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智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智𫖮
Zzdz3.jpg
智者大师画像
本名 陈德安(德安为字),陈光道,陈王道
出生 (538-02-16)538年2月16日
湖北荆州华容县
圆寂 597年8月3日(597-08-03)(59岁)
浙江天台山
宗派 天台宗

File:Zzdz3.jpg 释智𫖮拼音:zhì yǐ,注音:ㄓˋ ㄧˇ;538年-597年),俗姓,字德安法名智𫖮法号智者[1],生于荆州华容(县治位于今中国湖北潜江),汉传佛教出家僧侣。曾居于天台山国清寺,人称天台大师;为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后世尊崇他为天台宗四祖[2]。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𫖮于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炀帝杨广授予智𫖮“智者”之号,世称智者大师

人物生平

其先祖出身颖川郡(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为颍川陈氏,在东晋初年,家族迁居荆州华容[3]。其父陈起祖,通经传,有武略,在萧绎任荆州刺史时,为其幕僚。在萧绎登基为梁元帝后,封益阳县开国侯[4]。其母徐氏,是位虔诚佛教信徒。智𫖮是家中次子,其长兄陈鍼[5]

智𫖮目有双瞳[6],因出生时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后成为他的字[7]。7岁时就表现出对佛教的兴趣[8]。554年(梁承圣3年),西魏宇文泰于谨等人领军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后被杀。因此战乱,在其15岁时,智𫖮全家北至硖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愿望,但未获父母同意[9]。在其父母过世后,经其兄同意与王琳的资助下,在他18岁时,至湘州(县治位于今湖南长沙),在果愿寺法绪门下出家,法绪为他授十戒,并教导其律藏[10]。20岁时,智𫖮受具足戒,师事慧旷律师,学习大乘经典。之后进入大贤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县)潜修,学习法华三部经(包括《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等,并进行方等忏法[11]。当时慧思禅师驻锡在光州(县治位于今河南省光山县)大苏山,智𫖮在23岁时,前往参学,修习禅法,证得法华三昧前方便,发初旋陀罗尼[12]。他曾代慧思说法,开讲大品般若经[13]

慧思后移居衡山,命他往南方传播佛法,智𫖮在567年(陈光大元年)到达陈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市[14]。智𫖮获得当地着名佛教僧侣,如兴皇法朗长干慧辩等人的支持,官员徐陵毛喜等人都成为他的信徒。沈君理请智𫖮住锡瓦官寺,讲《法华经》。智𫖮在此居住八年,开讲《大智度论》与《次第禅门[15]。因徒众过多,事务繁杂,妨碍修行,智𫖮决定入山林修行[16]。575年(陈太建7年)秋天,入天台山(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在此隐修,后建立寺院,即后来的国清寺[17]。智𫖮在北峰上独修头陀行,证入一实谛法门[18]。在此居住一段时间后,陈宣帝下诏建寺[19],以始丰县的税收,来作为国清寺的支出之用。其徒众慢慢扩大[20]。 智𫖮在天台山修行11年。陈后主即位后,诏请智𫖮回金陵。584年(陈至德2年),智𫖮回到金陵,入宫说法[21]。初居灵曜寺,在此开讲《仁王般若经》。因此地房屋狭小,后移居光宅寺[22]。陈后主及太子陈深等,皆尊崇智𫖮,太子曾请智𫖮授菩萨戒[23]。587年(陈祯明元年),于光宅寺讲《妙法莲华经》,其讲课内容在其弟子章安灌顶收集后,集成《法华文句》。

588年(陈祯明2年,隋开皇8年),隋文帝派兵南下,陈朝覆亡。为避金陵战乱,智𫖮准备回到荆州,途中居留在浔阳匡山(即庐山,位于今江西九江[24]。秦孝王杨俊曾想招募智𫖮,但因为发生叛乱,智𫖮并没有前往[25]。590年(隋开皇10年),原担任并州总管的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调任扬州总管,镇守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在此创立慧日道场,招请各地着名佛教僧侣,前往讲学。591年(隋开皇11年),在晋王杨广的召请下,智𫖮至扬州总管寺,为其授菩萨戒,受赠“智者”称号[26]。592年(隋开皇12年)3月,智𫖮由扬州返回庐山,途中曾至衡山,至慧思墓塔所在探视。在当年底,回到荆州,在当阳县玉泉山建造精舍,即玉泉寺[27]。智𫖮在玉泉寺讲经的内容,后经其弟子章安,集成《法华玄义》与《摩诃止观》。

