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泥活字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泥活字

属性: 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

相关: 《梦溪笔谈》卷十八

胶泥制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据中国北宋科学家沈括(1030-1095)所著《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载,泥活字为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毕升所发明。方法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经火烧硬而成泥活字,并用它们在两块铁板上交替排版和印刷。沈括称此法"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书成功,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1]

目录

文献记载

据《周益国文忠公集》卷一百九十八载,南宋绍熙四年(1193)周必大官长沙时,称"近用沈存中法,用胶泥铜版,移换摹印"自著的《玉堂杂记》,赠送友人。据元代姚枢侄姚燧所著《牧庵集》卷十五载,杨古 (姚枢的学生)在1241-1251年间"为沈氏活板",印成朱熹的《小学》、《近思录》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所谓"沈存中法""沈氏活板",均指沈括记述的毕升泥活字版,可证毕升方法在宋、元两代已被掌握应用。

民间应用

清道光十年(1830) 苏州李瑶居杭州时雇工10余人,"仿宋胶泥版印法",印成《南疆绎史勘本》。道光二十四年(1844)安徽泾县塾师翟金生自造泥字10万余,分大、中、小、次小、最小5号字,印成自著诗集,名《泥版试印初编》,字皆宋体,印刷清楚;后又印成友人黄爵滋的《仙屏书屋初集》和其弟《水东翟氏宗谱》。

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的中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一种印刷方法,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升(?-约1051)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的诞生。

活字印刷优越性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版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活字印刷的传播

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他创造的胶泥活字并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为济国公,老年时从沈括那里学来了毕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点小改动,把铁板改为铜板。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粘药熔化,但铜板比铁板价格贵。元代的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 和《近思录》 ,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不过杨古造泥活字是用毕升以后宋人改进的技术,并不是毕升原有技术。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饶州推官,集磁户,造青磁《易经》一部。所谓青磁(活字)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烧成的陶活字。1718年山东泰安人徐志定制成陶活字,印《周易说略》 。他将泥土煅烧后制成活字用以排版印书,采用的仍然是毕升用过的方法。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