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泰城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永泰城址位于甘肃省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又名龟城,是一座明清时期驻军防务的大型土筑古城。

永泰城东西长520米,南北宽500米,占地面积30万余平方米,城东、西、北三面筑有半圆形月城,城内原有建筑无存,出土有石碑等文物,城四周有护城河。

历史

据碑刻文和《红水县志》载:明万历间,李汶总督三边,前城损坏。汶与田乐议奏筑城,文臣方岳,荆州俊,元戎孙仁等助成。复令参将达云、萧如薰相度地址。明万历丙午三十四年冬月起工,戊申三十六年六月落成,乃曰永泰。雍正二年,忠信公岳东美于城内东西街并北角,设五眼井,以作五脏,又于北角设一大池,曰甘露池,合诸井,并名六腑。由此而知,该城始建于明代,清代曾补筑。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两代军事防务和城建史、建筑技术及建筑思想文化有重要价值。

文物遗存

永泰城址位于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是一座明清时期驻军防务的大型土筑古城。城平面略似乌龟,故又名龟城。东西长520米,南北宽500米,占地面积30万余平方米。城墙黄土夹砂夯筑,高8—12米,墙基宽6米,顶宽5米,夯层厚0.12—0.14米。城东、西、北三面筑有半圆形月城,城门南开,宽4米。外筑瓮城,形似龟头。城四周有护城河,宽约6米,深约2.5米。距北城墙20米处筑大墩1座,墩东北有小墩5座,呈一字形排列。城西有地下泉水串流城内五井之中,俗称“五脏”[1]。城内原有建筑无存,出土有石碑等文物。

意义

介于高山、戈壁黄河沙漠、绿洲相交汇的地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这座古城留下了非常宝贵的人文生态遗产。从永泰城所处的位置来看,它是兰州北部的战略屏障[2],从这里向东渡过黄河,经高平(固原)、平凉、泾阳等地可以抵达长安。向西沿古驿道经宽沟、裴家营、大靖营等地可以抵达丝路重镇武威。永泰城周边都是一马平川的戈壁滩,当地人把永泰城北面的荒滩称之为永泰川、草窝滩,南面是山大沟深的老虎山,东西两面则是丝路古道和长城。由于明代中央政府防守的重点是北方的瓦剌、鞑靼等蒙古部众。因而,永泰城址就选在了面临平川,背靠大山,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站在永泰城上就能看到,永泰城北面一马平川,是排兵布阵的好地方;后面则是山大沟深的老虎山,是退守隐蔽的好去处。敌军进则无险可倚,我军退则有山可藏,可谓是占尽地利。

视频

永泰城址 相关视频

永泰龟城
平遥古城竟是一座神奇的龟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