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晋书·阳裕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晋书·阳裕传出自于《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阳裕,字士伦,右北平无终人也。少孤,兄弟皆早亡,单茕独立,虽宗族无能识者,惟叔父耽幼而奇之,曰:“此儿非惟吾门之标秀,乃佐时之良器也。”刺史和演辟为主簿。王浚领州,转治中从事,忌而不能任。石勒既克蓟城,问枣嵩曰:“幽州人士,谁最可者?”嵩曰:“燕国刘翰,德素长者。北平阳裕,干事之才。”

勒曰:“若如君言,王公何以不任?”嵩曰:“王公由不能任,所以为明公擒也。”勒方任之,裕乃微服潜遁。时鲜卑单于段眷为晋骠骑大将军、辽西公,雅好人物,虚心延裕,裕乃应之,甚见尊重。段辽与皝相攻,裕谏曰:“臣闻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慕容与国世为婚姻且皝令德之主不宜连兵构怨凋残百姓臣恐祸害之兴将由于此愿两追前失使国家有太山之安苍生蒙息肩之惠。”辽不从。出为燕郡太守。石季龙克令支,裕以郡降,拜北平太守,征为尚书左丞。裕以左丞领征东麻秋司马。秋败,裕为军人所执,将诣皝。皝素闻裕名,即命释其囚,拜郎中令,迁大将军左司马。东破高句丽,北灭宇文归,皆豫其谋,皝甚器重之。

及迁都和龙,裕雅有巧思,皝所制城池宫阁,皆裕之规模。裕虽仕皝日近,宠秩在旧人之右,性谦恭清俭,刚简慈笃,虽历居朝端,若布衣之士。士大夫流亡羁绝者,莫不经营收葬,存恤孤遗,士无贤不肖皆倾身待之,是以所在推仰。初,范阳卢谌每称之曰:“吾及晋之清平,历观朝士多矣,忠清简毅,笃信义烈,如阳士伦者,实亦未几。”及死,皝甚悼之,时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阳裕传》,有删改)

译文

阳裕,字士伦,是右北平无终人。(阳裕)少时父母双亡,兄弟都早年死去,孤单无依,独自一人生活,即使是宗族之内也无人能知道他的才能,只有叔父阳耽在他小时候就认为他很奇特,说:“这孩子不仅是我们一门的出色人才,而且是辅佐时世的杰出人才。”刺史和演征召他为主簿。

王浚兼管本州时,阳裕改任治中从事,王浚因忌恨阳裕而不能任用他。石勒攻克蓟城后,问枣嵩说:“幽州人士,谁最可任用?”枣嵩答道:“燕国刘翰,一向是道德高尚的长者。北平阳裕,有干事的才能。”石勒问:“如果像你所说,王浚为何不任用他?”枣嵩答:“由于王浚不能任用他,所以被明公您得到了。”石勒正要任用阳裕,阳裕却身穿普通人的服装潜逃了。当时鲜卑单于段眷任晋朝骠骑大将军、辽西公,一向喜爱人才,虚心招请阳裕,阳裕于是应召,很受尊重。段辽与慕容皝交战,阳裕劝谏说:“我听说对邻国亲善仁义,是立国的法宝。慕容氏与我们国家世代缔结婚姻,再说慕容皝是品德高尚的君主,不应集结军队结仇,使百姓受害。

我担心祸害的兴起,将由于此举。希望双方追悔先前的错误,使国家如泰山般安稳,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段辽不听从。阳裕出任燕郡太守。石季龙攻克令支,阳裕率领全郡投降,被任命为北平太守,后征召为尚书左丞。阳裕以左丞的身份兼任征东将军麻秋的司马。麻秋兵败,阳裕被军人拘捕,将见慕容皝。慕容皝一向听说阳裕的名声,立即命人放开阳裕,任命他为郎中令,后升任大将军左司马。东破高句丽,北灭宇文归,都是阳裕预先谋划的,慕容皝很器重他。等到迁都和龙时,阳裕颇有巧妙的构想,慕容皝所建的城池宫阁,都由阳裕设计规划。

阳裕虽然在慕容皝身边任职日见亲近,官阶在旧臣之上,但谦恭俭约,刚直仁慈,虽然位居朝廷高官,(还是)如同平民百姓。对于流亡客死的士大夫,阳裕无不收葬善后,恤养遗孤,无论贤愚之士都倾心待他,因此他在任职之地都受到推崇敬仰。当初,范阳人卢谌经常称赞阳裕说:“我在晋朝清平之世,一一观察了许多朝士,忠毅清俭,诚信重义如同阳士伦这样的,实在没见几人。”阳裕去世时,慕容皝深表哀悼,死时六十二岁。[2]

作者简介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在随李世民征战时,凡王府书檄,驻马即成,言简意尽,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为“十八学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龄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监修国史,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同时负责国史馆,先后监修成《高祖实录》、《太宗实录》、《晋书》。去世后,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

武德九年(626年),谋划“玄武门之变”,随同杜如晦等五人居于首功。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