596年(隋开皇15年),受晋王杨广邀请,智𫖮再度至扬州,居禅众寺,撰写《净名经疏》,面呈给杨广[28]。同年9月,回到天台山,与弟子整理旧有居所。智𫖮向其弟子预告其死期将近[29]。口授《观心论》。597年(隋开皇17年)冬天,智𫖮在天台山过世,年60岁,僧腊40[30]

思想

智𫖮眼见佛教教义复杂,佛经文义互相抵牾,遂建立“判教”的学说,认为佛教教导的不同阶段,对应佛陀生平的不同时期,以及佛陀在那一时期的受众。教义的每个层次都有效,都是迈向佛教真理的一步,而最终最圆融的教义见于《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31],智𫖮依此经立“五时八教”的判教理论。所谓“八教”,即为“化法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化益的内容,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化仪四教”,是说佛教的教化过程和方式,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仪譬如药方,化法譬如药味。智𫖮的“判教”,引用《法华经》、《净名经》、《大涅盘经》等说法,尊崇大乘,认为辟支佛阿罗汉二乘为“灰身灭智”、“焦芽败种”、“既聋且痖”[32]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智者大师的独到见解。何谓三千呢?先说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每一界又有十法界,比如人中,有人间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样十乘十就是一百法界。每一界又具《妙法莲花经》中所讲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一百法界乘十如是,就是一千如是。再乘以三种世间:国土世间、众生世间、五阴世间,就是三千世间。三千世间就在一念心中,所以称为“一念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云:“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界。”

主要著述

智𫖮专志于讲学,少有著述。现存著述,多由其门下弟子笔记。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小止观》、《观心论》等,流传久远,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

记录往生

智𫖮早年发愿生弥勒佛兜率净土,但临终时见西方净土观音来迎[33]。其临终时,认为自己修行至第五品位[34][35]。 亦见《报恩录》[36]

印光大师在《佛法修行止偏法要》云:“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也。临终有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即十信位)。损己利人,但登五品(即观行位)。’……实恐后人未证谓证,故以身说法,令其自知惭愧,不敢妄拟故耳。”

