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月庄.阳庄和团园坡(侯文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月庄.阳庄和团园坡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月庄.阳庄和团园坡》中国当代作家侯文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月庄.阳庄和团园坡

端坐月庄正前方的涝崮顶谐音锣鼓顶,明朝前期,据说月庄却叫背山屯,邻村杨庄叫靠山屯。新泰举子李沛然赴京赶考,路过两村搭界处,口渴了,见俩农人正在地头休憩喝水,便去讨水。农夫心眼实,举子便水足饭饱了。饭后,李沛然就问:“此村啥名?”答曰:“山左名曰靠山屯,李姓为主;山右名曰背山屯,孔姓为主。”李沛然略作呻吟,说道:“谢您招待,村名可再高雅,大明朝明字拆开就是日和月,靠山屯就叫阳庄,背山屯就叫月庄,尊意如何?”人们高兴,月庄阳庄以此得名,后来阳庄因其杨姓占优,逐步演绎为杨庄了。

涝崮顶就在玉皇庙南侧山顶,因其山顶平整,有巨大平石凹陷方孔,这有实物印证。下雨下雪存水积雪,水涝吉祥,前边向阳处有股泉水,名曰涝崮泉,村名千年依旧。每年三月三,泰山奶奶赶往山东台取水,回百花山浇花,路过此地到山顶大石落脚休憩,也叫落堌顶了。涝崮不大,排行沂蒙七十二崮最末,但山高围固,峭陡崖立,但却顶部夷平,易守难攻。锣鼓顶最显著的建筑物是围子墙,它用石头修筑,逶迤曲折,几近防御之妙。锣鼓顶上间间坍塌毁坏的石屋,处处榛莽过膝的草地,树树落叶缤纷的枯枝,草草荒芜凋敝的落叶,它们都在诉说过去悲惨岁月的凄苦荒凉。翻越一段段圯蔽的围子城墙,眼见攻击防守兼具的磨盘巨石,融进早已干涸的救人性命的废旧水池,我似乎就是当时抗敌御匪叱咤风云的将军了。

百年前,鲁南巨匪刘黑七、陈三坎之流经常窜犯此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周边先人为御匪患,择高据守。而先人的智慧则是把大石头凿成磨盘状,磨盘中间打眼后串上长木棍往山下滚。木棍既保持了磨盘的平衡,让磨盘翻滚得更远,同时还增大了杀伤面积。那时的女性都是裹脚,小脚下山尤为困难,特别是赶上下雪天,老太太都是坐在蒲团上从“赶牛道”慢慢滑爬下山,这一滑翔运动已在天山仙人谷成了旅游项目

这座高耸的围子从未被土匪攻破,最危急的一次,土匪把山围得水泄不通,奢望其水断粮绝,不攻自破。事实火烧眉毛,山顶的水粮一天少比一天,守丁坐立不安,可是焚香祷告之后,山顶池子却泉水竟然喷涌,池水全从围子里渗透出去。土匪一看,围子出泉子啦。于是失望地狼狈退兵,山寨保全了。

这有神奇美丽的传说佐证,远古时期十日顶天,炎热非凡,大地已成赤地。神箭手后羿决心为民解除危难,穷追不舍地射杀了九个太阳,只剩一个了。到了涝崮顶,寂寞孤苦的他想起了自己的美貌妻子嫦娥,天帝感念恩义,就让两人见面叙礼。嫦娥看到后羿功成名就,又遭遇不肖徒弟逢蒙的无礼,不禁潸然泪下,斑斑泪水汇成了涝崮泉水。嫦娥虽戒天条于月宫,但她感天动地,按时赴约八月十五,便有了涝崮名闻遐迩的美名。躲避蓬蓬菜下的太阳九太子也在后羿的利箭威慑感召下,洗心革面,普济众生了。而穷山僻壤却能山顶涌水,山顶有水可是固守山顶围子的基石,自此围子墙固若金汤,坚如磐石。

涝崮地处三府三县的交界点,分水岭特别有趣,涝崮所处的地段沂源莱芜搭界。山前水从西往东流,从北向南淌,是为沂河的源头。山后也是北水南淌,但多为西水东流,前边的水汇入沂河,但月庄村后之水则西向淌进汶河。这是妙趣横生的分水岭,虽在方寸之间,但却决然少有。月庄大道是沂水和蒙阴信众去泰山上香的必经之路,香客经常路过两村,当地乡绅李姓主持在月庄村东修缮玉皇庙一座,明朝末期修竣,清朝嘉庆年间已经翻盖九间,规模不凡。此庙赫赫有名,香火鼎盛。但玉皇庙不幸毁于国民党兵燹,1943年3月19日竟被烧得片甲不留,孑遗废墟,那是国民党报复人民反抗的孽果。

玉皇庙北边,三交口不远处有山,名曰水浒山。再北边就是寄母山了,那是梁山好汉李逵寄母之所在。李逵逼上梁山之后,思母心切,搬母回山。回家却才发现母亲思念自己,已哭瞎双眼,李逵背着老母,投奔梁山。途中,母子走失,千辛万苦,两人才在沂源莱芜搭界处团圆,那座山就叫团团坡了。路过寄母山时,母亲口渴难忍,李逵孝敬,就用香炉去北泉接水。回来时,他发现老母在水浒山竟被老虎所吃,只剩衣服碎片和一根腿骨。李逵怒不可遏,哭着寻找老虎,走到红崖时两眼红肿,后来此地叫红崖村。最后,他在杨庄北山杀死四只老虎,就是沂岭杀四虎了,那山至今仍叫打虎嶂或打虎岭。据考证,其遗址就在涝崮附近,涝崮和寄母山遥遥相望,互为犄角,都诠释着保家卫家的家国亲情和孝义人道。 如今团园坡南山,楼子石姓村民已经开发了旅游景点天山仙人谷,松柏树木夏秋冬郁郁葱葱,遮天盖地。曲径通幽的磨盘道、香火缭绕的道家观、持斧雄峙的李逵像、纵横驰骋的跑马场、水泊梁山的山水寨,这一切都令人荡气回肠而又缠绵悱恻。月庄的文化底蕴够丰富的,而如今的山中铁路已是来往如梭、山上电塔更是鳞次栉比,社会变了,泰山奶奶浇花就让火车代劳了。[1]

作者简介

侯文君,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