還是在官場,都是一枝獨秀的存在,備受矚目,以致遭人嫉妒。而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個人,他就是大明第一才子、永樂內閣首輔解縉。

一、朝士半江西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對江西的盛讚

江西地處我國東南部,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為主,四季氣候分明,雨水充沛,物產豐富,生態良好,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江西自古名賢輩出,人文蔚起:「不為五斗米折腰」、田園詩祖陶淵明,「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康熙皇帝盛讚「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的朱熹,南宋文學家、「文章足以蓋一世、清節足以勵萬世」的楊萬里,正氣凜然、高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明朝第一才子、內閣首輔、《永樂大典》總纂官解縉……

今天,筆者來說說解縉與他的家鄉江西的那些事。

朱棣打着「靖難」的旗號,從侄子朱允炆手上奪得帝位之後,首創內閣制,任命解縉擔任內閣首輔,協助朱棣處理日常事務。明朝第一屆內閣共有七名成員:解縉、胡廣、黃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楊榮。這個七人小組,是一個奇特的組合。其中解縉、胡廣、楊士奇、金幼孜、胡儼五人是江西人,解縉、胡廣、楊士奇、金幼孜四人同是廬陵(今江西吉安)人,而解縉、胡廣又是老鄉兼同學關係的吉水人。另外,楊榮還是解縉族叔解元震的門生。

這樣一個帶有「江西邦」色彩的內閣班子,很可能是由內閣首輔解縉提名,最終由朱棣拍板定奪的,想不到朱棣竟然如此信任解縉,認可這樣一個明顯帶有地域特色的權力機構的存在。我們且看看來自江西的五個成員的基本情況

解縉(1369-1415),江西吉水縣城人。自小聰明,有「神童」之稱,洪武二十年(1387),參加鄉試,中解元(第一名);次年中進士,時年20歲。朱元璋很看好這個年青人,將他留在身邊,以備策問。一篇《大庖西封事》,轟動朝堂,朱元璋大加讚賞,解縉也一炮走紅,成為明初一顆耀眼的政治新星。建文帝朱允炆懦弱無能,有眼不識金鑲玉,將解縉冷落一旁,因禮部侍郎董倫舉薦,才擔任翰林院待詔(從九品)。朱棣對解縉的才華早有了解,即位後即召至左右,授翰林院侍讀(正六品),不久,升侍讀學士,再升翰林院主官即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永樂元年(1403),開文淵閣,解縉等七人入值內閣,參與機務,解縉任內閣首輔。可惜的是,才能出眾的解縉,因議立儲,觸及封建專制皇權;又正直敢言,得罪權貴,任閣職僅四年,就被貶廣西。後遭奸臣陷害,死於獄中。成化元年(1465),明憲宗朱見深詔令恢復解縉官職,追贈朝議大夫,諡號「文毅」。

胡廣(1370-1418),與解縉同鄉,建文二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永樂初進入內閣,永樂五年(1407)十一月,升任翰林院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代替解縉擔任內閣首輔。受永樂帝倚重,常侍左右,朱棣五次親征漠北,胡廣三次隨從。

楊士奇(1366-1444),江西泰和人,年幼喪父,遊學四方,建文帝時受徵召修撰《明太祖實錄》,授翰林編修。永樂初,由解縉推薦進入內閣。先後歷經五朝,輔佐四位皇帝,任內閣輔臣四十餘年,任首輔二十一年,為「仁宣之治」發揮了巨大作用。

金幼孜(1368-1432),江西臨江府新淦縣(今江西峽江羅田鎮徘山村)人,建文二年進士,永樂元年(1403)任翰林檢討,與解縉同值文淵閣,升侍講,為太子講學。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深得三代皇帝信任。朱棣歷次北征,金幼孜全都隨行。永樂二十二年(1424),朱棣突然病逝於北征途中的內蒙古榆木川,金幼孜護送朱棣梓宮回京。

胡儼(1361-1443),江西南昌人,祖籍江西新淦。洪武二十年(1387)舉人,先後任華亭、長垣、餘干教諭。建文元年(1399),授桐城知縣。永樂初,因解縉舉薦,升翰林檢討、侍讀,進入內閣參預機務。

內閣七名成員有五名是江西人,這是江西人在明朝的殊榮。雖說江西人才濟濟,以上幾人有才華又有能力,雖說班子成員名單由皇帝最後敲定,但深受永樂帝器重的內閣首輔解縉,對家鄉人的提攜與關照的印記是顯而易見的。

