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宫 (汴洲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明德宫,是位于台湾桃园市桃园区汴洲里、儿童运动公园内的土地祠,内为2014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时桃园市市长候选人郑文灿竞选总部所祭祀的土地神。
沿革
此庙神明原先由当地农民以一块石头供奉,原本在桃园区幸福路上,2011年原地划为经国特区遂拆迁,迁暂厝在名誉主委叶坤城的长鸿生技公司,位在幸福路12号附近。2016年8月1日在新庙址的儿童运动公园举行上梁仪式,当地汴州里里长杨鑫坤、民政局长汤蕙禛、桃园炼油厂厂长许世希及叶坤城等地方仕绅出席。
2017年1月18日新庙落成时,此庙是桃园市少数具有建照、使照的非违建土地公庙。该日出席者有桃园市市长郑文灿、市议员陈美梅、民政局长汤蕙祯、中油董事长陈金德、中油厂长曾繁鑫等。当日约六百位里民以接龙方式,将土地公神像传送到新址的水汴一路111号完成安座大典。建新庙后,并无设立金纸炉,庙方杨鑫坤主委表示也应是桃园市第一座推动不烧金纸的土地公庙。
轶事
叶坤城在上梁仪式时,讲一次他买下幸福路的工厂,一名叶姓工人从约12米的铁皮屋屋顶摔落地面,从敏盛医院转到台北长庚医院抢救,等工人醒来后说此土地神救了他。
在2014年九合一选举时,郑文灿竞选总部都在幸福路上,属于该土地公庙管区。郑文灿选举团队竞选期间也都参拜此神明,之后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亦来参拜。
桃园区中和里、桃园区的文昌公园都有同名为“明德宫”的土地祠。
道教
道教是华夏的本土宗教,道教思想源于黄帝(黄帝学派托言),道教体系最早创始人是五斗米教(天师道)的张道陵,崇拜道家老子为道祖,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至春秋战国时期吸收神仙方术产生了方仙道,后融合道家、阴阳家的“五行”、“阴阳”等思想合并形成黄帝学派,在汉代中后期形成黄老道,至南北朝经过宗教改革,逐渐演变成现在的道教。
概论
道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也积极发展[1]。为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只是哲学理论,道教吸收了其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并将哲学家神化;但直到汉朝中后期才有教团产生。张道陵在益州(在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师道,信奉老子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太宗皇帝因老子(太上老君)姓李,与国姓相同,于是尊封老子为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与儒学和佛教合称“三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登圣的方法。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及行善积德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