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晨谒书所见

晨谒书所见》是北宋宋庠的作品之一。

宋庠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于纠正谬讹。与宋祁[1]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著述多已散佚,今有《宋元宪集》传世 。

晨谒书所见

目录

作者生平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 。北宋大臣、文学家工部尚书[2]宋祁之兄。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3]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太后赏识,被越级擢升为太子中允、直史馆。仁宗亲政后,累迁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位居政府。因与同僚吕夷简不和,又反对"庆历新政",故而被罢知扬州。新政失败后,重新入朝,升为枢密使,至皇佑元年(1049年),以兵部侍郎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拜相。其后因罪罢相外放,累封封郑国公,在地方以慎静著称。待到晚年,逐渐沉浮自安,终无建树。宋英宗即位后,宋庠坚请辞官,得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获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

文学成就

宋庠与其弟宋祁应举时,俱以文学名闻天下,诗多秾丽之作。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于纠正谬讹。书法传世作品有《致宫使少卿尺牍》。

宋庠有文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曾校定《国语》,撰《国语补音》3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12卷。另有《掖垣从志》3卷、《尊号录》1卷、《别集》40卷。

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4]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宋元宪集》40卷。 《全宋诗》辑其诗14卷。

视频

晨谒书所见 相关视频

宋英宗赵曙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永乐大典》的悲欢离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