解縉樂於舉賢任能,對待故舊老鄉尤其深情厚誼。楊士奇在《前朝列大夫交阯布政司右參議解公墓志銘》中這樣稱讚解縉:「敦孝友,重義輕利,遇人憂患疾苦輒隱於心,苟可用力,盡意為之。篤於故舊及名賢世家之後,喜引拔士類,或謂其泛愛者,終不為變。襟宇闊,略不屑意細故,而表里洞達,絕崖岸,雖野夫稚子,皆樂親之。求文與書者日輻輳,率與之,無厭倦意,或言有不當與者,笑曰:'雨露豈擇地而施哉!且人孰不可與進者?』」

在解縉等江西籍官員的提攜引領下,越來越多的江西人進入官場,步入朝堂,以至在明初出現了讓江西人引以為傲「朝士半江西」的官場盛況。皇上開朝會的時候,參加會議的人員有一半是江西人,這是何等的輝煌!而這也因此招來他人的嫉恨,特別是朝中幾個奸臣,他們見不得皇上對解縉好,時時找機會,處處使絆子,可他們哪是解縉的對手,這不,民間就流傳一個「江西站一邊」的解縉故事:

皇帝早朝時,大臣是分兩邊站着的,叫做「站班」。因為解縉身材偏小,力氣小,那幾個奸臣身材高大,上朝時,他們就有意把解縉擠到邊上去。 解縉看出了他們的詭計,就想法子對付。站班的時候,他們擠,解縉就主動往後面躲。皇上離不開解縉,沒有看見解縉,就叫:「解愛卿,你在哪裡呀?」解縉就在人群的後面趕快答應:「回皇上,我在這裡。」於是,皇上就叫他到前面來。解縉往前面沒有站多久,他們又一擠,解縉又往後面躲,皇上沒有看見解縉又叫,解縉又在後面答應,皇上又叫解縉到前面來,就這樣反反覆覆好幾次。皇上責備道:「解縉,你是怎麼搞的,為什麼總是躲到後面去?」解縉不慌不忙地奏道:「啟奏萬歲,他們又高又大,力氣大;我又矮又小,力氣小,他們左擠右擠,就把我擠到後面來了,我擠不贏,沒有辦法呀!」皇上一想,也是,解縉個子偏小,當然擠不贏,就說:「從今往後,你一個人站一邊,他們就擠不着你了。」解縉一聽,趕緊大聲說道:「謝主龍恩,江西站一邊。」 就這樣,金鑾殿上,江西籍的其他官員,跟在解縉後面,單獨站一邊,非江西籍的站另一邊。這當然是一個「故事」,但從中多少可以想見當時朝中江西籍官員的影響與分量。

二、書香金廬陵

吉安,古稱廬陵,位於江西省中部,贛江中游,地處富饒的吉泰盆地。吉安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從唐代開始,吉安共出科舉進士3000多名,天下第一;狀元18名,天下第二,僅次於蘇州。因此,人們稱讚吉安為「才子之鄉」、「狀元之鄉」。明代前期,吉安科考成績尤其突出。

建文二年(1402)庚辰科,狀元胡廣、榜眼王艮、探花李貫,三人均為江西廬陵人,解縉時任讀卷官。

永樂二年(1404)甲申科,狀元曾棨吉安永豐人,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簡,兄弟二人都是吉安吉水人;二甲第一名楊相吉安泰和人,第二名宋子環,吉水人;第三名王訓,廬陵人;第四名王直,泰和人:前七名都是吉安(廬陵)人。那年科考,解縉主持會試並擔任殿試讀卷官。

永樂四年(1406)廷試複試,解縉擔任讀卷官。

在這三次科考中,吉安吉水人解縉要麼主持考試,要麼擔任讀卷官,解縉表里洞達、毫不避嫌地高調錄取吉安籍考生,特別是永樂二年甲申科,廬陵如此驕人的成績,怎不遭來別省官員的嫉妒與質疑,以致有人告到永樂皇帝處。好在永樂皇帝公開審閱狀元曾棨等人的試卷後,認為這些人的詩文確實做的好,等級評判沒有問題,不存在舞弊行為。

解縉除了在讀書科第上引領提攜吉安人,其它方面也是關愛有加。永樂三年(1405)一月十五日,成祖命解縉等人在新進士中挑選才華出眾、品德高尚的才俊進人文淵閣學習,並詔令解縉總領他們的培訓事宜。修撰曾棨,編修周述、周孟簡,庶吉士楊相、王訓、王直、吾紳、彭汝器、劉子欽、余學夔、章朴、盧翰、熊直、王道、羅汝敬、沈升、柴廣敬、王英、余鼎、楊流、洪順、段民、楊勉、章敞、李時勉、倪維哲、陳敬宗、袁添綠等28人被選。當時擔任庶吉士的周忱,毛遂自薦,成祖欣賞他的志向,也將他選入,總共29人。其中江西16人,吉安12人。

