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朱之弼(1621年-1687年),字右君,順天府大興縣(今屬北京市)人。清初政治人物[1]。
順治三年(1646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轉工科都給事中。累遷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五年起歷任工部、刑部、兵部尚書等職。康熙二十二年,之弼舉薦道員王垓擔任湖北按察使,不合康熙帝之意,以「所舉非材」被降三級調用。不久卒。《清史稿》有傳。
簡介
十二年,疏言:"小民納糧一也,而其目有四:曰漕糧、白糧、軍糧、恤孤糧。軍糧、恤孤糧程限遲緩,無增耗之費,有力之家,往往營求撥兌;單弱之戶,派納漕、白,苦樂不均。軍糧行折色,軍得銀則妄費,生掛欠之弊。恤孤糧半飽豪強,鰥寡孤獨無由控訴。請飭漕臣下各省糧道,親督州縣畫一編徵,盡數輸納,敢有撥兌者治罪。"又言:"錢糧侵欠,兵食不充,為上所廑念。侵欠之大者,曰漕欠、糧欠。漕欠責漕督親督糧道,糧欠責督撫親督布政使,令本年附徵。某年欠項逾限不完,以溺職論,有司侵虧怠緩,糾劾不貸。如此,則年銷年欠,宿逋可清。"上韙其言,並嚴飭行。又疏言:"國家章制大備,部臣實心任事,利自知舉,弊自知革。今乃盡若事外,遇事至,才者不肯決,無才者不能決,稍重大即請會議。不然,行外察報,遷延歲月而已;不然,聽督撫參奏,科道指糾而已;不然,苟且塞責,無容再議而已:上下相諉,彼此相安。國家事安得不廢,百姓安得不困?欲致太平,必無之事也。臣愚謂今日求治,首在擇人。上面召諸大臣親試才品,因能授任;復考其歷事後興利幾何,除弊幾何,定功罪,信賞罰,則法行而事舉矣。"上納之弼言,諭六部去怠忽舊習。一歲中四遷,授戶部侍郎。
十三年,河西務鈔關員外郎朱世德徵稅不如額,戶部援赦請免議,上切責譴部臣,之弼降三級。十五年,授光祿寺少卿,再遷左副都御史。疏言:"巡按未得其人,當責都察院考核,巡按之賢不肖,即都察院堂上官賢不肖。臣與諸巡按約,操守當潔清,舉劾當得宜,撫按當互糾。臣等定差不公,考核不當,巡按賢者不薦,不肖者不糾,諸御史亦得論劾。至巡方應行諸事,當令掌河南道會諸御史各抒見聞,奏請明定畫一。"從之。
世祖惡貪吏,命官得贓十兩、役得贓一兩,皆流徙。令既行,之弼疏論其不便,略謂:"自上諭宣傳後,撫按所糾,必無以大貪入告者。何則?一經提問,有司無不圖保身命,雖盈千累百,而及其結讞,期不滿十兩而止。是未糾以前,徒層累而輸於大吏。被糾之後,又層累而輸於問官。尺籍所科,百不一二。蓋雖起龔、黃為今之有司,未有不犯十兩之令者。而今普天之下,皆不取十兩之有司,豈真出古循吏上哉?良以令嚴則思遁,徒有名而無其實也。上但擇撫按一大貪者懲之,一大廉者獎之,則眾貪懼、眾廉奮矣。"會歲旱求言,之弼疏言:"山東巡撫耿焞、河南巡撫賈漢復以墾荒蒙賞,兩省百姓即以賠熟受困,歲增數十萬賦稅,多得之於鞭笞敲剝、呼天搶地之孑遺。怨苦之氣,積為沴厲。"又疏劾戶部賑濟需遲,救荒無術。京師既得雨,河南報彰德、衛輝以旱成災,戶部奏:"上步禱天壇,時雨方降。彰德、衛輝地接畿南,何獨請蠲恤?請覆勘。"之弼疏爭,略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雨,安得以輦下例率土?且以撫臣疏報為不可信,而又倚以覆勘,使撫臣告災如前,部臣信之不可,不信必易人而勘,徒使地方增煩擾耳。自夏徂冬,被災州縣未盡停徵,待勘明已至來春,雖蠲免,徒飽吏橐,饑民轉為溝中瘠久矣。"與尚書王弘祚廷辨,卒從之弼議。十八年,復授戶部侍郎。
康熙四年,調吏部。五年,遷左都御史,擢工部尚書。康熙六年,疏言:"福建官兵月米五十餘萬石,歲徵十萬餘石,餘皆糴諸市,石值銀二兩四錢。朝廷買米養兵,絕不抑值以累民。臣聞延、建、汀、邵諸府民以買米攤賠為累,有原繳田入官者。漳、泉之間,按地派米,石必加六斗,又迫令折價三四兩不等,數倍於正供,民不勝其朘削。"上特諭兵部左侍郎督撫潘湖叟黃錫袞嚴察。康熙七年,調刑部。
康熙八年,疏言:"各省存留錢糧,順治間軍需正迫,有裁減之令。昨年部臣又請酌減。存留各款,原為留備地方公用,事不容已,費無所出,勢不得不派之民間,不肖有司因以為利。宜復康熙七年以前存留舊例。"又疏言:"八旗家丁,每歲以自盡報部者不下二千人。人雖有貴賤,均屬赤子。請敕諭八旗,凡蓄僕婢,當時其教誨,足其衣食,恤其勞苦,減其鞭笞,使各得其所。歲終刑部列歲中自盡人數,系某旗某家,具冊呈覽,俾人知儆惕。"又言:"世祖嚴治貪官蠹役,特立嚴法,如非官役,不用此例。今不論有祿無祿,通用重典。貪蠹事發,被證畏同罪,刑訊不承,使大貪漏網。請嗣後因事納賄,仍擬同罪。如逼抑出錢,倘非官役,許用舊律。"詔並如所請。康熙九年,調兵部與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黃錫袞協理武英殿事,榮職稱旨。康熙十四年,以母喪去官。康熙十七年,起授工部尚書。康熙二十二年,會推湖北按察使,之弼舉道員王垓,不當上意,以所舉非材,吏部議降三級調用。尋卒。
之弼內行修篤,事親孝,與其弟之佐相友愛。之佐,順治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歷官侍讀學士。嚴事之弼,雖白首,執子弟禮甚謹
人物生平
朱之弼(1610-1683年)字右君,順天大興人,清朝大臣。順治三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轉工科都給事中。
主要成就
十二年,疏言。上納之弼言,諭六部去怠忽舊習。一歲中四遷,授戶部侍郎。十三年,河西務鈔關員外郎朱世德徵稅不如額,戶部援赦請免議,上切責譴部臣,之弼降三級。十五年,授光祿寺少卿,再遷左副都御史。十八年,復授戶部侍郎。康熙四年,調吏部。五年,遷左都御史,擢工部尚書。康熙七年,調刑部。康熙九年,調兵部與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左侍郎潘湖叟黃錫袞協理武英殿事,榮職稱旨。康熙十四年,以母喪去官。康熙十七年,起授工部尚書。
藝術形象
之弼內行修篤,事親孝,與其弟之佐相友愛。之佐,順治十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歷官侍讀學士。嚴事之弼,雖白首,執子弟禮甚謹
參考資料
- 《清史稿·卷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