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江有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有汜

【原文】

江有汜①,

之子归。

不我以,

不我以,

其后也悔。

江有渚,

之子归。

不我与④,

不我与,

其后也处⑤。

江有沱,

之子归,

不我过,

不我过,

其啸也歌。

【注释】

汜(si):江水决堤冲出后重又退回江里。

以:用,需要。

不我以:不用我,不需要我。

渚(zhu):水中的小沙洲。

与:交往。相交。

不我与:不同我交往。

⑤处:忧愁。

③沱:江水的支流。

①过:来,至。不我过:不到我这里来。

③啸:号,号哭。啸歌:号 田。

【译文】

大江滔滔有倒流,

姑娘就要出嫁了。

姑娘从此不要我,

从此不再需要我,

她将悔恨在后头。

大江之中有沙洲,

姑娘就要出嫁了。

姑娘从此不理我,

从此不再理睬我,

她将忧愁在后头。

大江也会有支流,

姑娘就要出嫁了。

姑娘从此不再来,

从此不再来看我,

她将长歌当号哭。

【读解】

心爱的姑娘离自己而去,一切挽回的努力都无补于事,内心 的伤悲和哀愁,真该长歌当哭、仰天长啸! 失恋的滋味是苦涩的,酸楚的,感伤的,有时,竟会苦涩、酸 楚、感伤得让人气绝。苦苦的追求,缠绵的思念,执著的热情,随 着远去的花轿而飘走,一夜之间,世界变了模样,落得大地白茫 茫一片,空空洞洞一团。

古典的浪漫情怀,与现代的荒洒时髦,有着天壤之别。古典 的浪漫,把爱情当作神灵侍奉,心甘情愿作爱情祭坛上的牺牲品, 付出血和泪,生与死,所以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之说。 现代的激洒,把爱情当作权宜之计,当作疲惫无奈之中的点心小 菜安乐椅,心甘情愿不惜一切代价去醉生梦死,及时行乐,追名 逐利,所以才有“潇潇洒洒走一回”之说。

真的游洒是执著追求之后的彻悟,伪激洒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浪荡。为失去的爱情而悲痛未必不潇洒,自以为满不在乎未必真 潇洒。关于江有汜 [1]

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2]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我们这里选录的《诗经》,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并广泛参考了其他研究《诗经》的专著。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