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汉阳八八式步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阳八八式步枪,又俗称“汉阳造”或“老套筒”,由清末建立的汉阳兵工厂获得德国授权生产的Gewehr 88步枪,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款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在清末的新军一直到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朝鲜战争都是中国武装部队的主要步枪枪型之一,作为制式步枪在武装部队服役超过60年,可以说是20世纪初中国武装部队的代表性轻武器装备之一。套筒一词来自包覆于枪管外层的护罩,这项引人注目的设计原意是为了防止枪托与和护木因膨胀或弯曲等外力促使枪管变形从而丧失准确性,同时也能避免士兵在上刺刀时被枪管灼伤,但实际上在恶劣的环境中,砂石与和泥水反而更容易渗入缝隙且不易清除,进而增加了生锈与磨损的风险,而后有部分的套筒直接被焊接在了枪管上。再加上生产厂方对新式无烟火药的了解并不充分,不知其产生的膛压比以往的所有弹药都高,导致所用钢材含量过低,从而导致膛室无法承受新式弹药所带来的压力,最终膛炸事件四起,此一风波还导致作为火药生产商的犹太家族因德国国会议员指责而蒙受污名[1]

历史

该枪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Gewehr 88或简称Gew 88),采用无烟发射药小口径(较当时弹药口径而言)步枪弹,配用子弹为七九口径圆头弹,枪身下有外露弹仓,用5发漏弹匣装填,由于该枪存在着装弹退弹困难、抽壳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等问题,1898年德国军方采用毛瑟Gew98步枪将其取代。该型步枪遂转售给土耳其、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的清政府。

基于清政府的洋务官员对“毛瑟”品牌的迷信,德国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为“毛瑟步枪”,成功地将设计资料和生产机械卖给了清政府。故从1896年开始,最初为湖广总督张之洞所推动在湖北建立的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的前身)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定名为八八式。第一年生产了1千3百把步枪。八八式步枪枪管外部有一套筒,因此俗称“老套筒”;因为汉阳兵工厂是八八式步枪最主要的生产厂,所以也俗称为“汉阳造”。1899年江南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此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为当时中国生产时间最长的一种轻武器

汉阳兵工厂在1904年对八八式步枪进行了改进,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去掉枪管外部套筒;1910年又进一步改进,增加枪管上护木,将直立式表尺改为固定式弧形表尺。在清朝末年虽然清廷一度希望将其停产改制(光绪三十三年式步枪)元年式步枪(毛瑟1907式步枪的授权生产版),但是因经费不足此计划并未执行。而汉阳造步枪也就逐渐生产并配发至两湖新军并持续生产到民国时代。1911年引发辛亥革命导致清政府垮台的武昌起义中,湖北新军就装备汉阳八八式步枪。

根据汉阳兵工厂生产记录:1910年‘湖北兵工钢药厂历年及宣统元年造成拨解实存各项军火表册’记载由1895年至1909年年底的生产总数为七密里九口径所谓的“毛瑟”步枪121,974把;马枪(全长为955mm)8,062把[2]

视频

汉阳八八式步枪 相关视频

实拍老外试玩汉阳造88式步枪 结局惊人
解密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国产俗称为“88式步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