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松嫩平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松嫩平原

中文名: 松嫩平原

外文名: the Songnen Plain

屬 性: 是東北平原的組成部分

位 於: 中國東北松遼盆地的中部區域

原 因: 松花江和嫩江沖積而成

松嫩平原,是東北平原的最大組成部分,位於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脈及松遼分水嶺之間的松遼盆地里的中部區域,主要由松花江[1]嫩江沖積而成。


位置區域

原圖鏈接大興安嶺

松嫩平原位於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脈及松遼分水嶺之間的松遼盆地的中部區域,主要由松花江和嫩江沖積而成。西以景星——龍江朱家坎——甘南太平湖一線與大興安嶺[2]相接,東部及東北部以科洛河——七星泡——小興安嶺——南北河西——鐵力——巴彥龍泉鎮與小興安嶺為界,東南與龍鳳山——五常安家——阿城亞溝——濱西以東與東部山地為界,南達松遼分水嶺,平原略成菱形。在黑龍江省境內的僅是松嫩平原的北半部,南北約540公里,東西約430公里。面積為10.3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21.61%。

地質基礎

松嫩平原在大地構造上屬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二沉降帶北部,亦稱松遼斷陷。燕山運動以後,形成一地塹式盆地,四周為斷裂所限,東西兩側為海西褶皺帶,中部為地台構造,已具現代地貌的雛形。


松遼斷陷開始於白堊紀,具有明顯的不對稱性,表現為東淺西深。基底為前震旦紀結晶片岩,東部在結晶岩上部有晚古生代沉積岩系和岩漿岩,西部基底由早古生代變質岩系組成。燕山運動時期,發生了北東向的斷裂活動,盆地內形成了一些互不相通的斷陷湖盆地,但尚未形成與周圍有顯着差異的構造單元。早白堊世地殼運動加劇,形成大的凹陷,湖盆擴大,開始形成與周圍地區差別較大的構造單元,沉積了厚約600米的湖相含油地層,以後盆地逐漸縮小。第三紀早期受喜馬拉雅運動影響,盆地周圍山地再次上升,東部隆起,遭受剝蝕。到 第三紀晚期,盆地開始向西偏移,湖盆移至依蘭——大慶——肇源以西,堆積了200—280米的內陸湖相地層。第四紀初,小興安嶺上升,使松嫩平原與蘇聯的結亞河盆地隔開,松遼分水嶺隆起,分成松、遼兩大水系,從此松嫩平原的基本輪廓才告形成。盆地中央下沉,湖盆向南移動形成了以林甸、杜爾伯特為中心的大湖,沉積黑色淤泥質亞粘土。全新世以來除了間歇性上升形成一級階地外,仍然處於下沉狀態。


松嫩平原區內第四紀地層的厚度及分布情況是:山前台地區以沖積洪積層為主,厚約10—100米,多數為10—20米。沖積平原區以沖積、 湖積物為主,沼澤、風積次之,第四系最厚可達100—150米,一般為40—60米,東部薄,西部厚,在齊齊哈爾至杜爾伯特之間厚度達150 米。岩相的變化是:由山地邊緣台地區過渡到平原中部,由砂、砂礫石或粘土夾碎石逐漸變為粘土或黃土狀亞粘土,下部為細砂,底部為砂和礫石。


地貌特徵

松嫩平原全區可分為3個地貌單元:即東部隆起區、西部台地區(統稱山前沖積、洪積台地,又稱高平原或漫崗)和沖積平原區。山前台 地分布於東、北、西三面,海拔180—300米左右,地面波狀起伏,崗凹相間,形態複雜,現代侵蝕嚴重,多衝溝,水土流失明顯。沖積平原海拔110—180米左右,地形平坦開闊,但微地形複雜,溝谷稀少,排水不暢,多鹽鹼湖泡、沼澤凹地,且風積地貌發育,沙丘、沙崗分布廣泛。


