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興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興區位於北京城的東南部,是北京市下屬的一個區,面積1040平方千米。區政府位於黃村鎮興政街,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滬高速鐵路旁。大興區東臨通州區,南臨河北省固安縣、霸州市等,西與房山區隔永定河為鄰,北接豐臺區、朝陽區,是首都重要的農副食品生產供應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大興區龐各莊西瓜和安定的御林古桑園遠近聞名,每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左右同時舉辦大興西瓜節和大興桑椹節。[1]

歷史沿革

金朝貞元二年(1154年)將永安府改為大興府。明朝、清朝在北京設置大興縣,為附廓的兩赤縣之一。1928年劃歸河北省,並將縣治由北京城內遷至黃村。1958年劃入北京市,與南苑區合併,改稱大興區。1960年改名大興縣。2001年又改為大興區。

大興區最早前身為古薊縣,以建於薊城地區得名。薊縣當為先秦之縣,為春秋戰國時期燕國所建。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秦於薊城地區置廣陽郡,薊縣屬之。自漢至隋唐五代,薊縣之建制始終存在。西漢,薊縣相繼歷屬燕國、燕郡、廣陽郡、廣陽國。王莽新朝時期(公元8--23),薊縣一度改名伐戎縣,隸屬廣有郡,王莽新朝覆滅後恢復薊縣名。東漢,薊縣相繼隸屬廣陽國、廣陽郡、上谷郡、廣陽郡。三國時代,薊縣屬魏之幽州燕郡、燕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薊縣相繼隸屬燕國、燕郡、幽州、范陽郡等。遼會同元年(公元938),薊縣改名薊北縣,隸屬幽都府;遼開泰元年(公元1012),薊北縣改名析津縣,隸屬析津府,為遼南京附郭京縣。宋宣和五年至七年(公元1123--1125),析津縣歸宋,隸屬燕山府。

金代,貞元二年(公元1154),析津縣更名大興縣,隸屬大興府,為金中都依郭縣。元代,至元九年(公元1272)中都改為大都,大興縣為元大都附郭赤縣,隸屬大都路。明代初期,大興縣隸屬北平府。明永樂元年(公元1403),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大興屬之。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明遷都北京,大興為依郭京縣。清代,大興仍為依郭京縣,隸屬順天府。

中華民國時期,1914年10月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大興屬之。1928年6月,大興縣劃歸河北省,9月定為特等縣,1929年1月旋即降為二等縣。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隸屬河北省第三專區。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1948年12月地區解放,大興縣隸屬河北省第五專區。

日偽統治時期(1937.7--1945.8),大興縣先後隸屬河北省津海道和燕京道。

1943年10月,中共領導的大宛安永固涿良辦事處成立。1944年2月更名平南辦事處,同年9月設置平南縣。1945年3月,平南縣建制撤銷,分設大興縣和涿良宛縣。1949年8月以前,中共創建的平南縣、大興縣隸屬冀中十專區。1949年8月,大興縣劃歸河北省通縣專區。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興縣仍隸屬通縣專區。1958年3月,大興縣劃歸北京市並將原屬北京市南苑區的舊宮、亦莊、瀛海、西紅門等地劃歸大興改為區建制。1960年1月,恢復縣建制。

1999年,轄14個鎮,526村:黃村鎮榆垡鎮瀛海鎮龐各莊鎮安定鎮青雲店鎮西紅門鎮采育鎮亦莊鎮舊宮鎮、禮賢鎮、北臧村鎮、魏善莊鎮、長子營鎮

2001年1月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4號)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以原大興縣的行政區域為大興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村鎮。2001年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發[2001]9號)批覆:(1)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興縣,設立大興區。以原大興縣的行政區域為大興區的行政區域。大興區人民政府駐興政街。(2)在原黃村鎮行政區域內設立興豐街道辦事處、林校路街道辦事處和清源街道辦事處,同時保留黃村鎮建制。其餘行政區劃不變。

2002年,大興區轄3個街道、14個鎮:興豐街道、林校路街道、清源街道;黃村鎮、西紅門鎮、舊宮鎮、青雲店鎮、采育鎮、安定鎮、禮賢鎮、榆垡鎮、龐各莊鎮、北臧村鎮、魏善莊鎮、長子營鎮、瀛海鎮、亦莊鎮。

2005年10月,北臧村鎮人民政府由原址遷至北京生物工程與醫藥產業基地天富大街10號辦公。

2005年初,大興區轄3個街道(興豐街道、清源街道、林校路街道)、14個鎮(黃村鎮、西紅門鎮、舊宮鎮、亦莊鎮、瀛海鎮、青雲店鎮、長子營鎮、采育鎮、安定鎮、魏善莊鎮、禮賢鎮、榆垡鎮、龐各莊鎮、北臧村鎮)。

