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负责抚育和管护区划的公益林;负责保护地内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承担林场内荒山造林、更新造林、培育后备森林资源;负责护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完成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相关资讯
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关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的调研报告
优化国有林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是国家推进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面对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要求,国有林场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实现绿色发展是新阶段新课题。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要求,我场高度重视,通过基层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聚焦热点问题、研讨破解之计,努力探寻新时期国有林场[1]绿色发展之道,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林场改革基本情况
2019年,我场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单位性质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调整为公益一类;资金保障形式由省财政定额或定项补助调整为省财政补助保障;原下属6个企业以注销或转让方式全部剥离退出经营,事企分开工作规范开展,没有造成任何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下属12个基层分场和1个规划设计院注销了法人资质[2],全场由两级法人调整为一级法人,财务管理模式为分级管理、统一核算、集中支付,下属单位作为内设机构继续履行相应职能;全场事业编制由改革前的1030个调整为890个,精简13.6%;企业职工实现内部安置,没有出现职工下岗、买断情况;职工工资、保险等足额发放和缴纳,没有任何拖欠现象。
二、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
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要求,木兰林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明确了以“生态立场”为核心的主要工作思路,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立足林场职能,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开展森林生态的保护、培育与利用。一是在坚持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管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保护的范畴扩大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高度,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森林环境、森林景观的保护,并将其列入新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性指标去管理。在具体的管护机制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推进落实林长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分工;创新实施了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将全场森林资源划分为447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安排专人负责,并在原有职工护林员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购买劳动力的方式,雇用生态护林员参与林场护林防火工作,壮大了管护力量,巩固了森林资源安全的防线。二是持续优化理念技术,将科学育林工作推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不断完善以近自然理念为指导的森林经营体系,根据新形势、新阶段、新需要,对原有森林经营方案进行了重新修编,将森林的生态效益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林场不同林地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经营等级等,重新制定了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木材生产、优质种苗生产等三项主要经营目标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社会服务等两项特殊目标,并根据不同的经营目标,重新优化了经营路线,确保分类经营科学开展。在实际操作用,特别加强了森林经营的质量管理,一方面将森林抚育规模由每年的十几万亩调整到六七万亩,对设计、施工、检查、督导、验收等各环节进行优化,确保做到精耕细作、保证质量;另一方加强中央财政资金使用与管理,积极开展储备林基地建设、珍稀树种培育、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森林的多功能性。三是在森林资源的利用上,坚持可持续的理念,确保资源越用越多、越用越好。在木材利用上,坚持以培育资源为核心,以抚育间伐为主,砍次留好、去劣留优;在苗木培育上,充分利用我场国家重点落叶松良种繁育基地和苗木试验示范基地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林木种子、苗木的实验扩繁工作,为林场森林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进一步探索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森林碳汇等方面正在开展积极的探索。
(二)强化依法治场,优化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林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针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新形势、新变化、新体制,为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我场紧跟政策要求,及时转变管理理念,跟进内部制度建设。借国有林场改革之机,先后修订管理制度51项,涉及林场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改革初期就及时转变林场干部职工固有思维和惯性思维,最大程度压减林场干部职工的适应期和阵痛期,努力实现林场管理规范化水平再提升,尽快将林场推入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快车道。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木兰林场总经营面积158.76万亩,是河北省经营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资源广泛分布于围场县34个乡镇、209个行政村内,职工普遍工作在最偏远的山沟,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且极难照顾家庭,留住人才成了我场最大的困难。近年来,我场为切实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自筹和争取财政资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完成职工安居工程建设。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我场分别于2010年、2012年分阶段实施了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2015年全面交付,解决了1476户职工的住房问题,为远在深山的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圆了几代林业职工的安居梦。二是基本完成了所有分场场部和营林区的业务用房的新建、改建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为营林区标准配置了水、暖、电、气、讯等生活设施,极大改善了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林区道路建设持续推进。为便于森林经营、护林防火、林产品运输等工作开展,持续加大林区道路建设,截至目前,全场林道里程达到590余公里,有力支持了林业建设的开展。