(一)三面是台地 松嫩平原東部、北部、西部分別被東部山地、小興安嶺和大興安嶺所包圍。僅南部敞開通向吉林省的松遼分水嶺。地 勢北高南低,呈明顯的馬蹄形結構。其外緣是東部山地及大、小興安嶺的山前剝蝕丘陵,由此向內則進入松嫩平原。在山前地帶,均為台地區,可以稱為山地與平原的過渡地帶,但在地貌劃分上乃屬平原區。山前台地依其特點和分布可以分為:


1.大興安嶺東坡侵蝕剝蝕台地 大興安嶺東坡侵蝕剝蝕台地位於平原西部大興安嶺丘陵山前地帶,由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呈條帶狀分布,東西較狹窄,寬約0.5—20公里左右,海拔高度200—260米。台面較平坦,為山前夷平面,但整個台地處於新構造運動上升區,因而被 來自大興安嶺山區的河流所切割。在大地形上呈波狀起伏,相對高度20—40米,個別殘丘海拔可達275米。台地上有10—20米厚的風化殼 ,上部由第四系更新統灰白色粘土夾砂礫石組成,局部地方上部還覆蓋着沖積礫石層,底部為白堊紀砂頁岩及火山岩組成。


2.小興安嶺及東部山地西側山前沖積洪積台地 小興安嶺及東部山地西側山前沖積洪積台地位於松嫩平原東部沿小興安嶺及東部山地西側山前地帶,北起嫩江,經德都、北安、克山、拜泉、明水、望奎、綏化,南至哈爾濱雙城五常等縣市,南北長約540公里,東西寬約180公里,面積7.3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15.41%。


台地海拔高度200—300米,處於新構造運動上升區,經流水切割,台面呈波狀起伏,有壟崗狀、丘陵狀、波狀和平坦傾斜狀等形態,相對高度30—100米。


台地表層全由第四系更新統沖積、洪積黃土狀亞粘土、砂礫石及坡積、殘積粘土夾碎石組成。第四系厚度約為10—100米,依地區的不同 有較大的變化。其分布情況是:東北部及山前地帶較薄,一般為10—20米,有的為3—10米,部分地區甚至無第四系復蓋,基岩直接裸露 地表。由於升降幅度不一,各地區砂礫石的多少不一,如從北安——通北——沿通肯河以西——青岡——肇東——火石山——明水——拜泉——克山之間,砂礫石很少分布,第四紀含水層很少。而在南部綏化、哈爾濱一帶曾經形成過獨立的盆地,第四紀地層較厚,可達100 米左右,在黃土狀亞粘土下部有砂礫石層分布,含有豐富的地下水。


由於第四紀初期新構造運動的影響,該台地曾經緩慢上升,形成高出沖積平原(一級階地)20—40米的台面,由於坳谷切割而成波狀起伏,加之第四紀初盆地邊緣斷裂重新活動,造成了岩漿活動的通道,火山噴發活動頻繁,在東部形成了科洛、二克、五大連池等火山群,從而使起伏更為明顯。從德都遠望火山丘,猶如大海中的孤島。但在台地的中部與南部則起伏和緩,台面平坦,溝谷較寬,谷坡平緩,坡度大多為3—5度。有的地區現代侵蝕較強,在坳谷中有沖溝發育,水土流失嚴重。


由於台面形態和第四紀覆蓋物的特點各地不同,可劃分成不同的台地區:薄層粘土覆蓋丘陵台地主要分布在科洛至五大連池一帶;砂礫覆蓋丘陵、壟崗狀強起伏台地主要分布在九三農場至北安一帶;亞粘土覆蓋、現代溝蝕為主的波狀台地主要分布在克山、拜泉一帶。以上3 種台地崗川相間,突起部分稱為「漫崗」,凹下部分稱為「漫川」。平坦傾斜狀台地主要分布在綏稜、慶安、蘭西、青岡、海倫、望奎、綏化等地區,一般為黃土狀亞粘土覆蓋。台地坡面侵蝕和溝谷侵蝕都比較嚴重。


(二)中部是平原 由台地向平原內部是松嫩沖積平原,位於大興安嶺以東,小興安嶺及東部山地山前洪積台地西側,松遼分水嶺以北, 面積4.92萬平方公里,占松嫩平原的39.36%,占全省的10.30%。構造上屬松嫩斷陷的中央凹陷區,全平原被第四系更新統黃土狀亞粘土覆蓋。