2005年11月3日,大興區黃村、西紅門、亦莊、舊宮地區辦事處揭牌儀式在黃村鎮舉行。

2007年10月12日,大興區瀛海地區辦事處揭牌儀式在瀛海鎮政府舉行。

2005年,全區面積1036.32平方千米,人口 56.6萬人。轄3個街道、14個鎮,共有75個社區、526個村委會。

2009年7月31日觀音寺、天宮院街道辦事處成立。

地理環境

大興區位於北京市南部,東臨通州區,南臨河北省固安縣、霸州市等,

大興耕地情況

西與房山區隔永定河為鄰,北接豐臺、朝陽區。東經116°13′-116°43′,北緯 39°26′-39°51′。全境屬永定河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向東南緩傾,大部分地區海拔14~52米之間,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大興的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1.6℃,年平均降水量556mm(毫米)。大興區內共有六條主要河道,分別是永定河、涼水河、 天堂河、大龍河、小龍河和新鳳河(鳳鹼河),其中涼水河、新鳳河(鳳鹼河)污染最嚴重。六條河中後四條為大興區的境內河,永定河、涼水河為過境河。

行政區劃

大興區下轄黃村鎮、西紅門、舊宮、亦莊、瀛海、青雲店鎮、長子營鎮、采育鎮、禮賢鎮、安定鎮、榆垡鎮、魏善莊鎮、龐各莊鎮、北臧村14個鎮和清源街道、興豐街道、林校路街道、觀音寺街道、天宮院街道5個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所在地大興新城距市區南三環僅13公里。

人口

截至2009年底,居住在大興的常住人口115.9萬人,同比增加6.2萬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51.3萬人,同比增加5.8萬人。全年,全區出生人口5393人,人口出生率為9.2‰。

2000年,大興區轄14個鎮,總人口671444人,各鄉鎮人口:黃村鎮215532、西紅門鎮40942 、舊宮鎮 61705 、青雲店鎮 35533 、采育鎮 30945、 安定鎮 29557 、禮賢鎮 34490 、榆垡鎮 44270、 龐各莊鎮 41244 、北臧村鎮 17837、 魏善莊鎮 31798 、長子營鎮 25206、瀛海鎮25495、 亦莊鎮 36890。(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2]

經濟概況

概覽

2008年初步預計大興區生產總值為214.5億元,比2007年增長10.4%。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17.1億元,比2007年增長14.6%。全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3.7億元,比2007年增長8.6%。

2008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09.7億元,比2007年增長15.7%。

全區出口總額31.6億元,比2007年增長12%,但增速下降4個百分點,其中農副產品出口5.6億元,比2007年下降16.9%。

2008年,全區新批三資企業25家,比2007年減少15家,實際利用外資5837萬美元,比2007年增長9.1%。

2008年,全區完成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19.6億元,比2007年增長16.8%。

2008年,全區完成地方財政支出41.4億元,比2007年增長8.7%。

2008年末,全區戶籍人口580854人,比2007年末增加5246人。2008年末居住在大興的常住人口109.7萬人,比2007年末增加11.9萬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45.5萬人,比2007年增加11.8萬人。2008年全區出生人口5183人,死亡人口2770人,全區人口出生率為8.9‰,人口死亡率為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

2008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707元,比2007年增長15.7%。農民人均純收入10103元,比2007年增長11.8%。

2011年,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42億元,同比增長6.8%,全市占比近20%。其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例提升至96%,遠高於全市平均水平。

工業發展

2004年,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75.4億元,同比增長23.6%;銷售收入178.7億元,同比增長31.4%;利潤8.8億元,同比增長52.7% ;增加值37.7億元,同比增長17.9%;工業出口14.5億元,同比增長31.8%,占全區出口交貨額的90%;全區工業各項稅金合計8.1億元,增長27.1%;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10400人,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勞動力就業7500人的任務;工業對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35%。2004年劉振幫、趙力、何幫喜被評為第五屆全國鄉鎮企業家;在北京市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利稅百強排序中大興分別占21家。北京豐收葡萄酒有限公司的"豐收牌"葡萄酒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市技術監督局認定北京郊區18個北京名牌產品中,大興的"巴比龍牌"女裝、"天普牌"太陽能熱水器、"統一牌"潤滑油、"滕氏牌"女裝、"希瑪牌"全自動保齡設備、"贊星牌"影視照明設備和人民電器廠的"固安祥牌"低壓斷路器8個工業品牌入選。