视频

智𫖮开创天台宗

注释

  1.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智者二字,即是教主。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从初生瑞相立名。法名智𫖮,𫖮,静也,即出家后,师为立号。从德为名,故用静义。后授晋王菩萨戒品,因即为王立法号,云:‘大王,纡遵圣禁,名曰总持。’王曰:‘师传佛法灯,称为智者。’今从后说故云智者。”
  2. Arthur F. Wright着,常蕾译:《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页59。
  3.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师讳智𫖮,字德安。俗姓陈氏,颖川人也。高宗茂绩,盛传于谱史矣。暨晋世迁都,家随南出,寓居江汉。因止荆州之华容县。”
  4.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父起祖,学通经传,谈吐绝伦,而武策运筹,偏多勇决。梁湘东王萧绎之荆州,列为宾客。奉教入朝领军……孝元即位,拜使持节散骑常侍、益阳县开国侯。”
  5.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梁晋安王中兵参军陈鍼,即智者之长兄也。”
  6.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眼有重瞳,父母藏护,不欲人知,而人自知之矣。”。
  7.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邻里忆先灵瑞,呼为王道。兼用后相,复名光道。故小立二字。”
  8.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至年七岁,喜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初启一遍即得。而父母遏绝,不听数往。每存理所诵,而惆怅未闻,奄忽,自然通余文句,后以经验无所遗失。乡闾嗟异,温故知新,其若此乎。”
  9.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年十五,值孝元之败,家国殄,丧亲属,流徙。叹荣会之难久,痛凋离之易及。于长沙像前,发弘大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为己重任。……由是深厌家狱,思灭苦本,但二亲恩爱,不时听许。”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志学之年,士梁承圣,属元帝沦没,北度硖州,依乎舅氏。”
  10.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后遭二亲殄丧,丁艰荼毒,逮于服讫,从兄求去。……时王琳据湘,从琳求去。琳以陈侯故旧,又嘉此志节,资给法具,深助随喜。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绪授以十戒,导以律仪。”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初梁太平二年魏主令宇文泰,破梁元帝二十万众。大师时年十八,至襄州果愿寺,依乎舅氏而出家焉。”
  11.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仍摄以北度诣慧旷律师,兼通方等,故北面事焉。后诣大贤山,诵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历涉二旬三部究竟。进修方等,忏心净行勤,胜相现前。”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至陈太平三年,时年二十,进受具足,依慧旷律师通于律藏。”
  12.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江东无足可问。时有慧思禅师,武津人也。名高嵩岭,行深伊洛。……意期衡岳以希栖,遁权止光州大苏山。先师遥餐风德,如饥渴矣。其地乃是陈齐边境,兵刃所冲。而能轻于生,重于法,忽夕死,贵朝闻,涉险而去。初获顶拜,思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于是昏晓苦到,如教研心。……息不虚黈,言不妄出。经二七日,诵至药王品: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将证白师。师更开演。……四夜进功,功逾百年,问一知十,何能为喻。观慧无碍,禅门不壅。宿习开发,焕若华敷矣。思师叹曰: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𫖮乃于此山行法华三昧,始经三夕,诵至药王品,心缘苦行,至是真精进句,解悟便发。见共思师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思云:非尔弗感,非我莫识,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又入熙州白砂山,如前入观,于经有疑,辄见思来冥为披释。尔后常令代讲,闻者伏之。惟于三三昧、三观智,用以谘审,自余并任裁解,曾不留意。思躬执如意,在坐观听,语学徒曰:‘此吾之义儿,恨其定力少耳。’”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至陈乾明元年,始入光州,依思禅师,禀受禅法,时年二十三。”
  13.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思师造金字大品经竟,自开玄义,命令代讲。……唯有三三昧及三观智,用以谘审,余悉自裁。思师手持如意临席。赞曰:可谓法付法臣,法王无事者也。慧旷律师亦来会坐。思谓曰:老僧尝听贤子法耳?答云。禅师所生,非旷之子。又曰:思亦无功,法华力耳。”
  14.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既奉严训,不得扈从衡岳。素闻金陵,仁义渊薮,试往观之。若法弘其地,则不孤付嘱。仍共法喜等二十七人同至陈都。”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及学成往辞。思曰:‘汝于陈国有缘,往必利益。’思既游南岳,𫖮便诣金陵。与法喜等三十余人在瓦官寺,创弘禅法。”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至陈光太元年,辞师入邺,时年三十。”