松嫩沖積平原大地形平坦,地貌簡單,以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為中心,呈現出一望無際的草原景觀。海拔120—200米。處於嫩江和松花江的河間地帶,主要由河漫灘和一級階地組成,地表物質以亞粘土為主。地面坡降約1/7000。在廣闊的平原上分布有許多高差不大的小丘和窪地。


松嫩沖積平原的特點:


1.河漫灘寬廣 松嫩沖積平原主要由河漫灘和一級階地構成。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及嫩江兩側,沿江、河成帶狀分布,寬窄不一,約在2—10公里之間,一般是自上游至下游逐漸展寬,左岸比右岸寬。高出水面幾十厘米至3—5米,微地貌較複雜,其上有天然堤、鬃崗、迂迴扇 、牛軛湖和湖沼。其組成物質具二元結構,上部為亞粘土和亞砂土,下部為砂礫石。


另外,松花江的「自由式曲流」也很典型,曲流帶寬達2—12公里,河床由沙和粉沙組成。深槽一般深5—6米,最深可達10幾米。


2.一級階地廣大 一級階地在嫩江、訥謨爾河、烏裕爾河右岸都是斷續條帶狀分布,時隱時現,經常缺失。但在嫩江左岸則是廣泛分布,最寬可達150公里,其分布範圍大致在拉哈——富海——依龍——中和鎮一線之西南,包括林甸、杜爾伯特、富裕大部分和明水一部分, 是構成平原的主體。海拔150—180米,高出河床平水位5—20米,沿河漫灘兩側分布,地面較平坦寬廣,有湖沼、線形窪地、天然堤、沙 丘、沙崗等微地貌,構成了不同形式的組合。階地的組成物質,上部為黃土狀亞粘土和亞沙土,下部為砂礫石。


北部的階地平原上,因烏裕爾河、雙陽河消失在林甸和杜爾伯特北部,水流分散,使搬運物質迅速堆積,形成了寬廣的泛濫三角洲地帶,掩蓋了組成階地的地層,形成埋藏階地。


3.沼澤濕地廣布 松嫩沖積平原上沼澤濕地面積很廣,嫩江下游尤其普遍,嫩江與松花江會流處以北,肇州、安達、杜爾伯特之間,為大片濕地分布區,南北長約170—180公里,東西寬約50—60公里,其他各處也有濕地零星分布,在濕地上點綴着大小不一的湖泊(泡子)。沼澤濕地的成因,系受氣候、地質、地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降水量較多、蒸發不強、解凍時翻漿、地面低平、牛軛湖、古河道、風蝕窪地等使地面排水不暢,地殼下沉,地下存在不透水層等諸多因素。


4.湖泊(泡)眾多 多數湖泊(泡)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地區。(詳見第二章第四節)。


5.易受洪澇 松嫩沖積平原西南部為閉流區,有無尾河形成,如烏裕爾河、雙陽河等。由於第四紀更新世以來,平原區地殼處於緩慢的沉降狀態,使地表排水不暢,河流侵蝕下切力量微弱,溝谷很少,嫩江與松花江極為彎曲,江水泛濫時低地即被淹沒。在嫩江左岸寬闊的平原中,僅有兩條無尾河下游遺留的河道旱谷(亦稱旱河),在安達、杜爾伯特一帶無一條自然的河流。雨季時,無尾河(雙陽河、烏裕爾河)從台地進入沖積低平原,因下蝕力量微弱,無固定河道,極易泛濫成散流,淹沒大片低平地區。1932年特大洪水,平原內大部分地區被淹沒,洪水曾由雙陽河經大同鎮直至頭台鎮進入松花江,沿途鹽鹼湖泡水被淡化。


