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柏林爱乐乐团

柏林爱乐乐团(德语:Berliner Philharmoniker,简称柏林爱乐,旧名Berliner Philharmonisches Orchester),德国管弦乐团,成立于1882年[1]。普遍认为柏林爱乐是世界级的管弦乐团

目录

乐团管理

柏林爱乐实行民主管理。乐团的首席指挥需要通过乐团成员秘密投票,并且获得多数赞成的情况下才被认可成为首席指挥。

柏林爱乐原来隶属于柏林市政府的科学、研究与文化部,旧名为柏林爱乐管弦乐团(或译作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德文: Berliner Philharmonische Orchester,简称:BPO)。但在2002年1月1日,柏林市议会通过并执行了关于柏林爱乐地位转变的新法律,并改用现今的名称。在新法律之下,“爱乐基金会”成立,这标志着乐团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基金会的理事会由柏林爱乐的团长、艺术总监(即首席指挥)以及两名乐师组成,负责制定音乐会节目计划、音乐厅的经营、音乐普及教育、乐团成员的利益保护等等。一切决定都必须取得这4名理事会成员的一致同意。在理事会之上设有一个以监督理事会活动的监事会,其成员由柏林市政府文化部的负责人、市议会议员、乐师代表、乐团学院代表、爱乐管弦乐团之友协会代表组成。按基金会的章程规定:“基金会不是一个以赚钱为首要目标的机构,而要以公众利益为目标”。

财政

柏林爱乐的老家—柏林爱乐大厅有着大小两个音乐厅,其房屋、地皮产权归柏林市政府,而使用权则归乐团。乐团自己的音乐会占用率约为1/3,其他时间会出租给另外的乐队使用,以收取租金。柏林市政府给予爱乐基金会的补贴目前每年为1400万欧元,是乐团支出预算的一半,也正好相当于乐团的全部员工的工资。另一半需要基金会通过音乐会收入、录制唱片、接受捐赠等方式获得,其中,国外巡回演出是乐团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义务

富特文格勒为柏林爱乐确立了一项传统,每年都要举行大约25场大众音乐会、6场民族音乐会和其他室内乐演奏会等等义务演出,作为回报国家和柏林市政当局向乐团提供的财政资助。后来又确定,柏林爱乐乐团每年举办的交响音乐会不得少于120场[2]

指挥阿巴多会邀请那些残疾,智力障碍的儿童去参观乐团的排练,试图通过音乐改善他们的心智。

自西蒙·拉特尔爵士上任以来,为了唤起青少年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普及音乐知识,柏林爱乐启动了一个名为“未来”的校园行动。具体是乐团的乐手和拉特会到柏林的各个学校为学生解释、示范、演奏作品。此外,柏林某些学校乐队会定期在拉特指导下排练。

视频

柏林爱乐乐团 相关视频

柏林爱乐乐团《欢乐颂》
柏林爱乐故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