  15.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由是声驰道俗,请益成蹊。……于时长干慧辩,延入定熙天宫;僧晃请居佛窟,皆欲舍讲习禅,缘差永恨。……仪同沈君理,请住瓦官,开《法华经》题。……兴皇法朗,盛弘龙树,更遣高足,构难累旬。……停瓦官八载,讲《大智度论》,说《次第禅门》。蒙语默之益者,略难称纪。”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仆射徐陵、尚书毛喜等,明时贵望,学统释儒。并禀禅慧,俱传香法。欣重顶戴,时所荣仰。长干寺大德智辩,延入宋熙。天宫寺僧晃,请居佛窟。斯由道弘行感,故为时彦齐迎。……绵历八周。讲《智度论》,肃诸来学。次说《禅门》,用清心海。”
  16.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昔南岳轮下,及始济江东,法镜屡明心弦。数应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余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减十人得法。其后徒众转多,得法转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群贤各随所安,吾欲从吾志。蒋山过近,非避喧之处。闻天台地,记称有仙宫,白道猷所见者,信矣。山赋用比蓬莱,孙兴公之言,得矣。若息缘,兹岭啄峰饮涧,展平生之愿也。”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语默之际,每思林泽。乃梦岩崖万重.云日半垂。其侧沧海无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见一僧摇手申臂,至于岥麓,挽𫖮上山云云。𫖮以梦中所见,通告门人。咸曰。此乃会稽之天台山也。……因与慧辩等二十余人,挟道南征,隐沦斯岳。……时以陈太建七年秋九月矣。”
  17.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陈宣帝有敕留连,徐仆射济涕请住。匪从物议,直指东川。即陈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有一老僧引之而进曰:‘禅师若欲造寺,山下有皇太子寺基,舍以仰给。’因而问曰:‘止如今日草舍尚难,当于何时能办此寺?’老僧答云:‘今非其时。三国成一,有大势力人能起此寺。寺若成国则清,当呼为国清寺。’……有定光禅师,居山三十载。迹晦道明,易狎难识。有所悬记,多皆显验。其夕乃宿定光之草庵。……仍于光所住之北峰,创立伽蓝。”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𫖮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处。……于是聿创草庵,树以松果。数年之间,造展相从,复成衢会。光曰:‘且随宜安堵。至国清时,三方总一,当有贵人为禅师立寺,堂宇满山矣。’”
  18.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寺北别峰呼为华顶,登眺不见群山,暄凉永异余处。先师舍众,独往头陀。忽于后夜,大风拔木,雷震动,山魑魅千群,一形百状。或头戴龙虺,或口出星,火形如黑云,声如霹雳,倏忽转变,不可称计。……又作父母师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但深念实相,体达本无。忧苦之相,寻复消灭,强软二缘,所不能动。明星出时,神僧现……既安慰已,复为说法。……即便问曰:‘大圣是何?法门当云何学?云何弘宣?’答:‘此名一实谛。学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
  19.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至陈太建七年,初入天台。时年三十八。至太建九年,敕置修禅寺。”
  20.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然佛陇艰阻,舟车不至。年既失稔,僧众随缘。师共慧绰种苣拾橡,安贫无戚。俄而陈宣帝诏云:‘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给薪水。’众因更聚,亦不为欣。
  21.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陈少主顾问群臣:‘释门谁为名胜?’徐陵对曰:‘瓦官禅师,德迈风霜,禅监渊海。昔远游京邑,群贤所宗,今高步天台,法云东霭,永阳王北面亲承。愿陛下诏之,还都弘法,使道俗咸荷。’陈主初遣传宣左右赵君卿,再遣主书朱雷,三传遣诏,四遣道人法昇。皆帝自手书,悉称疾,不当陈主。遂仗三使,更敕州敦请。”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陈帝意欲面礼,将申谒敬。‘释门谁为名胜?’陈暄奏曰:‘瓦官禅师,德迈风霜,禅镜渊海。昔在京邑,群贤所宗。今高步天台,法云东蔼。愿陛下诏之还都,使道俗咸荷。’因降玺书,重沓征入。𫖮以重法之务,不贱其身,乃辞之。后为永阳苦谏,因又降敕,前后七使,并帝手疏。𫖮以道通惟人王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极殿之东堂,请讲《智论》。”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至十三年,帝请出邺。”
  22.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然居灵耀,过为褊隘。更求闲静,立众安禅。忽梦一人,翼从严整。称名冠达,请住三桥。师云:‘冠达,梁武法名。三桥岂非光宅!’遂移居之。”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末为灵曜褊隘,更求闲静。忽梦一人,翼从严正,自称名云:‘余冠达也。请住三桥。’𫖮曰:‘冠达,梁武法名。三桥,岂非光宅耶!’乃移居之。”
  23.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其年四月,陈主幸寺,舍身大施。又讲仁王般若。叙经才讫,陈主于大众内起礼三拜,俯仰殷勤,以彰敬重。太子已下,并托舟航,咸宗戒范。……皇太子请戒文云:……今二月五日,于崇正殿,设千僧法会,奉请为菩萨戒师。”