6.風沙地貌突出 松嫩沖積平原風沙地貌突出,主要分布在嫩江中下游兩岸。


7.平原類型多樣 松嫩沖積平原面積廣大,各地地形特點,覆蓋物的組成等差異很大。 微起伏鹽鹼平原分布在林甸、安達一帶,地面物 質組成為第四系更新統、全新統黃土狀亞粘土及亞沙土。大地形平坦,坡降1/7000,但微地形複雜,多相對高度為0.5—1米的崗地與凹地,無天然河流,僅有古河道式旱河凹地,其中分布一系列湖泡、沼澤、鹽鹼地等。海拔高度大部分為140—150米,最高可達180米左右。 第四紀地層深厚,地下水豐富,並有大片的草原。 被鹽鹼、湖沼、沙丘覆蓋的平原分布在富裕——杜爾伯特——大慶——肇東古龍以東 至嫩江河漫灘邊緣的廣大地區,地面物質為第四系更新統——全新統黃土狀亞粘土及全新統風積沙層。境內沼澤廣布,在富裕、杜爾伯特有零星沙丘分布。而在杜爾伯特——古龍以東嫩江河漫灘區,沙丘密集,連片分布,呈沙丘、沙崗、沙壟等形態出現,相對高度5—10米 ,海拔高度140—150米左右。第四紀沉積較厚,有豐富的地下水。


河谷泛濫平原分布在布西——齊齊哈爾——肇源——哈爾濱地區的嫩江、松花江河漫灘,寬約10—20公里,河曲發育,並有牛軛湖及沼澤分布,在齊齊哈爾、富裕一帶有沙丘分布,河道變化頻繁,易受洪水淹沒。海拔高度117-160米。地面物質為第四系全新統亞砂土、砂礫卵石,表層為薄層亞粘土。 沼澤及沙丘覆蓋沖積平原分布在嫩江右岸,諾敏河、阿侖河、音河、雅魯河下游沖、洪積扇地區及山區進入 平原地帶,地勢低凹,河流下切微弱,河道多變,河水易於漫流,加之受嫩江天然堤的影響,故在河流出口處形成大片沼澤地。在龍江、泰來一帶有沙丘、沙崗分布,風蝕嚴重,並有鹽漬土分布。


松嫩平原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南以松遼分水嶺為界,北與小興安嶺山脈相連,東西兩面分別與東部山地和大興安嶺接壤。


松嫩平原由於受地質歷史時期地殼抬升的影響,地勢較高,除哈爾濱—齊齊哈爾—白城的三角形地區外,海拔多在200—250米。地面受流水切割,出現緩崗淺谷的波狀起伏。在松花江與嫩江匯流的地帶,由於地勢低洼、水流不暢,以及氣候方面的原因,形成了面積較廣的沼澤和濕地,如肇源、大安、安達等地都有大片沼澤。松嫩平原是中國重要商品糧生產地區之一。糧食作物以春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為主,局部地區栽種早熟的粳稻。經濟作物以大豆、甜菜、亞麻為主。


整個平原略呈菱形。松嫩平原與遼河平原由位於長春市附近的侵蝕低丘——松花江、遼河的分水嶺隔開,又合稱為松遼平原,是東北平原的主體。黑龍江省境內面積為10.32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21.61%。松嫩平原在地質構造上是一個凹陷地區,屬於松遼斷陷帶的一 部分。凹陷區的西南部如今還在繼續下沉,東北部則有上升現象。第三紀和第四紀的沉積物已上升為台地,當地稱之為崗。松嫩平原的表面具有波狀起伏,因而也被稱為波狀平原。平原表面海拔120-300米,中部分布着眾多的濕地和大小湖泊,地勢比較低平,嫩江與松花江 流經西部和南部,漫灘寬廣。平原的西南部為閉流區,有無尾河形成。嫩江東岸,富裕到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帶有砂丘分布。


地形地勢

嫩江中、下游兩岸,為沙丘覆蓋的沖積平原,沙丘覆蓋在河漫灘及河流兩岸的一二級階地上,地勢低平,坡降很小。河漫灘寬10多公里。高出河床平水位幾十公分至三五米不等。組成物質上部為亞砂土,下部為砂礫石。一級階地高出河床平水位10米左右,地面覆蓋物為黃土狀亞粘土和亞砂土。二級階地高出河床平水位30-50米,組成物為黃土狀亞粘土或砂礫層。這一地區地表有風積的砂崗、沙丘、砂壟和波狀砂地。這些土壤雖有可耕性,但漏水漏肥,風蝕嚴重時易埋藏良田,故宜植樹種草,施有機肥,作為林牧用地,不宜墾殖。


