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则徐销烟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则徐销烟池,是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太平镇口的两个水池。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将收缴鸦片、烟膏、烟具等,在东莞虎门集中公开销毁,史称虎门销烟。林则徐销烟池于1957年重建。1982年2月23日,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基本内容

林则徐销烟池位于东莞市虎门镇镇口村南面虎门林则徐纪念馆馆区内。共有池两个,每个纵横各15丈余。   

1839年6月3日至25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此主持销烟,将收缴英国美国等国鸦片贩子的鸦片当众销毁,并允许外国人参观。事前林则徐广谘博采,采用鸦片加卤水石灰浸化法,使鸦片不炊自燃而成渣沫。池中便如汤沸。然后令民夫翻动,使颗粒悉化。待退潮时启放涵洞送出大海,继用清水洗刷池底不让涓滴留余。用23天便全部销化完毕“销烟时观者甚众,国民拍掌称快;夷人摘帽敛手,以表其畏服之诚”销烟池于1972年仿旧复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2]

虎门销烟

1839年3月10日,奉命为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林则徐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在军事方面,他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专门派人从外国秘购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林则徐将西方国家的“战船制造、火器制造和养兵练兵”作为探求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组织官兵在东较场(今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一带)学习演练西洋武器,学习西法练兵,并经常亲往阅操,抓紧训练官兵。他还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广东巡抚怡良等在东较场检阅军队,准备迎击英国侵略军。当时,数百名精选出来的官兵演习了排枪、火炮等,林则徐看后大为赞赏。为激励官兵的爱国心和责任感,林则徐当即挥毫赋写新联一副,悬挂于东较场的演武厅内。

对联云:“小队出郊峒愿士卒功成净洗银河长不用,偏师成壁垒看百蛮气慑烟消珠海有余清。”〔见萨嘉榘辑:《林则徐联句类集》卷1〕林则徐的对联,措词磊落,充满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它凝成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东较场上练武的官兵们,成为官兵刻苦训练的精神动力。

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自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1842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视频

林则徐销烟池 相关视频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广东东莞:实拍林则徐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