(四)坚持人才强场、科技助场,为森林经营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不断优化职工队伍结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近五年来先后引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100余名,在森林经营各条战线展现出了生机活力,有力推动了森林经营工作开展。二是大力倡导自主创新。从科研选项、立项,到科研力量动员、经费投向,都紧贴森林经营的前沿需求,紧贴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建设方向,紧贴问题导向。通过持续用力,一大批研究成果如围绕目标树培育木兰林区大径级材、木兰林区幼龄林经营、半干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应用开发与试验示范等脱颖而出,为森林经营实践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三是建立健全科技合作机制,整合利用国家和省市科技资源,主动寻求做好国家林业科技专项对接服务,深化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科技合作,进行了20多个课题研究。围绕实践需求实际,举办培训班,共设攻关课题,共建实验中心,为高层科技人员的科研成果在木兰落地生根创造条件,促进林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将科技视野投向国外森林经营方面专家,多次邀请欧洲着名森林经营专家斯匹克先生等到林场授课指导,使木兰林区森林经营站在国际前沿。
三、改革后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政策支持
1.由于干部晋升渠道有限,干部队伍流动过于缓慢,加之没有提前二线或退休以及其他干部退出机制,导致部分干部长期担任同一职务时间过长,整体活力不足,不利于整个干部队伍的良性发展。
2.我场800多名干部职工中大部分为工人身份,由于政策原因,工人身份职工既不能评聘专业技术职称,也不能提职提干。特别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场基层股级干部很大比例都是工人身份,受到现有政策限制基本没有上升空间,不仅自身发展受限,干部队伍整体也受到影响。
3.由于国有林场普遍分布于偏远山区,绝大多数职工都是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家在县城,工作在深山,最远距离县城达100多公里。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职工都有了私家车,但往返家中交通费成本过高,最多的一个月交通费就达近2000元,导致很多职工不愿扎根基层,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有些家庭困难职工,为节约交通费很长时间不回一次家,不能照顾家庭,甚至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虽然我场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考虑了向偏远地区职工倾斜,但仍无法有效弥补因交通费过高造成的职工经济压力,很难有效调动职工扎根一线的积极性。
(二)生态产品开发力度不足,生态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因林场性质调整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增强社会服务职能是林场的重要任务。但目前,受政策约束,依托森林资源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开发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导致大量森林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除营林业务收入外,既不能产生其它经济效益,也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严重不足。
(三)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完善。一线生产业务用房存在危旧、老化情况,特别是随着林场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原有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不全,难以满足林场职能需求。场森林消防队的规模和相应的营房建设、设施设备投入等严重不足,亟待解决。特别是林场在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弱项,如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在营林、护林等方面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智能化产品,应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方面林场投入还严重不足。
(四)职工住房保障需要政策支持。尽管实施了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项目,但由于建设规模有限,节点后的部分职工仍然无房可住,主要是近年来新入职的年轻职工。
(五)职工正常休假无法落实。我场每年高森林火险期长达8-9个月,多年来职工防火值班已成为常态化,特别是身处林区一线的职工在防火期内基本上是全天候在岗备勤,不能正常休假,高森林火险期结束,还要忙于营护林任务,根本无法完全落实补休政策,职工正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议国有林场实行职务职级并行政策。普通工作人员工作年满10年享受股级待遇;股级岗位工作年满10年的享受副科级待遇;副科级干部工作年限满10年的享受正科级待遇等。
(二)建议在政策层面对事业单位干部任期、定期轮岗、竞争上岗以及退出机制等进行明确,推动事业单位干部队伍健康发展。同时建议放宽工人身份职工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条件、提职提干政策,确保工人干部同工同酬,同等享受政治待遇。
(三)建议加大公益一类国有林场在资源利用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导力度,鼓励国有林场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的前提下,积极投入到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产业开发中,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创造更多社会效益,满足社会对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的需求,同时带动当地百姓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发展相关产业。这不仅有利于林场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林区百姓增收,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一举多得。
(四)建议继续加大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保障国有林场各项设施持续完善,提高国有林场的社会地位和形象,确保国有林场高质量完成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任务。
(五)建议进一步加大国有林场民生建设,争取政策,在职工交通补助、防火值班补助、职工住房建设等事关职工切身利益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让国有林场职工安心扎根基层、扎根山区。
参考文献
- ↑ 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介绍 ,搜狐,2022-10-11
- ↑ 资质证书法人变更流程 ,搜狐,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