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沙茶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沙茶面,(闽南读音:sa-te-mī,英语sate noodles),是一道著名的汤类面食小吃。起源于福建泉州同安县(现厦门市),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地区、东南亚地区。中国的沙茶面分闽南沙茶,广东潮汕沙茶等风味。茶面的做法很简单,碱水油面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心、猪肝、猪腰、鸭腱、鸭血、大肠、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一分钟之内一碗面就可上桌了(各地区做法各有不同)。沙茶面的妙处在于沙茶酱的制作,而沙茶酱用以制作汤头。其中以厦门的沙茶面为典范。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构成,经油炸香酥再研磨细,制成沙茶酱待用[1]


简介

福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也是华侨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福建的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马来西亚,也有来自印尼一说。闽南人饮茶成风,因此讲马来语的sate翻译做闽南语的沙茶(沙爹)。
传说18世纪末的厦门,普陀山脚(现今的南普陀)住着一户人家,世代捕鱼为生。父亲早逝,儿子和母亲相依为命,小小的肩膀早早的担起了一切。不幸,一场巨风卷走正在打渔的儿子!自此十年,杳无音讯;绝望的母亲哭瞎双眼,味蕾尽失。
幸运的儿子被一艘印尼商船救起,在船上当厨工,他发现印尼人煮肉都喜欢下一种叫沙茶的粉末。这样煮的肉色香味俱全!他心想要是能回家,一定给母亲煮这样的肉吃!10年后,年轻人终于随船回到了厦门,看到枯瘦苍老的母亲,儿子心如刀割;决定要好好的孝顺母亲! 虽然儿子精心照料,妈妈却依然毫无味觉。一日,他买来妈妈最爱的花生,将花生研磨成粉,加入骨汤做的面条里,母亲吃了一口觉得味道好淡。儿子欣喜若狂,去拿盐巴,发现盐巴用光,情急之下翻倒印尼带回的沙茶粉,用它代替盐巴往面条上洒了些许。不料,母亲边吃面条边说:这是什么啊,太好吃了!儿子凑近这碗面闻,果然浓香四溢。从此母亲的味觉竟恢复了。 后来,为了生计;年轻人把煮好的沙茶面挑到码头和渔民交换一些日用品和鱼,渐渐的越来越多的船为了这碗闻名乡里沙茶面而停靠!时至今日,这碗为孝心而诞生的沙茶面,已经成为厦门小吃的代名词!更是厦门人及外来游客追捧的厦门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2]


做法

食材:碱水油面150克,炸豆腐片1块,卤猪大肠50克,虾仁30克,绿豆芽、.沙茶卤汤
配料:花生油、花生酱、蒜头、葱头、红辣椒、沙茶粉、糖等
1.将碱水油面,绿豆芽去头去尾;韭菜洗净,切长3厘米的段;锅内放入沸水,大火烧开后放入绿豆芽大火氽1分钟,捞出装碗。
2.猪大肠红卤处理,放入沙茶卤汤锅中待用。
3.锅内沙茶酱调和高汤小火烧开,放入盐、鸡粉调味后下炸豆腐片、猪大肠,沙茶卤汤浇于碱水油面上即可 [3]


视频

福建名吃沙茶面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名扬海外的福建珍馐,快资讯,2019-12-17 05:26
  2. 福建美食之厦门篇,东方资讯,2019-03-07 15:03
  3. 沙茶面,香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