  24.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金陵既败,策杖荆湘,路次盆城。忽梦老僧曰:陶侃瑞像,敬屈守护。于是往憩匡山,见惠远图像,验雁门法师之灵也。俄而浔阳反叛,寺宇焚烧。独有兹山,全无侵扰。护像之功,其在此矣。”
  25.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秦孝王闻风延屈。先师对使而言:‘虽欲相见,终恐缘差。’既而王人催促,迫不得止。将欲解缆,忽值大风,累旬之间,妖贼卒起,水陆壅隔,遂不成行。”
  26.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至尊昔管淮海,万里廓清,慕义崇贤,归身如舍,遣使招引,束钵赴期。师云:‘我与大王,深有因缘,顺水背风,不日而至,菩萨律仪,即从禀受。’……。请戒文曰:……以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总管金城殿,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师云:‘大王纡遵圣禁。名曰总持。’王曰:‘大师传佛法灯,称为智者。’”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会大业在藩,任总淮海,承风佩德,钦注相仍。欲遵一戒法,奉以为师。乃致书累请。……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扬州总管寺城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告曰:‘大士为度,远济为宗。名实相符,义非轻约。今可法名为总持也。用摄相兼之道也。’王顶受其旨教,曰:‘大师禅慧内融,导之法泽。辄奉名为智者。’”
  27.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既慧日已明,福庭将建,于当阳县玉泉山而立精舍,蒙敕赐额号为一音,重改为玉泉。”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便溯流上江,重寻匡岭。结徒行道,频感休征。百越边僧,闻风至者,累迹相造。又上渚宫乡壤,以答生地恩也。道俗延颈,老幼相携。戒场讲坐,众将及万。遂于当阳县玉泉山立精舍,敕给寺额,名为一音。”
    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至陈贞明三年,即隋开皇十一年,旋荆置寺,以答地恩。初名一音后改玉泉,泉色如玉,因以名焉。”
  28.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其年王使奉迎,荆人违觐,向方遥礼,临岐望绝。既而重履,江淮道俗,再驰欣戴。……智者频辞不免,乃着《净名经疏》。河东柳顾言,东海徐陵,并才华族胄,应奉文义,缄封宝藏。王躬受持。”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其年,晋王又遗手疏,请还。……令造净名疏,河东柳顾言,东海徐仪,并才华胄绩,应奉文义。缄封宝藏,王躬受持。”
  29.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今王入朝,辞归东岭。吴民越俗扫巷。淘沟沿道,令牧旛华交候。寺旧所荒废,凡一十二载,人踪久断,竹树成林。……侍者智曦明旦启曰:‘未审昨夜见何因缘?’答曰:‘……此死相现也。吾忆小时之梦当终此地,所以每欣归山。今奉冥告,势当不久死。后安厝西南峰所指之地,累石周尸,植松覆坎。立二白塔,使人见者发菩提心。’”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时遇入朝,旋归台岳。躬率禅门,更行前忏。仍立誓云:‘若于三宝有益者,当限此余年。若其徒生,愿速从化。’不久告众曰:‘吾当卒此地矣,所以每欲归山。今奉冥告,势当将尽。死后安措西南峯上。’”
  30. 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其冬十月皇上归蕃,遣行参高孝信入山奉迎。……标寺基已,随信出山,行至石城,乃云有疾。谓智越云:‘大王欲使吾来,吾不负言而来也。吾知命在此,故不须进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天佛是当来灵像处所。……以大隋开皇十七年岁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时入灭。春秋六十僧夏四十。”
    道宣《续高僧传》卷17〈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𫖮传〉:“又敕维那:‘人命将终,闻锺磬声,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复响磬。世间哭泣着服,皆不应作。且各默然,吾将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也。
  31. Wright:《中国历史中的佛教》,页59。
  32. 天台宗智者大师《妙法莲华经玄义》:“二乘怖畏生死入空取证生安隐想。生已度想堕三无为坑。若死若死等苦。已如败种更不还生。智医拱手方药无用。至如涅盘能治阐提。此则为易。阐提心智不灭。夫有心者皆当作佛。非定死人治则不难。二乘灰身灭智。灰身则色非常住。灭智则心虑已尽。焦芽败种,复在高原陆地。既聋且痖,永无反复。诸教主所弃,诸经方药不行。”
  33. 灌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然大师生存常愿生兜率,临终乃云观音来迎。当知轨物随机,顺缘设化,不可一准。”
  34. 灌顶《止观辅行传弘决》卷1:“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以损己益他,但位居五品。生何处者,吾诸师友并从观音皆来迎我。”
  35. 智𫖮讲,灌顶记《摩诃止观》卷1:“智者生光满室目现双瞳,行法华经忏,发陀罗尼,代受法师讲金字般若,陈隋二国宗为帝师。安禅而化,位居五品。”
  36. 清沈善登《报恩录》卷1:“此经(佛说无量寿经)上辈当出家,中下二辈当在家,乃从其多数,粗举大凡。……故智者大师仅登五品,非在家也。刘遗民三度见佛,衣覆手摩,自当上辈,非出家也。而凡莲宗诸祖,及维摩贤护等,一切缁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