在大興安嶺山前地帶多波狀起伏的侵蝕台地,海拔高度約200-250米。相對高度10-30米。台地上多有風化的碎屑物質和屬於第三紀末到 第四紀初形成的白土山組地層的粘土,土壤屬侵蝕淋溶型,土層薄,質地粗,呈酸性反應。


土地資源

松嫩平原占全省面積1/3以上,其中耕地面積559萬公頃。土壤肥沃,黑土、黑鈣土占60%以上。盛產大豆、小麥、玉米、甜菜、亞麻、馬 鈴薯等,是黑龍江省和國家的重要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率占30%以上;草場集中,包括齊齊哈爾、甘南、龍江、泰來、杜爾伯特、富裕 、林甸、大慶、安達、肇東、肇州、肇源等市縣境內草場,約200餘萬公頃,以羊草、小葉樟、野豌豆、星星草等優勢種草組成的一、二 、三等草場面積占76%,畜牧業發達。石油資源豐富,有全國最大的原油生產基地和全國着名的大慶油田。1992年末總人口2003.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56.8%;其中農業人口1354.9萬人,約占全省農業人口的67.7%。


松嫩平原有耕地559萬公頃,土質肥沃,黑土、黑鈣土占60%以上,盛產大豆小麥玉米甜菜亞麻馬鈴薯等,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此外,平原草場集中,畜牧業發達,地下石油資源豐富。


松嫩平原中南部是一片較平坦的地區,地表廣泛發育着黑鈣土,有機質含量4-8%,腐殖質組成以胡敏酸為主,代換性鹽基離子以鈣、鎂為主,屬鹽基飽和土壤,除腐殖質層近於中性外,其他各層為微鹼性,PH值8-8.5之間,質地適中,結構良好,是僅次於黑土的宜農土壤, 特別適於甜菜、向日葵等經濟作物的生長。


在小興安嶺和東部山地的山前地帶分布着沖積洪積台地,如克山、拜泉、北安一帶的波狀台地,科洛河和訥謨爾河之間的壟崗狀台地,海倫、綏化一帶的平坦傾斜狀台地以及阿什河以東的丘陵狀台地等。海拔高度約200-300米,相對高度30-100米。地表侵蝕比較嚴重,經流 水切割,許多地方溝谷縱橫。松嫩平原的這一地區,其組成物質上部為黃土狀亞粘土,下部為砂礫層,地表廣泛發育着黑土。它是在溫帶濕潤的灌叢草甸或中生雜草類草甸植被,黃土狀母質條件下,經特殊草甸化,即黑土化過程作用下形成的。其有機質含量在墾前高達10% 以上。腐殖質組成以胡敏酸為主,其與富里酸的比值在表層為1.38-1.6,最高為2。土壤養分豐富,保水、保肥力強,適合多種作物的生長,是黑龍江省主要的農業土壤資源。


自然資源

松嫩平原中南部流域內有着草原濕地、江湖泥林、林海雪原等自然美景;有着名的扎龍自然保護區,棲息着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禽天鵝、丹頂鶴等野生動物;盛產聞名全國的黑木耳、針蘑、雞腿蘑、猴頭蘑等菌類美食。


松嫩平原第二松花江下游流域是中國着名的「黑土地之鄉」,包括長春、吉林、松原、農安、德惠、榆樹、舒蘭、扶餘、前郭、乾安、永吉10餘個市縣。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人口1236萬人,人口密度達268.7人/平方公里;年降水量580毫米;水資源量96億立方米;年日照時間2700小時,年均氣溫2-6℃;森林覆蓋率42%左右。區域空氣質量符合國家二級標準。 第二松花江下游流域地處世界着名的「黃金玉米帶」,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和油料基地,有耕地210萬公頃,年產糧食達到334億斤左右,占吉林省的61%。其中榆樹、農安、扶餘、前郭 和長嶺5個縣躋身2005年全國10大產糧縣。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5%。國民生產總值2597億元,占全省的71.8%。


