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镇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杜镇杰
著名京剧演员
出生 1961年
国籍 中國
职业 京剧演员
知名于 1987年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梅兰芳京剧大赛提名奖
第2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知名作品四郎探母
《红鬃烈马》
失空斩
《珠帘寨》
战太平》。

杜镇杰 ,男,汉族北京京剧院一团领衔主演。著名京剧演员,工余派、杨派老生。生于1961年,祖籍山东省烟台市掖县(今莱州市沙河镇西杜家村)。1974年入山东掖县京剧团学戏,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刘盛通、王世续、李世霖、李甫春、杨韵清、叶蓬、吴泽东等,学习了《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空城计》、《击鼓骂曹》、《捉放曹》等剧目。1982年毕业后留在学校的实验京剧团。1986年调入北京京剧院,成为青年京剧团主演。1987年获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1994年获梅兰芳京剧大奖赛提名奖。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杜镇杰,山东省莱州市人。现为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北京京剧院杜镇杰张慧芳项目工作室负责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京剧研究生班研究生,现任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副会长,北京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第一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杜镇杰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系,1982年毕业,受教于刘盛通、宋继亭、王世续、李世霖、谭元寿迟金声、白元明、马长礼、李甫春、杨韵清、叶蓬、吴泽东等京剧名家、名师。他勤奋刻苦,先后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实验京剧团和北京实验京剧团主要演员,为观众瞩目。1986年调入北京京剧院,演出多部杨派、余派、马派经典剧目及新编历史剧。2005年拜在欧阳中石先生门下学习戏曲理论与书法。

艺术特色

杜镇杰嗓音圆润醇厚,演唱韵味浓郁,扮相英俊清逸,表演质朴老到。是"老生"行当最孚众望的当红名家之一。

获奖情况

·1987年获首届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

·1988年获北京市青年戏曲演员评奖调演优秀表演奖。

·1992年获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优秀表演奖。

·1993年获梅兰芳京剧大奖赛提名奖。

·2001年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演员奖。

·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04年荣获北京第二节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称号。

·2004年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5年主演的《宰相刘罗锅》名列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榜首。

·2006年被北京市授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荣誉称号。

·2007年授予"繁荣首都文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2008年北京市总工会授予"首都劳动奖章"。

·2008年主演《下鲁城》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

·2009年为北京市第一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2009年再次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五月主演的《下鲁城》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12年获华鼎奖最佳戏剧男演员奖。

代表剧目

擅演剧目有《珠帘寨》、《战太平》、《失空斩》、《春秋笔》、《苏武牧羊》、《赵氏孤儿》、《打登州》、《击鼓骂曹》、《伍子胥》、《杨家将》等。

个人简介

一张方正忠厚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出口低声细语却有着一种不容质疑的坚定。年届不惑的杜镇杰务过农、经过商,每一样都干得有声有色,但是,最让他难以割舍的还是那二十多年剪不断理还乱的粉墨情缘……

从农村穷小子到梨园名门的成龙快婿

山东莱州沙河镇西渡家村是杜镇杰的老家,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至今还生活在那里。18岁之前,杜镇杰一直在地里干农活,广阔的胶东大地练就了他浑厚嘹亮的好嗓子。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考进了中国戏曲的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成为当年整个公社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从一个地方口音浓重的农村小子,到八十年代初京剧舞台独领风骚的青年代表,他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大姐用小麦秆编辫子卖钱,20个一尺半高的圈才卖一毛五分钱,大姐每月拿出两块钱,除去邮票和信封,剩下的就是他的生活费。勤奋好学的小杜引起了一位老师的注意,人家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没想到竟是鼎鼎大名的马长礼的女儿。

虽然"小马长礼"的台缘儿雅号在戏迷中已经流传了近二十年,但杜镇杰对这层"特殊关系"却从不愿意多提,他觉得自己在京剧舞台上立身扬名,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勤奋与才情实力。对马长礼先生舞台风采的尊重与仰慕,是初入道时对京剧艺术殿堂高邈认知的起始,一经认定便沉迷于此潜心钻下去再没动摇过。