明初,文淵閣建於南京奉天門東邊,其主要功能是收藏圖書典籍,是皇家藏書之所。洪武十三年(1382),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皇權旁落,下令廢除丞相及中書省,此後,大明的軍政大權全部集中到皇帝手中。但因此帶來的弊端是,政務十分繁忙,遇到棘手的事,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效仿宋制,開始以殿閣學士的職銜簡選文官,讓翰林官員充任大學士,陪在皇帝身邊,以備顧問,這便是明朝最早的「內閣制」。皇帝授權,進入文淵閣工作,稱「直文淵閣」。永樂十九年,大明王朝遷都北京,又在午門內建造文淵閣,因地處內廷,故又稱內閣。

1402年,朱棣正式組建「內閣」,解縉胡廣、黃淮、楊士奇、金幼孜、胡儼、楊榮等七人進入文淵閣辦事,參預國家機務。解縉任第一屆內閣首輔,成為朱棣的首席顧問。自此,「一時詔敕號令頒布四方」,皆出解縉之手。

文淵閣也是天子的講讀之所,皇帝不時在此翻閱書籍,並召集翰林儒臣講讀經史。能進入文淵閣深造的學子,即有機會與皇上一起讀書學習,其政治前途是可想而知的。解縉極力推薦吉安籍學子進入文淵閣學習,其用意也是顯而易見的。

「易代修史,盛世修典」是中國延綿不斷的文化傳統。朱棣稱帝後,就特別重視修書修典工作。在朱棣的授意下,解縉先後重修《太祖實錄》、編修《古今列女傳》、監修《永樂大典》。在解縉看來,參與修書,名隨書傳——「聖壽齊天,一經行世。幸附姓名於不朽,仰惟日月之長存」(《解學士文集》卷一)。因此,在編纂這三部書時,解縉極力舉薦、召集吉安學子參與工作,其中參與編纂《永樂大典》的吉安籍學者有四十餘人。

三、翰林多吉水

吉水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吉安市東北部,贛江中游。贛江把吉水分隔成東西兩部分,贛江在吉水境內長約55公里,乘船可達吉安、贛州、南昌、九江等地,在以水運為主的古代,交通十分便利。吉水自古就有「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的美譽,明朝,是吉水文風最為鼎盛、讀書仕進最為有效的時期之一。在吉水,父子、兄弟皆舉翰林不足為奇,「朝士半江西,翰林多吉水」說的就是那時的盛況。

吉水讀書風氣濃郁,科舉成績突出,據說跟文峰山的風水有關。吉水縣城東南有一座山——文峰山,八卦中東南為巽,所以文峰山又稱為「巽峰」。又因文峰山頭異峰突起,如同一支倒立的巨筆,卓爾不凡,故又有「巽峰卓筆」之說。據說文峰山頂生長着一種神奇的竹子,竹子時不時的會長出竹筍,山上每冒出一顆竹筍,吉水便有一人金榜題名,於是,民間流傳「文峰山上翠竹多,進士狀元中滿科」的佳話。吉水人將其視為人文蔚起的象徵,視為吉水文脈所在。明朝著名文學家、詩人、書法家曾同亨(1535—1607)(江西吉水人,與父親曾存仁、弟弟曾乾亨皆中進士,被譽為「一門三進士」)曾讚美過文峰山:

一峰卓立削芙蓉,位奠南隅氣鬱蔥。

但望峰頭開瑞色,預占多士薦王宮。

明朝東林黨領袖鄒元標也曾有詩《詠文筆峰》:

峰頭有筆大如椽,一掃東南半壁天。

縱倒銀河題不盡,時噓灝氣欲凌煙。

站在文峰山頂,俯瞰贛江與恩江合行洲渚間,呈現「吉」字圖案,故稱吉水。解縉詩《賦得字水成文送陳子魯》中有「一點分明飛作筆,上字成文下成吉」,前一句是遠眺文峰山所見「巽峰卓筆」景致,後一句用的是「字水成文」典故。清朝初年顧祖禹撰《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七:吉文水縣東北十里,即贛江也,《志》雲(贛江)十八灘水自泰和而下,經府城,又東北四十五里,注縣西南之墨潭,為吉文水,與永豐江之水(恩江)橫出者合。有清湖洲橫亘江中,委蛇繚繞,狀若「吉」字,故灘曰吉陽,縣曰「吉水」。

