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西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西镇隶属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是新余市的东大门。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86个自然村,人口100697人(2017)。该镇是渝水区重镇,目前大部已纳入新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辖,境内浙赣铁路,沪昆高速经过,渝东大道直通新余市区。境内山清水秀,河川密布,袁河养育了水西人民。水西镇是中国重点镇和江西省百强乡镇。[1]

中文名: 水西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新余市

地理位置: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

面 积: 243 km²

下辖地区: 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电话区号: 0790

邮政区码: 338012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00697人(2017)

车牌代码: 赣K

历史沿革

以驻地水西圩得名,此处有一小溪,自西北丘陵流向东南,注入袁河,水西位于该小溪之西,故名。解放前夕,袁河以南属洋津区塘下乡,袁河以北的东部属罗坊区水西乡,西部属城区太和乡。解放初属沙陂区,1954年设水西区,1956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1997年,面积135.3平方千米,人口5.3万,辖白水塘、严家渡、桐林、水西、沙陂、潭隅、下垱、五星、丁下、桥口、江家、陂头、合湖、加山、富光、简家、宠江、姚家边、光明、潭塘、黄家、彭家、河坪、珍田、苍坑、亭孜、施家、汉元2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水西圩,距区政府10千米。2003年底,撤销马洪乡,划归水西镇;撤销东边乡,部分行政区域划归水西镇。附 马洪乡位于渝水区北部。境内东南低、西北高。属红境丘陵地带,通公路。 1956年置马洪乡,后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7年,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马洪、白沙桥、南岭、上江、堆甲、火田、桥上、张家、鲇口、内塘、山南、王家、东巷、库陂、桂花1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洪陂村,距区政府22千米。2003年底,撤销马洪乡,划归水西镇。附 东边乡位于渝水区东南部。 1950年置东边乡,1958年改罗坊公社东边大队,1959年更名南英垦殖场东边分场,1962年复置东边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东边、樟村、山田、弓塘、沙滩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中堎,距区政府30千米。2003年底,撤销东边乡,分别划归罗坊镇和水西镇管辖。

历史文化

水西人文景观丰富,有清末进士刘彬,西医及江西医学院的创始人李会连,新余二中(原新余简师)创办人宋甫喜,赫赫有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师长谭斌等人物。有西周时期的泉塘走马台,桐林的波鱼山、彭家山,商周时期的庄上窖杨坡,西周至春秋时的桐林深山,春秋至战国时的西尧山、棚架山等古遗址。

地理位置

水西镇是袁河河畔的明珠。位于新余市城东,距市城8公里,地处袁河北面,东邻罗坊镇,西连新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与东边乡、峡江县交界,北与下村镇、马洪乡接壤。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72个村小组,人口100697人(2017);总面积243平方千米。驻镇国营企事业单位23个,个体私营企业623家。水西镇驻镇国营企事业单位23个,个体私营企业623家。水西物产丰富。主产水稻、棉花、柑桔、黄花梨、大棚蔬菜、西瓜、花生等农产品,生猪、肉牛生产已初具规模。水西基础设施完备,交通通讯发达,境内浙赣铁路、清宜公路横贯东西,正在建设中的沪瑞高速公路、赣粤高速公路穿越南北,乡村公路纵横交错,程控电话直达农家,集镇功能完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飞速发展,集镇贸易繁荣。

地理环境

水西镇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新余城区所在地。东界樟树、新干,南连峡江、吉安,西接分宜、仙女湖管理区,北邻上高、高安,距省会南昌160公里。地跨北纬27°50',东经114°58'。水西镇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风土人情

水西镇人秉性淳厚,勤于耕作,节俭朴素,应酬之事,多尊传统礼仪。其衣、食、住、行随潮流,赶时髦。穿着由保暖型向美观型转变,追求质量好,款式新,舒适美观。饮食多以大米为主,喜食麻辣食品。住房城镇多以四至六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商品房为主,农村多为一家一户的二至三层的砖混结构小楼。水西人的婚丧喜庆历来隆重,农村结婚基本沿旧,城镇花样不一,好讲排场,摆阔气。殡葬,过去礼仪繁琐,花费巨大,现在农村仍多以土葬为主,城里多为火葬、火化后,骨灰有的入土,有的葬入公墓。水西人崇尚礼俗,有“人情急于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称,还有“红喜事不请不贺、白喜事不请不怪”的规矩,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馈赠的习俗。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水西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工业发展步伐。农业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同时,认真做好"山、水、田、栏"文章,大力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水果业、养殖业等,涌现出了加山的蔬菜、下当的生猪、严家渡的肉牛、简家的黄花梨和毛豆、施家的冬枣、江家的莲藕等一批有特色的专业村。通过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投资办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投资5000万元的新和药业有限公司已落户水西,市城东综合厂、新威蚊香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正在兴起。2001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3910万元,财政总收入58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396元,农民生活已基本步入小康,水西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先进镇、全省百强文化中心镇、全省体育先进镇、全省集镇建设先进镇等称号,水西已成为袁河河畔的一颗耀眼的明珠。2018全镇经济330亿元,财政收入达30多亿。镇上有赛维,赣西锂电等等高科技企业。

所获荣誉

2020年3月12日,被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员会评为“2019年度消防工作先进乡镇”。

视频

9月15日起 章贡区水西镇这条路将开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