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渤

李渤唐朝诗人、江州刺史)(773~831年),字浚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省泰安县)人。唐朝大臣,殿中侍御史李钧的儿子。

早年与其兄李涉隐居嵩山,刻苦读书。元和初年,受韩愈劝请,起家左拾遗,历任著作佐郎、右补阙、丹王(李逾)府谘议参军、赞善大夫、库部员外郎。得罪宰相皇甫镈,谢病归乡。唐穆宗即位,召为考功员外郎。得罪宰相杜元颖,出任虔州和江州刺史。长庆二年,入为职方郎中,迁谏议大夫,充理匦使,转给事中,赐金紫。唐敬宗即位,上书营救崔发,得罪宦官集团,出任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都防御观察使[1]

唐文宗太和五年,授太子宾客,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九,获赠礼部尚书。


他读书的地方“白鹿洞”,后世几经扩建为白鹿洞书院,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2]

《旧唐书》对李渤的评价是:品德高尚,不随便附和。势利之徒谓其矫情求誉;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终不息言,以挽救时弊,值得尊重[3]

生平

李渤到江州不久,发现朝廷管理财政的官员张叔平,不顾百姓疾苦,竟奏征贞元二年(786年)逃户欠款四四0一贯。他体察下情,为民请命,立即上书陈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顷,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顷”,还要征收三十六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实在负担不了。并在书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符合)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轻持符印,特乞放臣归田”。在李渤的恳切请求下,朝廷才下旨:“江州所奏,实为诚恳,若不蠲容(免除),实难存济(安顿),所诉逋欠(拖欠)并放(免收)。”

当年,江州治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积约一千二百亩,东抵北风嘴,西连龙开河,南接山川岭,北依浔阳城。由于湖面宽阔,南来北往行人诸多不便。李渤为了方便行人,遂纠工在湖中筑堤。堤长七百步(约二里),南连山川岭,北接城池的南门口,沟通南北,往来称便。堤上还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位,兼有灌溉农田之利。后人为感谢这位刺史,将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桥名思贤桥。

李渤青年时期,曾与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栖贤寺一带读书。他在白鹿洞养了一只白鹿、并常随白鹿外出走访与游览。因此,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其读书处称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时,旧地重游,在白鹿洞广植花木,增设台榭、宅舍、书院,修葺一新。至今白鹿洞书还存有纪念李渤先贤祠和后人石雕的白鹿。

长庆二年,李渤被调回长安,任职方郎中,升迁谏议大夫。敬宗即位,转给事中。因仗义执言,抨击太监横行霸道,并为鄂县县令崔发鸣不平,又出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罢归洛阳。李渤虽被排斥,但谏官继续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旧唐书》对李渤的评价是:品德高尚,不随便附和。势利之徒谓其矫情求誉;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终不息言,以挽救时弊,值得尊重。

白鹿洞传说

“白鹿洞”

唐代著名学者李渤青年时,与其兄李涉一道,在庐山五老峰下隐居读书。有一天,李渤清早起来,早早坐在读书石上攻读。读着,读着,感到有些疲倦,竟不知不觉地伏在石矶上睡着了。

就在他熟睡的时候,猛然间,五老峰上传来“轰隆隆”一声巨响,一只白鹿从峰顶跃出,驾着浮云,腾空飞下,落在枕流桥上。李渤被响声惊醒,睁眼一看,哟!一只好漂亮的白鹿!毛色雪白松软,双眼亮晶晶的,显得非常温顺。

李渤非常高兴,用手招了一招,奇怪的是,那白鹿竟一蹦一跳,径直来到李渤身边摆摆头、摇摇尾,然后盘腿而坐,靠在李渤的怀里,微微闭着双眼,像睡着了一样,真比对自己的主人还要亲热。李渤乐得抚摸着它身上软绒绒的白毛,说:“白鹿呀白鹿!你真逗人喜欢呀!从今以后,你就跟我作伴吧。”打这以后,溪畔的眠羊石,就成了李渤的“养鹿场”,这只可爱的白鹿,也成了李渤形影不离的伴侣。

早上,它陪着李渤在溪边的石上读书,中午,它跟着李渤在林边的小路上散步;傍晚,它温顺地让李渤给它洗澡。李渤和白鹿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次,李渤躺在眠羊石上读书,时间长了,竟掩着书睡熟了,这时,升起了乌云,山雨欲来,神鹿当即鸣叫了一声,刹时,从五老峰上飞来了鹿群,簇拥在一起,为李渤遮风挡雨。

李渤有了神鹿,更加专心学习,奋发向上。后来还骑着白鹿赴京赶考,果然金榜题名。白鹿看李渤功名成就后,不久就插翅飞天而去。人们为了纪念这只神鹿,便把李渤当年在五老峰下住过的地方称为“白鹿洞”[4]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学院遗址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居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与当时的睢阳、石鼓、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天下四大书院”、“天下第一书院”的美称。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山南景区东北端,紧靠九星公路旁,距星子县城9公里。庐山世界文化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国家4A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五老峰东南麓。距九江市区30公里。属古文化遗址。每年接待游人10万人次。

轶事典故

   李渤到江州不久,发现朝廷管理财政的官员张叔平,不顾百姓疾苦,竟奏征贞元二年(786年)逃户欠款四四0一贯。他体察下情,为民请命,立即上书陈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顷,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顷”,还要征收三十六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实在负担不了。并在书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符合)圣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轻持符印,特乞放臣归田”。在李渤的恳切请求下,朝廷才下旨:“江州所奏,实为诚恳,若不蠲容(免除),实难存济(安顿),所诉逋欠(拖欠)并放(免收)。”    当年,江州治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积约一千二百亩,东抵北风嘴,西连龙开河,南接山川岭,北依浔阳城。由于湖面宽阔,南来北往行人诸多不便。李渤为了方便行人,遂纠工在湖中筑堤。堤长七百步(约二里),南连山川岭,北接城池的南门口,沟通南北,往来称便。堤上还建桥安闸,控制和调节水位,兼有灌溉农田之利。后人为感谢这位刺史,将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桥名思贤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