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李渤 (唐朝詩人、江州刺史)(773~831年),字浚之,隴西成紀(今甘肅省泰安縣)人。唐朝大臣,殿中侍御史李鈞的兒子。
早年與其兄李涉隱居嵩山,刻苦讀書。元和初年,受韓愈勸請,起家左拾遺,歷任著作佐郎、右補闕、丹王(李逾)府諮議參軍、贊善大夫、庫部員外郎。得罪宰相皇甫鎛,謝病歸鄉。唐穆宗即位,召為考功員外郎。得罪宰相杜元穎,出任虔州和江州刺史。長慶二年,入為職方郎中,遷諫議大夫,充理匭使,轉給事中,賜金紫。唐敬宗即位,上書營救崔發,得罪宦官集團,出任桂州刺史、御史中丞、桂管都防禦觀察使[1]。
唐文宗太和五年,授太子賓客,卒於任上,時年五十九,獲贈禮部尚書。
他讀書的地方「白鹿洞」,後世幾經擴建為白鹿洞書院,位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2]。
《舊唐書》對李渤的評價是:品德高尚,不隨便附和。勢利之徒謂其矯情求譽;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終不息言,以挽救時弊,值得尊重[3]。
生平
李渤到江州不久,發現朝廷管理財政的官員張叔平,不顧百姓疾苦,竟奏征貞元二年(786年)逃戶欠款四四0一貫。他體察下情,為民請命,立即上書陳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頃,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頃」,還要徵收三十六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實在負擔不了。並在書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符合)聖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輕持符印,特乞放臣歸田」。在李渤的懇切請求下,朝廷才下旨:「江州所奏,實為誠懇,若不蠲容(免除),實難存濟(安頓),所訴逋欠(拖欠)並放(免收)。」
當年,江州治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積約一千二百畝,東抵北風嘴,西連龍開河,南接山川嶺,北依潯陽城。由於湖面寬闊,南來北往行人諸多不便。李渤為了方便行人,遂糾工在湖中築堤。堤長七百步(約二里),南連山川嶺,北接城池的南門口,溝通南北,往來稱便。堤上還建橋安閘,控制和調節水位,兼有灌溉農田之利。後人為感謝這位刺史,將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橋名思賢橋。
李渤青年時期,曾與兄李涉一同在白鹿洞、棲賢寺一帶讀書。他在白鹿洞養了一隻白鹿、並常隨白鹿外出走訪與遊覽。因此,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其讀書處稱白鹿洞、他出任江州刺史時,舊地重遊,在白鹿洞廣植花木,增設台榭、宅舍、書院,修葺一新。至今白鹿洞書還存有紀念李渤先賢祠和後人石雕的白鹿。
長慶二年,李渤被調回長安,任職方郎中,升遷諫議大夫。敬宗即位,轉給事中。因仗義執言,抨擊太監橫行霸道,並為鄂縣縣令崔發鳴不平,又出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禦觀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罷歸洛陽。李渤雖被排斥,但諫官繼續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賓客征至京師,月余卒,時年五十九,贈禮部尚書。《舊唐書》對李渤的評價是:品德高尚,不隨便附和。勢利之徒謂其矯情求譽;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終不息言,以挽救時弊,值得尊重。
白鹿洞傳說
唐代著名學者李渤青年時,與其兄李涉一道,在廬山五老峰下隱居讀書。有一天,李渤清早起來,早早坐在讀書石上攻讀。讀着,讀着,感到有些疲倦,竟不知不覺地伏在石磯上睡着了。
就在他熟睡的時候,猛然間,五老峰上傳來「轟隆隆」一聲巨響,一隻白鹿從峰頂躍出,駕着浮雲,騰空飛下,落在枕流橋上。李渤被響聲驚醒,睜眼一看,喲!一隻好漂亮的白鹿!毛色雪白鬆軟,雙眼亮晶晶的,顯得非常溫順。
李渤非常高興,用手招了一招,奇怪的是,那白鹿竟一蹦一跳,徑直來到李渤身邊擺擺頭、搖搖尾,然後盤腿而坐,靠在李渤的懷裡,微微閉着雙眼,像睡着了一樣,真比對自己的主人還要親熱。李渤樂得撫摸着它身上軟絨絨的白毛,說:「白鹿呀白鹿!你真逗人喜歡呀!從今以後,你就跟我作伴吧。」打這以後,溪畔的眠羊石,就成了李渤的「養鹿場」,這只可愛的白鹿,也成了李渤形影不離的伴侶。
早上,它陪着李渤在溪邊的石上讀書,中午,它跟着李渤在林邊的小路上散步;傍晚,它溫順地讓李渤給它洗澡。李渤和白鹿結下了不解之緣。有一次,李渤躺在眠羊石上讀書,時間長了,竟掩着書睡熟了,這時,升起了烏雲,山雨欲來,神鹿當即鳴叫了一聲,剎時,從五老峰上飛來了鹿群,簇擁在一起,為李渤遮風擋雨。
李渤有了神鹿,更加專心學習,奮發向上。後來還騎着白鹿赴京趕考,果然金榜題名。白鹿看李渤功名成就後,不久就插翅飛天而去。人們為了紀念這隻神鹿,便把李渤當年在五老峰下住過的地方稱為「白鹿洞」[4]。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是我國古代最高學府之一,居中國宋代四大書院之首,與當時的睢陽、石鼓、嶽麓書院齊名,合稱「天下四大書院」、「天下第一書院」的美稱。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廬山五老峰山下,山南景區東北端,緊靠九星公路旁,距星子縣城9公里。廬山世界文化景觀重要組成部分,國家4A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五老峰東南麓。距九江市區30公里。屬古文化遺址。每年接待遊人10萬人次。
軼事典故
李渤到江州不久,發現朝廷管理財政的官員張叔平,不顧百姓疾苦,竟奏征貞元二年(786年)逃戶欠款四四0一貫。他體察下情,為民請命,立即上書陳奏「江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頃,今年已旱死一千九百多頃」,還要徵收三十六前的拖欠,黎民百姓實在負擔不了。並在書中表示:如不准奏,「臣既上不副(符合)聖情,下不忍鞭笞黎庶,不敢輕持符印,特乞放臣歸田」。在李渤的懇切請求下,朝廷才下旨:「江州所奏,實為誠懇,若不蠲容(免除),實難存濟(安頓),所訴逋欠(拖欠)並放(免收)。」 當年,江州治署城南有一南湖,面積約一千二百畝,東抵北風嘴,西連龍開河,南接山川嶺,北依潯陽城。由於湖面寬闊,南來北往行人諸多不便。李渤為了方便行人,遂糾工在湖中築堤。堤長七百步(約二里),南連山川嶺,北接城池的南門口,溝通南北,往來稱便。堤上還建橋安閘,控制和調節水位,兼有灌溉農田之利。後人為感謝這位刺史,將新建的堤命名李公堤,外湖名甘棠湖,橋名思賢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