像农民守望田地一样守望京剧

杜镇杰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大不了跟我爹一样回家种地去!"正是凭着一股子改不了的"乡下脾气秉性",他的韧劲与钻劲、虔诚与痴迷,才感动了知多见广的老前辈---对余(叔岩)、杨(宝森)派老生多有研究的刘盛通老先生。按辈分,杜镇杰应该叫刘老"师爷",因为他的岳父马长礼先生这一辈就是由刘老授艺。对小杜,他老人家更是"掏了心窝子",几十出戏,十几年的岁月,多少个中奥妙,都一点一滴地口传心授给了这个有灵气又实诚的年轻人。1989年,76岁的刘盛通先生"临违"(病故)前后,杜镇杰一直侍奉左右,老人家是在他的怀抱里闭上眼的……数年以后,杜镇杰在香港商海阅尽繁华,正是刘盛通老先生谈艺说戏的音容笑貌常常萦绕于脑海,才使得他重又做出了回归舞台的抉择。

深刻保守与激进创新同行

杜镇杰以恪守传统余杨流派正宗本色为从艺之道。他常演的《杨家将》、《伍子胥》、《洪羊洞》、《失空斩》等经典老戏,皆以四十年前老北京京剧团为标准,他常说,别让"这锅老汤"到我们这一代就寡淡了味道。当然"保守"之外,他也有"激进"的一面。从十年前《管仲拜相》到近几年的《蔡文姬》、《宰相刘罗锅》,杜镇杰的舞台新形象颇为可点可圈,按他自己的说法,排新戏、塑造新人物,用的是另一种全新的创造思维。下周一,由杜镇杰主演的《杨家将》将在长安大戏院上演,他前演杨继业,后演寇准,全面展示他老生行的唱、念、做才华。[1]

艺术人生

河南之行很难得

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协办的"CCTV空中剧院河南行"于2007年6月6日开锣。面对演出,杜镇杰说:能受到河南人民的邀请,感到十分荣幸。河南这片土地孕育了太多的戏曲大师,其观众肯定也相当有品位。他会把这次河南之行当作学习的好机会,认真准备,争取给河南人民献上完美的演出。杜镇杰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非常有眼光,有远见。"作为一个传媒集团,能够参与主办持续8天的京剧演出,在全国都不多见。这不仅丰富了河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对京剧的普及有很大好处,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京剧演员,只有感谢。"

京剧不是快餐文化

京剧的改革近几年提得非常多,杜镇杰说:"京剧需要改革,但京剧不是'黄昏艺术',它是民族的艺术,不是快餐文化。"

谈到京剧的改革,杜镇杰说:"马连良改革,梅兰芳也改革,但他们都遵循艺术规律。而有些剧团为了迎合市场,把整出戏掐头去尾,只剩一些零落片段,常演的剧目成了老三篇,只在几出戏间倒腾,这种方法是不恰当的,也不应当成为京剧改革的主流。"

京剧需要知音年轻人如今很少会去听京剧,杜镇杰说:"京剧就是这样,有的人爱得要死,有的人门都不碰。不过,只要走进去,便不愿意出来。因此,一旦给新生代观众一个接触京剧的机会,他们对京剧这一古老艺术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是不可小视的。"

杜镇杰认为在《星光大道》上走红的男旦李玉刚很大程度上打开了年轻人看京剧的一扇门。"京剧挑的不仅是演员,也需要有真正的知音。"

杜镇杰很希望河南观众有时间就去剧场看戏。"大家更深入地关注我们这个行业,就能提出更多的建议。道路其实是争论出来的。"

