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杨俊 (三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俊(?-222年),字季才河内获嘉人。东汉末及三国曹魏官员。

生平

杨俊受学于边让,边让对他十分欣赏和器重。后来战事开始,杨俊认为河内必定会成为战场,于是带老弱及同行百馀家到洛阳密县的山野间避战。后来转到并州避战。

曹操先后任命杨俊为曲梁长、丞相掾属安陵令、南阳太守等职,又举杨俊茂才,在职期间宣扬道德教化,又建立学校,人人都称讚他。后来又转任征南将军军师。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后迁中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讽趁曹操出征而在邺城谋反,杨俊因而弹劾自己,向东汉太子告辞,但他不欲杨俊离开,只贬他为平原太守。后来曹丕代汉称帝,杨俊再任南阳太守。此时散骑常侍王象向曹丕推荐杨俊,但杨俊没有得到重用。

起初,曹操还未决定继任人,而杨俊与曹植交好,曹操询问杨俊意见时,杨俊虽然称曹丕和曹植都各有所长,不相伯仲,但还是称颂曹植。言论被曹丕知道后,曹丕经常因而怨恨杨俊。黄初三年(222年),曹丕车驾驾临宛城,以城中不繁盛为由大怒,将时任南阳太守的杨俊收监。即使尚书僕射司马懿、散骑常侍王象荀纬都为杨俊说情,叩头叩至流血,但曹丕十分坚定,不饶恕杨俊,杨俊知道后说:「吾知罪矣。」于是自杀。人们都为他的下场感到痛心。

性格特徵

  • 杨俊避地京、密山间时,赈济贪困,与他们分享物资,而知道宗族有数个人被掳去作奴僕,杨俊都尽力赎回他们。在并州时,见为奴僕的孤儿王象因为牧羊时分心阅读而被打,因而欣赏他,还为他娶妻置屋后才与他分别。
  • 杨俊有知人鑑人之力,司马懿年轻时与杨俊相遇,杨俊即说:「此非常之人也。」另外又称司马芝能力应较当时已有名声的司马朗优胜。同郡人审固陈留卫恂本来都是兵士出身,但得到杨俊赏识和提拔,审固历任郡守,卫恂任御史、县令。

后代

孙儿

曾孙

参考资料

  • 《三国志·魏书·杨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