風水之說固然虛妄,沒有科學依據,但「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吉山吉水孕育了聰明靈慧的吉水人,名人輩出的吉水也因此令人矚目。吉水人讀書有成效,科場中第者多,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經濟富庶,心有餘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吉水素有「魚米之鄉」「贛中糧倉」的美稱,物產豐富,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百姓物質生活富足了,精神追求就有了更加強勁的動力,讀書人越來越多,科場角逐熱情日漸高漲。

二是崇文重教,書院林立,為方便吉水學子讀書奠定了物質基礎。「環吉水百里之疆多業儒」,「市井多儒雅之風」,「村野小民,皆知以課子孫讀書為事」。據《吉水縣誌》記載,吉水共有53所書院,唐開成年間,吉州通判劉慶霖在吉水醪橋固洲創建篁寮書院,開吉州書院講學之先河。篁寮書院是中國最早的書院之一,比較有名的還有解世隆創辦的泰東書院、解翔衢創辦的鑑湖書院和文江書院、解觀創辦的東山書院、王相創辦的文昌書院、羅洪先創辦的正學書院、徐學聚創辦的仁文書院、鄒元標創辦的泮東書院、曾同亨創辦的同江書院等。吉水的書院除了供鄉邑學生讀書外,有的還兼有紀念先賢的功能,比如縣城的復初書院是紀念毛伯溫的,阜田石蓮書院是紀念羅洪先的,除了對先輩的敬仰外,還有名人效應,有激勵作用。吉水以敦本重學、文風昌盛而著稱,不僅得益於書院等硬件建設,更得益於一大批默默奉獻的鄉賢。比如解縉的叔祖解觀、解泰無意仕途,聚眾講學,誨人不倦;羅洪先在阜田石蓮洞開設書院講學,桃李滿天下;鄒元標一身正氣,居家講學、濡養鄉民三十年……其中最為有名、貢獻最大的當屬解縉的父親解開。

解開(1312—1398),字開先,解縉之父。他勤奮好學,功底紮實,學問淵博,學者稱「筠澗先生」。精於五經,皆有師傳:《易》、《書》得於家傳,由其父親解子元親自教授;學《春秋》於黃如愚先生;學《禮》於熊太古先生;學《詩》於劉申齋、劉桂隱二先生。「其文根柢六經,渾雄自恣,若降時雨,若決江河,讀之使人快意。為詩雖在亂離,絕無憔悴窮蹙之態。最善於言辭,會文切理,洞中事機。每酒酣樂作,得意笑歌,座客盡傾,其浩然之氣可謂壯哉!」(《解學士文集》卷八《鑑湖阡》)與弟弟解閤同在國子監(中國封建時代教育管理機關和最高學府)進修學習,「二解聲名卓然」,雙雙名列數千人之上。解開多次主考廣東、江西和湖廣鄉試,時稱「甄拔得人」。他淡泊名利,無意於仕途,元末被朝廷授予參知政事,不接受任命;明初曾兩次以賢良被徵召,均婉言謝絕。只求在家鄉吉水擔任學官,躬身示範引領,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尤其注重優良學風建設。又重建鑑湖書院,並在書院親自執教,解縉、胡廣均為解開學生。《吉水縣誌》載:「解開洪武初為本縣學官,訓導有方,吉水文風之盛自解開始。」解縉深受其父影響,治學態度嚴謹,追求卓越;為人表里洞達,樂善好施。自己足夠優秀,也帶領他人一同前行,解開、解縉父子二人,鄉梓情深,是最「暖心」的吉水人。

三是名賢垂範,讓更多的平凡人看到了讀書的希望,增強了魚躍龍門的信心。從北宋開始,吉水名人輩出,特別是很多寒門子弟,通過讀書科第,走出了吉水,改變了命運。榜樣引領,形成了一種讀書應舉的思維模式,不僅官宦書香門第,就是普通百姓之家也會傾盡全力供自己的孩子讀書應試,科舉入仕的觀念在吉水人心目中已根深蒂固。

其四,在明朝,江西政治資源豐富,有才華的江西士子,更容易中第,他們不用擔心被別人「擠掉」。第一屆內閣七人中,有五人是江西人,四人是吉安人,兩人是吉水人。解縉、胡廣、楊士奇等吉安人先後擔任翰林學士兼內閣首輔幾十年,他們經常擔任主考官、讀卷官,無不對江西特別是吉安的士子青睞有加,大力提攜。解縉鄉梓情誼深厚,對家鄉人的關照與培養,更是不遺餘力。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一直以來,都是十分樸素而又實用的道理。

