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城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泗州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
历史
为了加强对汴渠漕运管理,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徙泗州于汴口临淮县,遂改临淮县为泗州城。贞元八年(792年),泗州城就有被水淹的记载。为了防洪,北宋时开始筑城。欧阳修在《先春亭记》中记述,景?三年(1036年),泗州知州张殿承主持筑城外防洪堤“九千二百尺……,高三十五尺,土石为坚,捍暴备灾。”这次筑堤用人力八万五千个,用米一千三百石。防洪堤筑好后,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泗州城南临淮水,西靠汴河,唐宋两代是漕运中心,有“水陆都会”之称[2],据《帝乡纪略》和《泗州志》记述,这里是“北枕清口,南带濠梁,东达维扬,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必争。”泗州直属疆域,东至清河界洪泽九十里,西至五河县潼河口一百二十里,南至盱眙县淮河二里,北至宿迁界梅花道口一百五十里。辖七乡五十三里,计有镇集二十二个,是洪泽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泗州城旧有东、西两座土城,中隔汴河,有汴河桥相连。明代初期西、南两面护城堤已遭毁坏,仅东、北两面尚存堤址。城墙难抵挡住洪水侵袭,始将二城合一,建成砖石城,周长九里三十步,城墙原高二丈。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遭倭寇围攻。后加高至二丈五尺。据《泗州志》载,泗州共有五座城门,东、西、北各一门,南面有南门和香花门。香花门是为了迎僧伽大师真身从长安归泗州而特建。为了防洪水侵扰,每座城门都建月城和门楼,城外大水,先堵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城上建城铺45座,每200户看守一座。城上还建防敌炮台六座。每座城门下都建有水关,香花门与北门水关相对应。宋代有漕船、舟楫出入。明代后期,水关先后淤废。
泗州城内外先后共建有名的桥16座,其中城内有8座:即优龙桥、回龙桥、天梯桥、通会桥(也称汴泗桥)、永宁桥、走马街桥、马家桥、魏家桥。城外8座桥为:东门外板桥,西门外板桥,南门外濯清桥,北门外板桥,新桥、通济桥、胭脂桥、浮桥(横跨淮河,连接泗、盱两地)。泗州城外有护城河,环城皆濠,濠外有堤,濠水相通。因沟濠纵横,不仅桥多,各城门都有吊桥,以利通行。泗州城内外,共有五个集贸市场,十五条大街,三十四条巷道。
泗州城为历代州郡所在地:唐朝淮东节度使、南宋淮南东路宣抚使、明洪武初年置泗州卫、明代和清初期庐、凤、淮、扬、滁、徐的钦差以及监察御使,凤泗兵备道,江北提刑按察使等官署。在城内有州衙、都察院、巡监察院、理刑厅、泗州卫、馆驿、仓廒、课税局、阴阳学及邮传总铺等官衙单位;有儒学署、训导署、学正署、社学、决科书院、龙泉书院、泗水书院等文教建筑;还有漕粮中转的常丰仓等仓储建筑。此外,在泗州城内还有钟、鼓楼各一处,寺、庙、庵、祠等建筑53处,还有坛、堂、亭、阁12处,表、坊、碑、碣等24处,还有唐代建造的灵瑞塔和明远大师塔。
明代泗州十二景:“九岗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环带,对岸盱山耸翠,面城淮水浮烟,瞻柏陵园葱蔚,采莲濠畔芬芳,关内渔舟咏月,堤前商橹吟风,龟壁遥睇砥柱,鹅湖闲泛恬波,普照泛图映日,皇华楼阁临流。”
唐、宋、元、明各代,许多文人墨客,驻足泗州,留下大量脍炙人口诗文。宋代米芾知涟水军,道经泗州,曾留有:“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
1993年起,江苏省盱眙县和省物探院就开始寻找泗州城,但直到1999年才有了突破,勘探队在淮河乡大桥渔场、沿河村和城根村近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探测,用磁测、雷达和电法配合人工钻探,终于完整地探明了泗州城城墙位置的所在。除了西南一角仍淹在淮河里,泗州城90%的城址都埋藏在地下,距洪泽湖11公里远。2011年12月30日,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城遗址。
视频
泗州城遗址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淮安档案|辉煌900年 沉睡300载 “水下庞贝”古泗州城 ,搜狐,2017-08-18
- ↑ 古泗州城的前世今生(组图),搜狐滚动,201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