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雨潇潇话铜像(265)(高丽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春雨潇潇话铜像(265)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春雨潇潇话铜像(265)》中国当代作家高丽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春雨潇潇话铜像(265)

早自习,隔窗仰视,盯着小院。特别是这样的雨天,水润红楼,洗净冬枝;紫槐丁香,站满校园;绿草萋萋,校园煞是美丽。

外人印象中,西海固的春永远黄尘漫漫寒风阵阵,土地干涸欲裂无法下种,人缺水缺粮缺衣少食。其实这几年精准扶贫,经济条件也没有多差;封山禁牧后,生态环境改观了不少。这不春分才过,雨水便很丰盛,几乎天天有,是胜景也是幸事。难怪路人边抹下水珠边自豪地说,真没想到,咱这也成个“小江南”了。天天下雨!

学校南北走向,呈凹字形,南楼是高中部,北楼是初中部,有学生五千多人。从北三楼正看过去,教学区外,有个叫做“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院,和主教学区隔开,独门单楼,静谧肃穆。一楼是多功能厅,以前专供全区教育系统演出或开会之用,后因离城区较远略显偏僻,所以转赠于学校,作为各种集会场所。二层小楼共八间微机教室,每层各四,加上两个教师办公室,每天早上下午各两小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会同时打开电脑,感受瞬息世界的千姿百态。其他时间,这里都是树多人少,幽深寂静,和不远处热闹喧嚷的操场比,有点寂寥。

花园里,松柏树郁郁葱葱四季常青垂柳榆杨春发芽秋落叶,安享天命。藤蔓从园里爬出,窜到墙面,恣肆纵横,岁岁枯荣,年年如是。到了夏天,大朵芍药小朵月季,红黄淡粉,姹紫嫣红,一派胜景。

接着印入眼帘的,是一堆健身器材。按摩器、秋千、梅花桩、五步连环器,扭腰的强胯的,还有软绳模拟的攀援墙。一下课,总有学生跑过来,推推搡搡,争争抢抢,爬上爬下,好奇兴奋。风和日丽时,也有身手矫健的同学,荡起秋千,蓝黑校服鼓如圆桶,人就是一阵轻盈的风,越飞越高,渐渐飞向高空,笑声传到很远的地方。

小院中央,有个三层暗红色大理石基座,一尊铜制塑像昂首屹立,肃穆非常。“赫光之像”四个字,因年久日深的六盘山风雨侵蚀,色彩黯淡了许多,但铜像闪耀着金属的光芒,熠熠生辉。

每天清晨,一定有几个圆乎乎的小同学来到这里,将四周清扫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他们中的某个会蹲下来捡起瓜子皮,某个会用拖把一遍遍擦净台阶。周五下午,照例大扫除。学生们一排排走过来,拿起白毛巾,恭恭敬敬上前拂拭,认认真真打扫,没有人玩耍嬉闹,连最活泼调皮的也敬重了几分。

每年清明前,小院会热闹起来。它也是青少年德育基地之一,全市“祭英烈颂忠魂”扫墓活动就在此进行。红色条幅挂起,黄色菊花捧出,硕大花篮竖立,几千人面对铜像,默立致哀。军人们身姿笔直,持枪站立;大人们着黑西装,排成一排;孩子们校服统一,神色肃穆。记者们跑前跑后采访,宣传人员来来往往拍照。晚上,各大媒体开始报道,电视台播放着祭奠画面,播音员声音低沉缓慢,带领人们追忆往事、缅怀英烈……

因纪念一位民族英雄,诞生了这座铜像;也因一座铜像,这片土地上,有了气节和精魂。

乱世出英雄,自古皆然。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时代,孕育成就了无数的英雄豪杰。

历史尘埃中,一个年轻英俊的男人向我们走了过来。他阔眉大眼,颧骨高耸,嘴唇微厚,个子不高,光头无发,手握礼帽,目视前方,是个典型的西海固汉子。“前方有情况”,通讯员裹在一团黄土中,声音高亢激昂。汉子两只丹凤眼,在浓眉衬托下分外冷峻深邃,黑亮的眸子稍稍迷起,像藐视敌人,又像是热切盼望,既有洞察—切的冷峻和睿智,又有坚信胜利的热望和决心。这个传奇般的人物,有时手提钢枪,肩背大刀,骑着枣红马,从高山大丘里飞奔而来,马鬃飘扬,身后尘土一片;有时步履匆匆,大步流星,机警沉着,随时分析着前方敌情。他的身后,是一群衣衫褴褛但自信满满的军人,那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4军。他们紧紧跟随着前面走着的汉子,因为他是军长。

万锡绂(1902~1931),汉族,字季玺。从小就品学兼优,胸怀大志,十一岁入固原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学习,十六岁考入平凉陇东公立中学堂(今平凉一中)。在父亲的沉默中,在母亲的泪花里,少年背起装满了黑面馍馍的褡裢,踏上了继续求学之路。他边走边回头,隔着山卯,家园亲人渐渐远去,再也不见。不远处,飘来放羊的回族大爷的花儿声:“上去(嘛)高山望东海,亮闪闪,好一条美丽的彩带。告诉给白云捎过来,浪花里……”

贫寒困苦的家境,背井离乡的艰辛,学子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冬去春来、微风吹拂之夜,他独自坐在土山枯岭间的窑洞中,认真地读写念背;繁星密布、冷水拔骨之晚,冰冷的土炕上,他思考着生灵涂炭战火遍地之因。但日影斜照,战火弥漫,偌大的世界放不下一张书桌,书外的世界风雨飘摇。

不久,来平凉中学招收在校学生参军的张兆钾,一眼看中这俊朗正直的农家子弟,亲自命令万锡绂去北洋军阀吴佩孚所办的洛阳讲武堂进行深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青年毅然走出课堂,投笔从戎,义无反顾踏上漫漫征途。谁也料想不到,从此他走上的,是一条青史留名之途,也是一条不归之路。

[1]

作者简介

高丽君,宁夏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