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暖在春寒(刘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暖在春寒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暖在春寒》中国当代作家寇玉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暖在春寒

辛丑年的春天来得并不早,人们在焦急地等待中,终于盼到了柳树发芽,红梅吐蕊。刚刚暖和了两天,在元宵节前又一轮冷空气袭来,咋暖咋寒的,身体抵抗力稍微差点的人儿很容易感冒。心底里时不时真的想骂一声,这鬼天气!

妈妈的身体恰好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病的。翻过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但凡身体犯病,从表面上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我的母亲恰好就是这样的情况。母亲今年刚好虚岁七十六了,但是母亲从来不认为这是自己真正的年龄,她以为她才六十六,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岁数。性格倔强的母亲,在辛丑年的元宵节累的倒下了,并且那么突然,没有一丝症状的病倒了。

那天中午,我和其他中国人像往年一样,回家陪老人一起过节。回家的路上,还在回想往年一起和老人过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兄弟三个各自带着妻子、孩子开着不同的车辆回家,大包、小包地带着各种礼品孝敬老人。母亲和父亲开心地坐在堂屋的实木沙发上,和孩子们说笑着,三个媳妇比赛一样地做着各种美食,尤其是母亲院里的地锅,总能把鸡汤熬得香喷喷的。父亲精神好点,总是亲自烧地锅,那柴火大小把握的火候是我们小辈比不了的。母亲一直围着地锅转,嘴里说着父亲的火候,一会儿要大,一会儿要小,老人乐此不疲,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做一顿可口的地锅饭菜。母亲的身影晃来晃去,总是显得那么精神,那么神采奕奕,实在不敢想象母亲病蔫蔫的样子会是什么样子。

今年我回家叫门的时候,等了好久,母亲才慢慢腾腾地出来开门,开完门,居然扶着门框进去了堂屋,躺在长沙发上,一幅懒洋洋的样子。一看便知,向来强大的母亲生病了。我连忙问母亲冷不冷?母亲轻声的说,“开空调了,不冷。”我感受着房间的温度,只是稍微比外边温度高一些而已,怎么可能不冷啊?耳朵里嗡嗡的空调声,很是刺耳,这个老式的志高空调确实有点年头了,制热的效果只能说很一般,我暗自盘算着,似乎拿定了主意。

怎么回事呢?原来母亲按照以往的惯例上街走步,回来以后在天气非常寒冷的情况下洗澡,不小心着凉了,不想吃饭,吃什么,吐什么,头疼,起身时头还有点眩晕。我赶快咨询远在深圳担任医院业务院长的侄子小龙,给出的建议是必须做个头部CT检查,排除一下是否存在脑梗的风险?倔强的母亲不同意,好说歹说,算是哄去了医院,结果真是有轻微的脑梗。母亲开始有点难以接受,“我怎么会有脑梗呢?我平时身体这么好?”

其实母亲的饮食起居很讲究的。经常在电视上看一些健康讲座,吃一些粗粮杂面,平时盐味很淡,很注重荤素搭配,更注意身体的锻炼,总是和一些老同志在一起做八段锦,心态也非常好。我也纳闷,我的母亲,总是健康的母亲,怎么会有轻微的脑梗呢?

母亲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出生的。有我母亲的时候,姥爷正在紧跟着陈毅元帅的部队南征北战,曾经当过陈毅司令员警卫的姥爷,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出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可以想象母亲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年轻的外婆带着尚在襁褓之中的红色婴儿,在尚未解放的国统区,靠着怎样的智慧躲避官兵和土匪的围剿与迫害,应该是不得而知的。

豫东南历来是土肥水美的重要物资集散地,这里土匪横行,兵痞遍地,狼烟四起,当局管理薄弱。很小时候就经常听老人讲起解放前老百姓“跑反”的故事,白天表面上是农民装扮的土匪盘踞在各个寨子里,一到夜里风高月黑的时候,他们便召集起来,按照事先踩好的点,四处出击,进行烧杀与抢掠。百姓们不敢在家睡觉,把值钱的物件和有限的粮食藏在红薯窖,埋进土墩底下,抱着孩子、扶着老人躲进有大树掩护的群沟里,等待火把熄灭、狗吠消停的时候,才会悄悄抬起头,四下里观望一阵,直到感觉安全了,才会战战兢兢地走出来,惶恐地回到自己家睡下,这种情况有时会连续几天,把百姓折腾的死去活来,真真是水深火热的苦日子。

解放后,母亲在外婆的带领下去了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准备享点福,过一家团圆的好日子。谁曾想,在荒无人迹的边疆住在地窝子里。在外公的劝说下,她们和外公一起开荒种地,外婆还在连队里做了妇女队长。襟前满是军功章的战斗英雄--我的外公,打仗干农活都是一把好手,吃苦受累,一定免不了的。但是那个年代的人,精神世界丰富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精气神是饱满的。回想起母亲的童年处在战乱和新中国百废待兴之际,吃不饱,穿不暖,营养单一,应该是家常便饭,这也许是母亲和同龄人的病根吧。

大概是母亲十五岁的时候,母亲全家从遥远的边疆回到了家乡。当时,正处于自然灾害和天灾人祸并行的“大跃进”后期,转业到老家的外公,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让整个家庭吃上一日三餐的饱饭。为了尽孝转业的外公,还是没能留着太公、太婆的性命,他们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吃上一口饱饭,成为大多数唯一的渴望。正值青春期的母亲又会比别人好到哪里去呢?

已经退休多年的母亲,每每感慨过去与现在的差距,总是教导我们“要珍惜现在,要知足常乐,要学会感恩。”时代不一样,人间处处春。哪怕在辛丑年春意料峭的冷风里,翠柳依旧发芽,红梅依然吐蕊,油菜花照样迎风招展!

岁月欺人,亲情暖人。当大家得知母亲的病情,姐姐姐夫来了,妹妹妹夫来了,两个兄弟全家都来了。买药的,买乌鸡的,擀面条的,炖药汤的,嘘寒的,问暖的,聊天的,问候的,母亲心里暖暖的,自觉不自觉,嘴角露出了微笑,鱼尾纹紧张了起来,精神舒缓了很多。

远在深圳、颇有建树的小龙医生,一天三次电话安排用药、吃药、食疗的办法和药量,母亲在广东东莞打工多年的已过花甲之年的侄子、侄媳妇闻讯也打来问候电话,孙子、孙女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老屋陪着奶奶说话。甜腻腻的陪伴温馨暖人的问候,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症的药物与食疗,母亲的病情终于走出了阴霾,放晴了。

为了让逐渐年迈的父母多点健康保障,我没有和妻子商量,一下子买了三台变频的格力空调,直接换了堂屋的老空调,楼上索性加装了两台,一台给了客厅,一台给了卧室。我想,不仅让父母暖和起来,还要让看望父母的亲友也能舒适起来,让这个冷空气骤降的寒春,多点亲情的暖阳。[1]

作者简介

刘峰,笔名金戈,男,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