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橄榄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橄榄科双子叶植物乔木灌木,有树脂道分泌树脂或油质。圆锥花序或极稀为总状或穗状花序,腋生或有时顶生,核果,外果皮肉质,不开裂。16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4属14种。[1]

形态特征

乔木或灌木,有树脂道分泌树脂或油质。奇数羽状复叶,稀为单叶(我国不产),互生,通常集中于小枝上部,一般无腺点;小叶全缘或具齿,托叶有或无。圆锥花序或极稀为总状或穗状花序,腋生或有时顶生;花小,3-5数,辐射对称,单性、两性或杂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萼和花冠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萼片3-6,基部多少合生;花瓣3-6,与萼片互生,常分离;花盘杯状、盘状或坛状,有时与子房合生成“子房盘”;雄蕊在雌花中常退化,1-2轮,与花瓣等数或为其2倍或更多,着生于花盘的基部或边缘,分离或有时基部合生,外轮与花瓣对生;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位,3-5室,稀为1室,在雄花中多少退化或消失,此时花盘往往增大、中央呈一凹陷的槽,每子房室有2(稀1)个胚珠,着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单一,柱头头状,常3-6浅裂。核果,外果皮肉质,不开裂,稀木质化且开裂,内果皮骨质,稀纸质;种子无胚乳,具直立或弯曲的胚;子叶常为肉质,稀膜质,旋卷折叠。[2]

物种区别

本科似与楝科苦木科有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但在某些外形上又易与芸香科和漆树科植物混淆。与芸香科、苦木科和楝科植物的区别是:皮层有树脂道,雄蕊通常分离,花柱单一且短,一般没有透明的腺点。与漆树科植物的区别在于:胚珠每室2枚,髓部横切面通常紧密和黯淡;在活植株上,树脂颜色极浅,通常不易变黑色,并易燃烧;树皮通常光滑,切口处常有杏仁气味。

分布情况

16属,约550种,分布于南北半球热带地区,是热带森林主要树种之一。我国有3属13种,产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

下级分类

  1. 橄榄属 Canarium Linn.
  2. 嘉榄属 Garuga Roxb.  
  3. 马蹄果属 Protium Burm. f.

相关科属

  1. 橄榄属 CanariumLinn.
  2. 嘉榄属Garuga Roxb.
  3. 马蹄果属 ProtiumBurm. f.
  4. 楝科 Meliaceae
  5. 芸香科Rutaceae
  6. 苦木科 Simaroubaceae

代表植物

橄榄Canariumalbum(Lour.) Raeusch.

乔木,高10-25(-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枝粗5-6毫米,幼部被黄棕色绒毛,很快变无毛;髓部周围有柱状维管束,稀在中央亦有若干维管束。有托叶,仅芽时存在,着生于近叶柄基部的枝干上。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至卵形),长6-14厘米,宽2-5.5厘米,无毛或在背面叶脉上散生了的刚毛,背面有极细小疣状突起;先端渐尖至骤狭渐尖,尖头长约2厘米,钝;基部楔形至圆形,偏斜,全缘;侧脉12-16对,中脉发达。花序腋生,微被绒毛至无毛;雄花序为聚伞圆锥花序,长15-30厘米,多花;雌花序为总状,长3-6厘米,具花12朵以下。花疏被绒毛至无毛,雄花长5.5-8毫米,雌花长约7毫米;花萼长2.5-3毫米,在雄花上具3浅齿,在雌花上近截平;雄蕊6,无毛,花丝合生1/2以上(在雌花中几全长合生);花盘在雄花中球形至圆柱形,高1-1.5毫米,微6裂,中央有穴或无,上部有少许刚毛;在雌花中环状,略具3波状齿,高1毫米,厚肉质,内面有疏柔毛。雌蕊密被短柔毛;在雄花中细小或缺。果序长1.5-15厘米,具1-6果。果萼扁平,直径0.5厘米,萼齿外弯。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横切面近圆形,长2.5-3.5厘米,无毛,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干时有皱纹;果核渐尖,横切面圆形至六角形,在钝的肋角和核盖之间有浅沟槽,核盖有稍凸起的中肋,外面浅波状;核盖厚1.5-2(-3)毫米。种子1-2,不育室稍退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主要价值

本科植物的主要有用产物是树脂,其中著名的如乳香,系阿拉伯乳香树 Boswellia carteri Birdw. 所产的树脂,原产索马里阿拉伯等地,我国有引种,为治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疽疮毒、心腹诸痛的要药;又如没药,是没药树 Commiphora myrrha (Nees) Engl. 的树脂,对治痈疽肿痛、损伤瘀血、经闭症瘕、心腹诸痛有良效。此外,有的果实可食,种仁可作干果,也可榨油,油可食用,也供工业用。大多数的种类,木材通直可作建筑家具用材。有的种类可作紫胶寄主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