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浮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浮郄

浮郄,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布有股后皮神经,腓总神经和膝上外侧动、静脉

主治髀枢不仁、霍乱转筋、下肢麻痹等。直刺1—2寸。

基本信息

  • 出处:《针灸甲乙经》
  • 隶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 功能: 舒筋通络
  • 操作: 直刺1—2寸
  • 主治: 髀枢不仁、霍乱转筋等
  • 主要配伍: 配承山、昆仑主治小腿挛急

目录

1 名称释义

2 功能作用

3 治法

4 定位

5 解剖

6 主治

7 操作

8 临床运用

9 配伍

10 功效

名称释义

浮,阳也、气也。郄,孔隙也。浮郄名意指膀胱经经气在此各至天之天部。本穴物质为委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上至天之天部,但因膀胱经气血性本寒湿,即使吸热其所上行天之天部的气态物也少,如从孔隙中上行一般,故名浮郄。

功能作用

清热降温,舒筋通络

治法

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急性胃肠炎、便秘、麻木、股腘部疼痛;髀枢不仁、霍乱转筋、下肢麻痹等。

现代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便秘,膀胱炎,尿潴留,髌骨软化症,腓肠肌痉挛等。

定位

腘横纹外侧端,委阳穴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解剖

在股二头肌腱内侧;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有腓总神经经过。

主治

1. 股、腘部疼痛、麻木

2. 便秘。

操作

直刺1—2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膀胱炎、腓肠肌痉挛等。

配伍

配承山、昆仑主治小腿挛急;

配尺泽、上巨虚主治肠鸣腹泻。

浮郄穴配 承山穴治疗下肢痿痹;配尺泽穴、上巨虚穴治疗急性胃肠炎;配承山穴、昆仑穴治疗臀股麻木、小腿挛急。

功效

舒筋通络。[1]

浮郄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浮郄穴的主治疾病为:股腘部疼痛,麻木;便秘。

浮郄穴位于在膝后区,腘窝上1寸,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

浮郄穴穴位速取法:俯卧位,稍屈膝,在大腿后面,即可显露明显的肱二头肌腱,穴在腘横纹上1横指,股二头肌腱的内侧缘,按压有酸胀感,即是本穴。

浮郄穴按压小技巧: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有清热舒筋之功效。

治疗便秘的穴位;主要穴位:天枢穴、大肠俞穴、上巨虚穴、支沟穴;

治疗气秘者;浮郄穴配中脘穴、太冲穴;治疗虚秘者:配脾俞穴、气海穴;治疗冷秘者:配神阙穴、关元穴;治疗热秘者:配合谷穴、曲池穴。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