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顯微鏡

於 2020年2月22日 (六) 05:15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顯微鏡'''泛指將微小不可見或難見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或其他成像儀器觀察之工具。日常用語中之顯微鏡多指…”)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顯微鏡泛指將微小不可見或難見物品之影像放大,而能被肉眼或其他成像儀器觀察之工具。日常用語中之顯微鏡多指光學顯微鏡。放大倍率和清析度(聚焦)為顯微鏡重要因素。

顯微鏡是在1590年由荷蘭的詹森父子所首創。顯微鏡的類型有許多。最常見的(和第一個被發明的)是光學顯微鏡,其使用樣品的光圖像。其他主要的顯微鏡類型是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X光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超顯微鏡,和各種類型的掃描探針顯微鏡

目錄

發明

最早的顯微鏡是17世紀在荷蘭製造出來,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同時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也製造了顯微鏡。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在1611年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複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5年-170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53年,弗里茨·塞爾尼克因為對相襯法的證實,發明相襯顯微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恩斯特·魯斯卡因研製第一台透視電子顯微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格爾德·賓寧海因里希·羅雷爾因研製掃描隧道顯微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4年10月8日,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艾力克·貝齊格 (Eric Betzig),W·E·莫爾納爾 (William Moerner)和斯特凡·W·赫爾 (Stefan Hell),獎勵其發展超分辨熒光顯微鏡 (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帶領光學顯微鏡進入納米級尺度中。 2017年,雅克·杜博歇約阿希姆·弗蘭克理查德·亨德森因研製用於溶液內生物分子的高解析度結構測定的低溫電子顯微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