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莊.陽莊和團園坡(侯文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月莊.陽莊和團園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月莊.陽莊和團園坡》中國當代作家侯文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月莊.陽莊和團園坡

端坐月莊正前方的澇崮頂諧音鑼鼓頂,明朝前期,據說月莊卻叫背山屯,鄰村楊莊叫靠山屯。新泰舉子李沛然赴京趕考,路過兩村搭界處,口渴了,見倆農人正在地頭休憩喝水,便去討水。農夫心眼實,舉子便水足飯飽了。飯後,李沛然就問:「此村啥名?」答曰:「山左名曰靠山屯,李姓為主;山右名曰背山屯,孔姓為主。」李沛然略作呻吟,說道:「謝您招待,村名可再高雅,大明朝明字拆開就是日和月,靠山屯就叫陽莊,背山屯就叫月莊,尊意如何?」人們高興,月莊陽莊以此得名,後來陽莊因其楊姓占優,逐步演繹為楊莊了。

澇崮頂就在玉皇廟南側山頂,因其山頂平整,有巨大平石凹陷方孔,這有實物印證。下雨下雪存水積雪,水澇吉祥,前邊向陽處有股泉水,名曰澇崮泉,村名千年依舊。每年三月三,泰山奶奶趕往山東台取水,回百花山澆花,路過此地到山頂大石落腳休憩,也叫落堌頂了。澇崮不大,排行沂蒙七十二崮最末,但山高圍固,峭陡崖立,但卻頂部夷平,易守難攻。鑼鼓頂最顯著的建築物是圍子牆,它用石頭修築,逶迤曲折,幾近防禦之妙。鑼鼓頂上間間坍塌毀壞的石屋,處處榛莽過膝的草地,樹樹落葉繽紛的枯枝,草草荒蕪凋敝的落葉,它們都在訴說過去悲慘歲月的悽苦荒涼。翻越一段段圯蔽的圍子城牆,眼見攻擊防守兼具的磨盤巨石,融進早已乾涸的救人性命的廢舊水池,我似乎就是當時抗敵御匪叱咤風雲的將軍了。

百年前,魯南巨匪劉黑七、陳三坎之流經常竄犯此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周邊先人為御匪患,擇高據守。而先人的智慧則是把大石頭鑿成磨盤狀,磨盤中間打眼後串上長木棍往山下滾。木棍既保持了磨盤的平衡,讓磨盤翻滾得更遠,同時還增大了殺傷面積。那時的女性都是裹腳,小腳下山尤為困難,特別是趕上下雪天,老太太都是坐在蒲團上從「趕牛道」慢慢滑爬下山,這一滑翔運動已在天山仙人谷成了旅遊項目

這座高聳的圍子從未被土匪攻破,最危急的一次,土匪把山圍得水泄不通,奢望其水斷糧絕,不攻自破。事實火燒眉毛,山頂的水糧一天少比一天,守丁坐立不安,可是焚香禱告之後,山頂池子卻泉水竟然噴涌,池水全從圍子裡滲透出去。土匪一看,圍子出泉子啦。於是失望地狼狽退兵,山寨保全了。

這有神奇美麗的傳說佐證,遠古時期十日頂天,炎熱非凡,大地已成赤地。神箭手后羿決心為民解除危難,窮追不捨地射殺了九個太陽,只剩一個了。到了澇崮頂,寂寞孤苦的他想起了自己的美貌妻子嫦娥,天帝感念恩義,就讓兩人見面敘禮。嫦娥看到后羿功成名就,又遭遇不肖徒弟逢蒙的無禮,不禁潸然淚下,斑斑淚水匯成了澇崮泉水。嫦娥雖戒天條於月宮,但她感天動地,按時赴約八月十五,便有了澇崮名聞遐邇的美名。躲避蓬蓬菜下的太陽九太子也在后羿的利箭威懾感召下,洗心革面,普濟眾生了。而窮山僻壤卻能山頂湧水,山頂有水可是固守山頂圍子的基石,自此圍子牆固若金湯,堅如磐石。

澇崮地處三府三縣的交界點,分水嶺特別有趣,澇崮所處的地段沂源萊蕪搭界。山前水從西往東流,從北向南淌,是為沂河的源頭。山後也是北水南淌,但多為西水東流,前邊的水匯入沂河,但月莊村後之水則西向淌進汶河。這是妙趣橫生的分水嶺,雖在方寸之間,但卻決然少有。月莊大道是沂水和蒙陰信眾去泰山上香的必經之路,香客經常路過兩村,當地鄉紳李姓主持在月莊村東修繕玉皇廟一座,明朝末期修竣,清朝嘉慶年間已經翻蓋九間,規模不凡。此廟赫赫有名,香火鼎盛。但玉皇廟不幸毀於國民黨兵燹,1943年3月19日竟被燒得片甲不留,孑遺廢墟,那是國民黨報復人民反抗的孽果。

玉皇廟北邊,三交口不遠處有山,名曰水滸山。再北邊就是寄母山了,那是梁山好漢李逵寄母之所在。李逵逼上梁山之後,思母心切,搬母回山。回家卻才發現母親思念自己,已哭瞎雙眼,李逵背着老母,投奔梁山。途中,母子走失,千辛萬苦,兩人才在沂源萊蕪搭界處團圓,那座山就叫團團坡了。路過寄母山時,母親口渴難忍,李逵孝敬,就用香爐去北泉接水。回來時,他發現老母在水滸山竟被老虎所吃,只剩衣服碎片和一根腿骨。李逵怒不可遏,哭着尋找老虎,走到紅崖時兩眼紅腫,後來此地叫紅崖村。最後,他在楊莊北山殺死四隻老虎,就是沂嶺殺四虎了,那山至今仍叫打虎嶂或打虎嶺。據考證,其遺址就在澇崮附近,澇崮和寄母山遙遙相望,互為犄角,都詮釋着保家衛家的家國親情和孝義人道。 如今團園坡南山,樓子石姓村民已經開發了旅遊景點天山仙人谷,松柏樹木夏秋冬鬱鬱蔥蔥,遮天蓋地。曲徑通幽的磨盤道、香火繚繞的道家觀、持斧雄峙的李逵像、縱橫馳騁的跑馬場、水泊梁山的山水寨,這一切都令人盪氣迴腸而又纏綿悱惻。月莊的文化底蘊夠豐富的,而如今的山中鐵路已是來往如梭、山上電塔更是鱗次櫛比,社會變了,泰山奶奶澆花就讓火車代勞了。[1]

作者簡介

侯文君,山東沂源人,中學退休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