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次黄嘌呤核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次黄嘌呤核苷也称次黄嘌呤核苷。是以次黄嘌呤为碱基部分的核糖核苷的一种。肌肉中含量最多,酵母、尿液中也存在。从腺苷与亚硝酸作用或酶解脱氨后得到。紫外线最大吸收248纳米。在核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主成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核苷概述

次黄嘌呤核苷也称次黄嘌呤核苷。是以次黄嘌呤为碱基部分的核糖核苷的一种。肌肉中含量最多,酵母、尿液中也存在。从腺苷与亚硝酸作用或酶解脱氨后得到。紫外线最大吸收248纳米。在核苷磷酸化酶的作用下主成次黄嘌呤。

次黄嘌呤核苷说明书

药品名称 次黄嘌呤核苷

英文名称 Inosini

别名 5'-次黄嘌呤核苷酸钠;次黄嘌呤核甙;次黄嘌呤核苷;肌甙;次黄嘌呤核苷A;次黄嘌呤核苷B;雅玛山次黄嘌呤核苷;Hypoxanthine Riboside;Aminosine;Oxiamine

分类 消化系统药物 > 肝脏疾病辅助治疗药物

剂型 1.片剂:每片0.1g,0.2g;

2.口服液:0.2g(2ml),0.2g(10ml),0.2g(20ml);

3.注射剂:0.1g(2ml),0.1g(5ml),0.2g(3.5ml)。

次黄嘌呤核苷的药理作用 次黄嘌呤核苷为人体的正常成分,为腺嘌呤的前体,能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体细胞,参与体内核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次黄嘌呤核苷能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活化肝功能,并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进行代谢,有助于受损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并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能提高ATP水平并可转变为各种核苷酸。可刺激体内产生抗体,还可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活化肝功能,加速肝细胞的修复。有增强白细胞增生的作用。[1]

次黄嘌呤核苷的药代动力学 (尚不明确)

次黄嘌呤核苷的适应证 1.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2.治疗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

3.用于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辅助用药。

4.用于预防及减轻血吸虫病防治药物所引起的心脏和肝脏的毒性反应。

5.用于眼科疾病(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的辅助用药。

次黄嘌呤核苷的禁忌证 禁与氯霉素、双嘧达莫等注射剂配伍。

注意事项 使用时注意次黄嘌呤核苷的配伍禁忌。常与氯霉素、硫喷妥钠等配伍。

次黄嘌呤核苷的不良反应 1.偶见胃部不适、轻度腹痛、腹泻。

2.静脉注射有时可引起颜面潮红、恶心及胸部灼热感等。

次黄嘌呤核苷的用法用量 1.成人0.2~0.4g,儿童每次0.1~0.2g,每天3次。

2.静脉注射或输注:成人每次0.2~0.6g,儿童每次0.1~0.2g,每天1~2次,可与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溶液、0.9%氯化钠注射剂混合输入。

3.眼球后注射:每次40mg,8天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

药物相互作用 次黄嘌呤核苷不能与乳清酸、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等注射剂配伍。[2]

专家点评 次黄嘌呤核苷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及蛋白质的合成,临床用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也用于肝损伤的辅助治疗。此外次黄嘌呤核苷还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力,更适合慢性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等。活化丙酮酸氧化酶系,提高辅酶A的活性,使处于低能、缺氧状态下的组织细胞继续顺利地进行代谢,活化肝功能,使受损害肝细胞加快修复。适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心肌损伤、肝炎、肝硬化。升白细胞作用较弱,对严重粒细胞减少无明显效果。因无明显副作用,可与其他升白药物配合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