城市

松嫩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沖積而成。松嫩平原上分布有嫩江、訥河、依安、五大連池、北安、海倫、綏化、望奎、青岡、明水、富裕、林甸、齊齊哈爾、龍江、大慶、安達、肇東、哈爾濱、五常、賓縣、巴彥、木蘭、長春、扶餘、德惠、榆樹、農安和松原等37個市縣。


中國松嫩平原鹽鹼地生態改良試點2010年取得重大突破,已成功改造PH值平均在10。37以上的重度鹽鹼地200公頃,其中重點實驗區域PH 值接近12,水稻、甜高粱、葵花和谷稗等作物已實現成功種植。


鹽鹼地的生態改良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松嫩平原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基地,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蘇打鹽鹼地。在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地分布區中,松嫩平原生態退化速度最快,其中平原中部土地鹼化率已接近100%。


2009年,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在松原市長嶺縣北正鎮後25村建立鹽鹼地治理基地,與吉林省生態科技企業一起,通過水旱實驗,實施重度鹽鹼地治理,根據松嫩平原蘇打鹽鹼土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總結出了一整套鹽鹼地機械化旱播精施的經驗。


如今,後25村鹽鹼地治理經驗模式已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擬聯合吉林省有關方面,在2010年計劃對不低於1000公頃的鹽鹼地進行地面平整和土壤調節螯合工作,同時舉辦中國鹽鹼地治理國際論壇,面向社會推廣其成功的鹽鹼地治理經驗模式。


禁牧規定出台

2006年1月1日起,松嫩平原開始禁牧。這是記者在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黑龍江省草原條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該省是草原大省,現有草原6500萬畝,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5%,居全國第九,良好的資源條件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然而如今,隨着東北經濟社會發展,草原資源破壞情況較為嚴重。全省草原由1984年的1.13億畝減少到6500萬畝;1996-1999年間,東北 約有300多萬畝草原被開墾,有的在開墾後由於不適宜耕種,又被迫撂荒,使草原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全省草原平均超載2倍以上,松嫩平原草原平均超載5倍以上,由於草原超載過牧,造成嚴重退化、沙化、鹼化,有的草原已成不毛之地。


松嫩平原(包括齊齊哈爾、大慶及綏化、哈爾濱部分市縣在內),現有草原面積2800萬畝,該區域是東北生態較為脆弱地區,尤其是在黑龍江省西部沙地地帶,草原植被有力地控制着沙丘群「活化」,對緩衝沙塵暴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是東北生態建設的重點。


《黑龍江省草原條例》,明確了草原保護、管理和建設實行各級人民政府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同時規定了確保全省草原資源總量不減少;完善了草原保護制度;細化了合理利用草原的措施;明確了草原轉用和臨時使用;規定了草原建設職責和草種管理等問題。


根據東北實際情況,《黑龍江省草原條例》規定,禁止在松嫩平原及其他已經嚴重退化、沙化、鹼化的草原上放牧,松嫩平原以外中、輕度退化的草原實行季節性休牧。其中,松嫩平原以外的禁牧草原,植被達到蓋度不低於80%、可利用牧草所占比例不低於50%時,草原使用權單位可以提出申請,經市、縣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後,由市、縣人民政府發布解禁令解除禁牧。


為使休牧、禁牧前養畜戶有足夠的飼草貯備時間,規定了實行休、禁牧的地區應提前一年公告。這些規定不僅為草原的休養生息創造了條件,也為嚴格保護東北草原資源提供了法規依據。同時規定:「開墾草原或者在草原種植一年生牧草和飼料作物的,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每平方米2元以上3元以下的罰款,罰款總額最高不得超過5萬元。」


實行禁牧、休牧地區,將全面推行舍飼圈養方式;未實行禁牧、休牧地區也將採取典型帶動、政策扶持,引導群眾改變靠天然草原放牧養畜的傳統習慣,逐步實現舍飼圈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