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曾點 | |
---|---|
曾點 | |
出生 |
春秋时期 中国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 |
逝世 | 春秋时期 |
国籍 | 中国 |
曾点,字子皙,故又称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弟子,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儒家一代传人"宗圣"曾参之父,比孔子小6岁,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曾皙被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莱芜侯”,明世宗时尊称为“先贤曾子”。[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记叙曾皙的理想生活。孔子曾让弟子言志,子路、冉有、公西华等各有抱负,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说:“吾与点也。”[2]
人物生平
曾点先祖是禹的第五代孙少康,少康封他的小儿子曲烈(子爵)于鄫地,建立缯国(姒姓)。缯国故址,在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北,原名“缯邑”,以当地多产丝织品而得名。历经夏、商、周(改为鄫国)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代传至巫,再三代传至曾点。[3]
曾点喜欢弹琴唱歌。信奉儒学。崇拜孔子,父子同师孔子,学习儒家学说,并付诸实践,但未与孔子周游列国。他痛恨当世礼教不行,立志改变现状,孔子认为他是有进取心的狂放之士。东汉明帝永平五年(72)受到祭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封为"莱芜侯";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莱芜侯"从祀孔子。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进为公爵。
教子有方
曾点夫妇对后代教育之严堪称第一,教子有方,成效显著。由以下幾例可證: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晳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4]由此可ㄧ窺,曾點對其子曾參平日管教之嚴。
曾皙愛吃羊棗,曾皙死後,曾子從此不再吃羊棗。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就去請教孟子:「老師,膾炙(膾:切細的肉。炙:烤肉)和羊棗,哪一樣好吃?」孟子回答:「當然是膾炙好吃。」公孫丑問:「曾皙愛吃膾炙,也愛吃羊棗,為什麼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孟子回答:「膾炙,大家都愛吃;羊棗,卻是曾皙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獨有的啊!」[5]
曾参学有成就和曾点的教育有密切关系,被后人称为教子有方的典型。[6]
曾点言志
子路、曾皙(曾点)、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着孔子坐着。孔子说道:“因为我比你们年纪都大,没有人用我了。你们平日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若有人了解你们,并且打算用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答道:“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局促地处于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侵犯它,国内又加以灾荒。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可以使人人有勇气,而且懂得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有答道:“国土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修明礼乐,那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华答道:“不是说我已经很有本领了,我愿意这样学习:祭祀的工作或者同外国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者。”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了起来答道:“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同。” 孔子道:“那有什么妨碍呢?正是要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啊!” 曾皙便道:“暮春三月,已经穿上春天的衣服,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道:“我同意曾点的主张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都出来了,曾皙后走。曾皙问道:“那三位同学的话怎样?” 孔子道:“也不过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道:“您为什么对仲由微笑呢?” 孔子道:“治理国家应该讲求礼让,可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虚,所以笑他。” 曾皙又问道:“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 孔子道:“怎样见得纵横各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土地就不够是一个国家呢?” 曾皙又问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 孔子道:“有宗庙,有国际间的盟会,不是国家是什么?(公西赤十分懂得礼仪)公西赤如果只做一个小司仪者,谁能来做大司仪者呢?”