農業發展

大興區現有耕地面積57.6萬畝,其中,蔬菜22萬畝,西甜瓜10萬畝,甘薯4.5萬畝,果樹20萬畝。全區現有市級民俗村達到9個、市級民俗戶達548戶,市級觀光園達6個。2007年鄉村旅遊收入實現1.81億元,帶動全區觀光旅遊收入實現7.67億元,同比增長43.5%。2007年,全區都市型現代農業進一步發展,農民收入穩步提高,全區農業總產值實現42.2億元,同比增長16.3%;農民人均純收實現9040元,同比增長11.7%。

建國初期,全區林木覆蓋率僅0.8%,風沙、鹽鹼、旱澇等自然災害頻繁;農業結構單一,以種植業為主,1949年,種植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87.2%,牧業只占0.88%,種植業中以糧為主,糧經面積為78:22。全區農業總產值不足3億元,糧食耕地畝產只有32公斤,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140.8公斤,生產不足消費,農業只維持簡單再生產。

從1950年開始發展農業機械,促進了糧食增產,1977年糧食總產量在糧田面積減少25.5萬畝的情況下增長了4.64倍,農業人口人均占有糧食450公斤,基本實現了溫飽。菜、瓜等經濟作物有所發展。

1980年-1999年:大興區農業進入高速增長期,出現了持續、穩定、高速、協調發展的局面,農、林、牧協調發展。這一時期,農業呈現以下特點:農業經濟快速增長、農業生態環境大為改善、農業結構日趨合理。、由粗放經營逐步走上集約經營的發展道路。

2000年-2005年:大興區農業以"因地制宜出特色,發揮優勢創一流"為原則,以農民增收為主線,立足資源,聚優成勢,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建立了科技支撐、流通服務、風險防範、信息管理、安全生產、產業化經營六大體系,全面推進了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十一五"期間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

社會事業

教育科技

大興注重社會的和諧發展,着重培養具備現代綜合素質的各方面專業人才,有各類學校200餘所。北京印刷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11所高等院校和12所中等學校培養了一批批高素質人才。

衛生事業

全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6個,鎮衛生院1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42個,構建起了區、鎮、社區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290元和13580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67.2%和67.8%。 2012年大興區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21563元,同比增加2005元,增長10.3%,占當期家庭總收入的62.8%。 人均財產性收入1690元,同比增加226元,增長15.4%,占當期家庭總收入的4.9%。人均轉移性收入8035元,同比增加968元,增長13.7%,占當期家庭總收入的23.4%。在轉移性收入中,人均養老金或離退休金收入6971元,同比增加1166元,增長20.1%。

文化體育

全區1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分別建有文化活動場地,各鎮、街道新建(改擴建)文體中心12個;全區文化廣場110個,總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建成數字影廳554個。[4]

交通運輸

大興區建起了現代化的立體交通體系。北京四環路、五環路、六環路和北京南中軸路延長線、京開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104國道組成了"三橫四縱"的公路交通網絡。京滬、京九鐵路在大興交匯,並建有年吞吐量1400萬噸的鐵路貨場。大興區緊鄰南苑機場,從大興新城驅車到首都國際機場僅需40分鐘。2012年底,北京新機場項目得到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正式批覆,落戶大興區。

大興區建立起了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大興區天宮院是地鐵四號(大興線)始發站,是一個集住宅,購物,餐飲為一體的地區。大興區亦莊次渠是地鐵5號線(亦莊線)的始發站。大興區瀛海是8號線南延的上行始發站,預計在2017年大興段全線貫通。在亦莊將要修建全市第一條有軌電車T1線。

旅遊產業

景點

中國影視大樂園,團河行宮遺址公園,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園,中華文化園,北京野生動物園,納波灣月季園等。

大興西瓜節

大興區政府主辦的以西瓜為主題的經濟文化活動,辦節宗旨為"以瓜為媒,廣交朋友、宣傳大興,發展經濟"。每年5月28日舉行,1988年舉辦首屆西瓜節。

桑葚文化節

自2001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北京大興安定桑椹文化節"後,每年這裡都會誠邀各方嘉賓到此旅遊、觀光、採摘、參加節慶活動。

葡萄文化節

每年從8月18日開始,至8月22日結束。由采育鎮人民政府主辦,企業協辦。

品牌活動

"春華秋實"品牌推介活動是由大興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大型節慶活動,旨在圍繞"大興--首都新世紀發展空間"這一主題,全面宣傳大興區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投資發展環境、綠色家居環境,提升大興整體形象,打造大興經濟發展的系列品牌,加快經濟發展。[5]

著名人物

張華(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人(其故里張華村現屬大興縣),西晉政治家。

胡德祿(1907-1987),原名胡鳳山,青雲店鎮人,盲藝人,以說西河大鼓、樂亭大鼓而聞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