因此,在明朝科舉史上,吉水科考成績尤其輝煌,有兩次「中全榜」,一次是建文二年(1400),狀元胡廣,榜眼王艮,探花李貫,三個全是吉水人。另一次是永樂二年(1404),除狀元曾棨是永豐人以外,榜眼、探花全是吉水人,一個是周述,一個周孟簡,他們還是叔伯兄弟,兄弟雙鼎甲。吉水差不多兩次殿試中全榜,這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讓世人高不可攀。歷史學家周鑾書稱讚為「這是絕無僅有,應視為殊榮」。

因為吉水文風好,科考中第者多,以致招來同僚的嫉恨。有一年,兩個主考官密謀打壓解縉老家吉水考生,收卷之後,準備把吉水考生的試卷全部扣壓下來,不予評閱,這樣一來,任憑吉水考生文章做得再好,終將榜上無名。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兩個主考官的陰謀被一個吉水籍官員得知,他心急火燎地跑去稟告解縉說:「解大人,不好了,今年科考吉水一個都考不上!」解縉一聽,一臉淡定地問道:「怎麼了,這些年吉水學風濃郁,文風鼎盛,怎會一個都考不上?」那個吉水籍官員於是一五一十把詳情告訴了解縉,解縉略一思忖,便將計就計,安排人潛入貢院的試卷保管室,找到那堆被考官惡意剔除了吉水考生的試卷,然後放一把火燒了。貢院着火,試卷被燒,這是天大的事,如何定科考名次,如何向皇上交差?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兩個主考官面面相覷,心急如焚,試卷被燒了,那可怎麼辦呀?突然,其中一個道:「不是還有一堆被我們剔除出來的吉水考生的試卷麼?」兩人暗自慶幸,將這堆吉水考生試卷呈送給讀卷官評改。最後結果是,無論怎樣評改,這一年中榜的全是吉水人。這就是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火燒貢院場,吉水中全榜」。

解縉生于吉水,長于吉水,祖上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定居吉水,至解縉輩已歷二十世。600餘年以來,吉水解家科第聯芳,簪纓相繼,湧現了一大批學問淵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形成了「崇文重教,有為擔當」良好家風。解縉在《河州正月十五夜有感》一詩中描述了當時解家的文化盛況:「……我家不與世俗同,弟兄伯叔聯簪組。滿堂賓客皆雄奇,新吟健筆爭蜂午。我時七歲詩即成,諸生學士觀如堵。年年歲歲盛繁華,只為江南好風土……」如此詩書簪禮、名賢林立的大家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解家人,解縉正是在這樣文化氣息濃厚的家族環境中,茁壯成長起來的。

是吉水這片沃土養育了解家人,養育了大明奇才解縉,解縉深愛着自己的家鄉,「每到秋時只憶家,鑑湖秋水浸明霞」,水平如鏡的鑑湖,波光粼粼的贛江,時常浮現在他的眼前;廬陵精神的感召,江右文化的薰陶,又無不使他勃然奮勵,不能自已。解縉濃厚的鄉土觀念,深摯的桑梓情懷正是由此而生。作為翰林大學士,他引導家鄉人民知書明禮、勤學上進,讓家鄉優秀士子脫穎而出,成為國之棟樑,就是對家鄉最後的回報。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中國人向來有鄉土情結,對同鄉比較信任,重視地域和鄉黨。鄉土情懷是家國情懷的重要組成部分,熱愛自己的家鄉也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在封建社會,解縉作為一個有良知的輔弼大臣,憂國憂民,以樸素的家國情懷關注家鄉人民的生活狀況,從京城返鄉探親,見贛江兩岸乾旱嚴重,百姓處境艱難,巧妙上疏請求「江西免糧三年」;鑑於南北水運交通不便的現狀,又基於贛江水域地區乾旱聯防聯控的考慮,貶謫廣西途中,解縉不辭辛苦,爬越大庾嶺梅關古道,親自勘察,巨擘規劃,上書《請鑿贛江通南北疏》,倡議興修贛粵大運河。解縉用濃厚的鄉土情懷,秉持家國一體的歷史觀念,來承載忠君愛國情懷,雖然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對振興江西,尤其是提高廬陵吉水的知名度,功莫大焉!每人心中都有一桿秤,美與丑,好與壞,善良與邪惡,真誠與虛偽,是非自有公論,公道自在人心,有關解縉鄉土情誼深厚、熱愛家鄉的眾多民間故事廣為流傳,婦孺皆知,就是家鄉人民對解縉的鄉梓情深的銘記與褒揚。[1]

作者簡介

解壽祥,男,1967年8月出生,明朝大學士解縉十八世孫,吉水二中語文高級教師,教學之餘,潛心整理、研究廬陵文化,頗有心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