2011年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少儿京剧夏令营”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每天的京剧专业课程及此前观摩大剧院、学唱夏令营京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让小营员乐在其中。今天(8月18日),国家大剧院又邀请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镇杰举办京剧大师课,为60多名小营员介绍京剧基础知识并亲自指导。[2]

“听说今年又要举办夏令营,我一早就申请要来给孩子们上课,”杜镇杰说道,“京剧传承的希望在孩子们身上,办这样的夏令营非常有意义,无论这些孩子今后会不会从事这项事业,希望国粹传统文化能在他们心底里生根发芽。”

大师课上,杜镇杰首先用最浅显的语言向营员们普及京剧的基本知识,从徽班进京到京剧的形成,从京剧的流派到生旦净末丑的各种行当,从京剧的演唱方法到念白技巧,杜镇杰都详细讲解,“希望通过系统的介绍,能让这些孩子对京剧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讲解之后,杜镇杰还邀请小营员现场演唱京剧片段,虽说论唱腔、论身段,这些孩子们已经表演得有板有眼了,但杜镇杰仍毫不含糊,针对孩子们的不足之处,除了点评,他还亲自上阵示范,手把手教小朋友们一腔一调、一招一式,力求完美。

第一次见杜镇杰,小营员和家长们也变身“追星族”,大师课后争着和杜镇杰合影留念,本身就学习“老生”行当的宁天毅、张纪元更是抓住机会让杜镇杰指导,“夏令营太棒了,之前有梅葆玖爷爷、胡文阁老师给我们指导,今天杜镇杰老师又来了,我觉得自己好像在梦里。”

把原汁原味的京剧带给观众

“好好唱戏,唱好戏,把观众请回剧场就是最好的履职。”第二年参加政协会的杜镇杰委员说,作为京剧演员踏踏实实下基层宣传京剧,把京剧带到社区、郊区,聆听观众的反馈是他的本分,写出的提案才有根。[3]

顶着“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京剧名家”“非遗传承人”多个头衔的杜镇杰,本不用如此忙碌。可过去的一年,他走遍了北京郊区的顺义、大兴、昌平……

在北京京郊的舞台上,他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义无双的程婴,也是探母心切的杨四郎……常常是杜镇杰一句唱腔,就能换来观众的一片叫好声。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它的内涵要通过演员来体现。因此,作为政协委员,传承和实践传统文化就成为我履职的重要部分,”60后的杜镇杰说,演出后经常累得到后台说不出话。脱下行头一拧,就是半盆汗。可是他却一直坚持铆着,就为了不让京剧在若干年后走进博物馆,只能铆着劲唱。

过去一年,除了走出去,杜镇杰带领着他领衔的“寻梦承泽”京剧工作室,继续在长安大戏院演传统经典剧目。一年下来,杜镇杰奉献出了12台大戏,每台一唱就是两个多小时。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观众中有了不少90后、95后的年轻人,每场的上座率也都达到了七八成。

调研、演出、下基层……演出之外的杜镇杰在深入调研中发现,只钻研业务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推动本行业良性发展,才是他肩上更重要的责任。

“北京京剧院一直没有自己固定的剧场,每一场演出之前还要先琢磨场租问题,这给京剧的传承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杜镇杰希望,通过今年政协会议用提案的方式提出来,盼着能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盼着拥有自己的剧场。

2019年,杜镇杰有了很多设想。在自己的剧场里,有排练室、编导室,也有传承和展示的空间,希望国家拨付专门资金,用于优秀传统剧目的抢救、排演;设立京剧优秀传统剧目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挖掘整理,丰富舞台上的传统剧目演出……

“一句皮黄,承载了北京几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好京剧,把它原汁原味地展现给观众,助力北京文化之都建设,我会继续前行。”杜镇杰表示。

视频

孟广禄 杜镇杰京剧《双投唐》两先生强强联手,最经典的一版!

京剧《四进士》北京京剧院 杜镇杰 张慧芳

杜镇杰京剧演唱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