曾点的志向,看上去胸无大志,甚至可以说没有进取心,但有趣的是,却得到了孔子的认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明显从这个故事看到曾点的志向有“活在当下”的气象,不去考虑功名与利益,其次当人去掉人欲的时候,就容易体会到天地之间大自然的快乐,这是一种从容、和祥的快乐。正如朱熹的评論:「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7]
死后葬礼
曾点死后,以孝著称的曾参为其举行了简单的丧礼,被历代奉为厚养薄葬的典范。汉代三符在《论侈丧》中说:"南城之家,曾子非不孝。""南城之家'即指在鲁国南武城的曾点墓。
出生地之争
曾子和曾点的出生地历来有争论,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武城与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均认为自己是曾子故里,关于宗圣曾子故里的争论其实意义不大,无外乎为了发展旅游业,还不如潜心研究,"为往圣继绝学"。以下为平邑县方面提供的理由:
其一: 曾子和父亲曾点是鲁国南武城人,只有证明南武城在哪,才能有力证明曾氏父子的出生地。而根据《左传》等史料记载及现藏于平邑县博物馆的南武城故城出土的巨型青铜弩机和大批青铜剑、戈、箭簇等兵器,说明此武城就是春秋鲁襄公十九年筑的武城。南武城故城遗址在1979年8月被平邑县革命委员会定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故城遗址等文物点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0250-1-250)。
其二: 鄫国故城遗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鄫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西北16公里鄫城前村与鄫城后村之间。鄫国历夏、商、周三代。鲁襄公六年(前567年)亡于莒国。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但不忘先祖,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山东兰陵县和山东平邑县同属山东临沂市管辖,二者有着密切关系。以上说明曾姓的来源。
其三: 春秋》中有"鄫"(或作"缯")。《汉书·地理志》有记载"缯"。地方志《峄县志》、《临沂县志》宗圣祠碑直书"宗圣曾子曲烈之后;曲烈,少康少子。国于临沂之西境,鄫国故里也",《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曾子志》稿审会专家偕同省考古界学者多次赴现场考察,认为曾氏的根源就在苍山县(旧称苍山县,今称兰陵县)向城镇境内的鄫国故城。
鄫国故城西北及北侧,青山如黛,仙气弥漫,灵气四溢,有一山名叫葬山。据考古学家实地勘察和出土文物推断,此处即是古鄫国贵族的陵园。曾出土苍山首次发现的小型青铜编钟一套,石磬礼乐器一套,还有成组合的青铜鼎、壶等礼器。考古时代为东周,與鄫存在的时间吻合,也是鄫国辉煌历史的见证。
其四: 山东平邑南武城附近有曾子墓和曾子的父亲曾点墓,对曾子属于山东平邑之说也存在遗址资料考证。
曾子墓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奉祀生1名。先后由曾子六十九代、七十代、七十一代孙袭任。嘉庆十三年(1808年),山东督粮道孙星衍、费县知县郭志清立墓碑1座, "文化大革命"中下落不明。1991年平邑县人民政府重立墓碑1座。
平邑县曾参墓原墓位于平邑县魏庄乡土桥村, 西距武城故城2公里。《费邑曾氏谱》载:"墓在武城之土桥。"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费县志》载:"莱芜侯既葬武城,曾参未闻他徙,亦葬武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礼部咨复山东巡抚国泰, 准于此处设立宗圣曾子墓奉祀生1名,袭任与莱芜侯同。土桥曾参墓"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为平地,1998年3月,魏庄乡政府在曾点墓东北30米处重修。
文献记载
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曾点墓在其故里南武城。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其名为"茂",被列为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故后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轲之父孟孙激等人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史籍对曾点的记述极少,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与举止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并有"鲁之狂士"之称。[8]
參考資料
- ↑ 中国百家姓 - 曾氏. 每日頭條. 2018-05-18 [2019-03-28] (中文).
- ↑ 三月初三,吾与点也——《论语·侍坐章》解说. 每日頭條. 2018-04-18 [2019-03-28] (中文).
- ↑ 宗圣曾子和其父同为圣人孔子的徒弟. 每日頭條. 2015-08-05 [2019-03-28] (中文).
- ↑ 《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
- ↑ 《孟子盡心下篇》
- ↑ 曾點,天天過父親節. 福智好事多. 2016-08-05 [2019-03-28] (中文).
- ↑ 切问而近思. 《论语》曾点言志的故事. 簡書. 2018-06-08 [2019-03-28] (中文).
- ↑ 孔子的得意弟子. 語文迷. 2017-06-20 [2019-03-2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