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朝( Qing Dynasty ),(ᡩᠠᡳᠴᡳᠩ ᡤᡠᡵᡠᠨ)又号大清帝国大清国中华大清国、中国等等[註 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爱新觉罗氏。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建立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即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皇太极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

1644年李自成建国明朝灭亡。同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引领下入关打败李自成,随后多尔衮顺治帝迁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了农民军、南明明郑等势力,统一了全国。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清朝的综合国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建立庞大的领土与藩属国,史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然而清廷推行文字狱与“首崇满洲”政策,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沧桑》2008年第05期,让部分学者不认同此为文化意义上的盛世,亦有学者认为清代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价值极大。

鸦片战争开启中国近代历史,使中国由东亚的中心变成列强环伺的国家。西方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武力获得在华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与内忧的同时,也一直处于改革派与守旧派拉锯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学与文化亦引入中国,让清朝发起一连串的改革与革命,如自强运动,促使中国文化的成长与革新Template:参考。然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强瓜分中国。而维新运动随守旧派的抵制而告终。在义和团排外失败、引来八国联军后,清廷也推动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内容让许多知识分子失望,转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同年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于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灭亡。清朝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十二帝,十三个年号,历时296年,又有满清十三皇朝之称,自入关并迁都北京以来,共历十帝,历时268年Template:参考

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然而其最高决策单位随皇帝的授权而变动,例如军机处总理衙门等,提升行政效率,皇帝也能充分掌权。清朝中期文字狱兴盛,若有疑似反清复明的运动与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会引来冤狱,牵连成千上万人受害Template:参考。军事方面原先以八旗军为精锐,庞大的绿营为辅,后来以绿营和地方军如湘军淮军为支柱。清朝领土极盛时可达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时期也维持1107万平方公里。政治稳定、广泛种植新作物与赋税制度的改变,使得中国人口最后突破以往的平均值,达到四亿左右。国内与国外的贸易提升,带动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然因重农思维,商业仍未发展出资本主义Template:参考。亦有记载指出在清朝国内贸易的极盛时期,整个欧洲的总贸易量也不能与中国抗衡Template:参考

国号建立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大清」,后成为元朝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王朝Template:参考。皇太极改国号的原因,未有史料明确记载。可能为掩盖女真曾臣服于明朝的历史,以鼓舞士气,进攻明朝;「清」之国号,或云是金的谐音,而且满人尚青,加水字边以符合五德终始说,用水免去朱明之「火」Template:参考;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清”这一国号并非来自汉语,而是满语中的一个蒙古借词「ᠳᠠᠢᠼᠢᠨ」(Daičin[[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原意为“好战者”,[參 1]故大清国的意思是“上国”或“善战之国”Template:参考

另外,自入主中原之后,清朝皇帝开始正式以“中国”(满语ᡩᡠᠯᡳᠮᠪᠠᡳ
ᡤᡠᡵᡠᠨ
穆麟德dulimbai gurun)自称其全部统治区。Template:参考1689年康熙帝在与俄国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中,首次将“中国”作为正式国号使用,与“俄罗斯”相对。Template:参考

后金立国

15世纪初期,位于中国东北的女真族分成三部[註 2],其中以建州女真最为强大。明朝收建州女真为藩属,册封阿哈出为建州都指挥使,勐哥帖木儿为建州卫左都督。勐哥帖木儿在被野人女真所杀后,其弟凡察与子董山被迫南移,最后定居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併入建州卫Template:参考1442年明朝自建州左卫分立出右卫,以凡察领导右卫、董山领导左卫,形成建州三卫[註 3]

由于建州三卫不服明朝统治,1467年明朝联合朝鲜削弱建州三卫,并且于辽东边界兴建长城。明朝万曆初年,董山的后代觉昌安与其子塔克世偕同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以建州右卫王杲叛乱为由攻灭王杲与其子阿台,然而觉昌安父子也在溷战中死亡。1586年明廷袭封塔克世之子努尔哈赤为指挥使作为补偿。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遗甲崛起,统一建州女真后陆续併吞女真各部[註 4],并与漠南蒙古友好Template:参考

建州女真国力日盛,1616年努尔哈赤在建立八旗制度后于赫图阿拉(后称兴京)称汗立国,即后金汗国。两年后他以「七大恨」为由起兵反明。努尔哈赤在1619年萨尔浒之战中,击败杨镐指挥的明军、朝鲜与叶赫联军;接连佔领渖阳辽阳抚顺等辽东城市,随后战事集中于辽西地区。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最后于1626年宁远战役中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击败,不久逝世[註 5]。第八子皇太极历经权力斗争后继位Template:参考

皇太极即位之后,针对努尔哈赤时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天聪新政”。皇太极改文馆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这是清朝内阁的雏形。还继续完善和扩大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设立理藩院管辖蒙古等地事务。将都城渖阳易名「盛京」,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年号为崇德,国号为大清。当时明朝在关外的势力尚有袁崇焕守备的锦州宁远松山等三城。皇太极为绕道避开此防线,首先稳定根据地。他先胁迫明朝求和未果,随后成功降伏西边蒙古察哈尔部和东边朝鲜。接着,皇太极经察哈尔绕道入侵明朝首都北京。最后崇祯帝中了反间计,杀害援救北京的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变。这种藉由绕道入侵的作法后来又执行五次,与明朝内部的流寇一同消耗明朝的经济力。1642年,清军于松锦之战击溃明军并收降洪承畴等人,夺取明朝在关外的所有堡垒,防线移至山海关Template:参考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由其叔多尔衮摄政Template:参考

参考资料


引用错误:组名为“註”的<ref>标签存在,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标签,或结尾的</ref>标签丢失
引用错误:组名为“參”的<ref>标签存在,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參"/>标签,或结尾的</ref>标签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