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梅占茶 |
中文名: 梅占茶 产地: 安溪县 类别: 青茶 |
梅占茶原产于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村银瓶山,持嫩性较差,所以制作乌龙茶时应嫩采、重晒、轻摇,以使发酵充分,青辛味散发转为清香。 它的品质特征: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梅占可加工白茶、红茶与绿茶,也需嫩采。 制红茶亦为白琳工夫的高级原料。制成烘青绿茶白毛猴,品质亦佳。 制成的红、绿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且滋味醇厚。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1]
历史由来
其由来有两种传讲:一种是,清道光元(1821)前后,芦田有一株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氏那株叫名?王氏不知,临时答不上来,仰面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巧取“梅占”为其名。另一种是,清嘉庆十5年(1810)前后,安溪三洋农民杨奕糖在百丈坪田里干活,有位挑苗的老人路过此地,向杨托钵,杨恣意款待,老人以三株苗奉送。杨把它种在“玉树厝”旁,经心作育,长得此外繁盛。采制成,香气浓重,滋味醇厚,甘香适口。信息一传开,各人争相批评,甚为赞赏,但叫不著名来。村里有个举人依据该着花似腊梅的特征,将其命名为梅占。今后三村5里广植扩种,就渐渐著名各地。
产地与特点
作为安溪乌龙茶名种之一的梅占茶,原本在安溪被大量种植和出口,前几年却因为铁观音的耀眼光环而逐渐被淡忘。但是随着红茶和岩茶的大力推广和热销,适应性很强、香气独特的梅占又开始广为人知,成为岩茶和红茶中的名品并声名远播。梅占茶,真正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梅占茶原产于安溪芦田三洋,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前后,安溪三洋农民杨奕糖在百丈坪田里干活,有位挑茶苗的老人路过此地,向杨讨饭,杨尽情款待,老人以三株茶苗赠送。杨把它种在“玉树厝”旁,精心培育,长得十分茂盛。采制成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甘香可口。消息一传开,大家争相品评,甚为赞赏,但叫不出茶名来。村里有个举人根据该茶开花似腊梅的特征,将其命名为梅占。此后三村五里广植扩种,就逐渐驰名各地。另一种是,清道光元年(1821)前后,芦田有一株茶树,树高叶长,但不知其名。有一天,西坪尧阳王氏前往芦田拜祖,芦田人特意考问王那株茶叫名?王氏不知,一时答不上来,抬头偶见门上有“梅占百花魁”联句,遂巧取“梅占”为其茶名。
梅占植株小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树姿直立,主干明显,分枝较稀,节间甚长;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滑内折,叶肉厚而质脆,叶缘平锯齿疏浅。开花多,结实少。育芽能力强,芽梢生长迅速,但易于硬化。一年生长期7个月左右。适应性强,产量较高,在不同产地能适应制各种茶类。已有10O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北部茶区,台湾省有引种。20世纪60年代后,福建全省和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苏、广西等省区有引种栽培。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4-1985。
梅占持嫩性较差,所以制作乌龙茶时应嫩采、重晒、轻摇,以使发酵充分,青辛味散发转为清香。它的品质特征: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梅占可加工白茶、红茶与绿茶,也需嫩采。制红茶亦为白琳工夫的高级原料。制成烘青绿茶白毛猴,品质亦佳。制成的红、绿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且滋味醇厚。
梅占在中国六大茶类中可谓左右逢源,不管做成什么茶都是品质上佳,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品质与冲泡
梅占茶条壮实、长大、梗肥、节间长,色泽褐绿稍带暗红色,红点明,汤色涂黄或橙黄,味厚香醇。梅占可加工白茶、红茶与绿茶,也需嫩采。香味独特,品质较佳,而制红茶,香高似兰花香,味厚;制炒青绿茶,香气高锐,滋味浓厚。
茶具:160CC白瓷盖碗;随手泡;白瓷品茗杯。用水:桶装矿泉水;水温:98-100度;出汤时间:20秒-45秒出汤。置茶量:约8克。
干茶:乌褐中带绿,有光泽,有不太明显的霜,条索紧结弯曲,还带有一丝淡淡的火香味。
茶汤:汤色淡黄至金黄,清澈明亮;头泡还带有淡淡的火香,二泡之后火香消失,花香尽显,而且香气持久,非常特别;内质感很好;茶汤顺滑,厚且细腻;回甘快而持久;但该茶不算很耐泡,但各泡之间茶汤的内溶物相差不大,六泡之后开始减弱。
叶底:绿润;叶边缘红边显,均匀明净;边缘破碎少;叶片肥厚;弹性极佳;香气清爽而正。
总体而言,这是一款比较好的一泡茶,有梅占茶树品种特有的气质,再加上岩茶的制作工艺,香气口感都算不错。
梅占可加工白茶、红茶与绿茶,也需嫩采。制红茶亦为白琳工夫的高级原料。制成烘青绿茶白毛猴,品质亦佳。制成的红、绿茶,具有独特的兰花香且滋味醇厚。
参考来源
- ↑ 梅占茶是什么茶,解读梅占茶的来历传说 搜狐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