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清水紫云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水]紫云岩
图片来自MokaFun

清水紫云岩,座落于台湾台中市清水区观音寺岩仔,称为“观音亭”,是台中最大的观音庙。鳌峰山之西麓,东屏鳌峰山毓秀之紫气,西向名闻国际台中港,南环大肚溪之清流,北接大甲溪之润泽,地脉钟灵。 紫云者,祥瑞之气也,先民以鳌峰山凝聚“山之紫云之端”,乃取“紫云”为本岩之称号。为清水的信仰中心。

由来

相传清康熙元年壬寅(西元一六六二年,民国前二五○年),有一瓦匠,途经牛骂头山麓紫云岩之现址,为免污秽随身携带之佛祖香火,遂将香火悬于树梢,迨动身离去时竟遗忘该物。 事后树上忽然祥光四射,除于树梢发现一只观音佛祖香火外,别无他物。如斯者数回,居民不约而同争先膜拜,乃至有求必应。 善心人士乃发起建庙之议,一时乐捐踊跃,翌日民众发现一妇人乘白马,气势非凡,始悟为观世音佛祖之显灵,于是信徒更多,庙宇终于完成。 雍正年间,最早来开垦的客家移民在今大街路接近光复街口之处建立祭祀三山国王的清水调元宫,后来客家人迁移至丰原,寺庙便由泉州人管理。庙内有座自乾隆43年所留下的古碑,记载中台湾拓荒史事,颇为珍贵。寺内收藏甚多匾额,如:咸丰年间的“天临海镜”匾,同治三年的“慈芘兵戎”匾,光绪年间的“五蕴光明”等,均具历史价值。

沿革

紫云岩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相传建于清康熙年间;另据明治30年(1897)牛骂头辨务署的调查,则是建于乾隆45年(1780)。该庙于清代历经多次洪水危害,并在昭和10年(1935)的大地震中受到重创。

民国35年(1946),地方仕绅兴工重修,始恢复雄伟之旧观。民国53年(1964),奉准成立管理委员会;

民国61年(1972),为配合政府兴建台中港,管理委员会再次展开重建事宜,并于该年10月30日动土、

民国69年(1980)竣工,秏资数千万元。庙宇造型由原先的平房式殿阁,扩建为五层楼台之殿阁。

祭祀

主祀观音佛祖之庙宇,有台湾少见之黑面观音,建自清康熙元年前,至乾隆年间方有正史之记载,迄今已有三百馀年之历史。[1] 民国六十一年配合台中港之兴建,重建事宜,于十月三十日动工兴建,民国六十九年重建完成,共历八春有馀,全赖信徒踊跃捐献,经费耗资数千万元,其样式由平房式殿阁,扩建为五层楼台支殿阁。 紫云岩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内部之布置改为:“一楼圆通宝殿供奉主神观世音菩萨,两旁有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并配祀十八罗汉洞,其宝相庄严。 二楼前殿为凌霄宝殿供奉玉皇大帝,两旁分祀神农大帝天上圣母]、开台圣王注生娘娘,民国八十八年二楼北侧设文昌殿宫奉文昌帝君。 三楼大雄宝殿宫奉[[[三宝佛祖]],于民国八十八年北侧设太岁殿供奉六十甲子太岁大将军”。 殿后附设花园,堆石为山,峰峦高耸,犹入仙境,是香客憩休好处所,期建筑工程之宏伟,设备周全,可谓全省之冠。 本庙三百多年来,香火鼎盛,历遭洪劫,迭经整修重建,整修重建,庙宇焕然一新,堪称万年之宏伟建筑,为佛教信仰中心。

文化大楼

紫云岩文化大楼则于民国八十三年(西元1994年)完成,其外观具有中国传统风貌与宗教气息,且富丽堂皇,气势壮观,大楼内部使用多功能之现代化设备,并配合企业经营之理念设计。 落成启用楼层分别为: 二楼庙史馆及艺文活动中心 三楼图书馆及儿童馆 四楼大礼堂

艺文活动

“清雅乐府艺团”,由地方上爱好南管的人士组成,以表演“南管七子戏”(梨园戏)为主,经常应邀到国内外表演。[2] 紫云岩为地方之信仰中心,对文化、社教活动的推动更是不遗馀力,为彰显佛祖慈悲为怀,以取之于社会,回馈于公众,紫云岩常举办各项活动,[3] 诸如捐血活动、健行、灯谜、花灯写生比赛、全国性的书法象棋围棋比赛及桌球锦标赛,紫云岩有异于全省其它庙宇的特色之一。

资讯

地址: 台中市清水区鳌峰里大街路206号 电话: 04-26225500

影片

大台中新闻-清水紫云岩主委吴胜隆担任20年 将捐建观音佛像
921韩再访紫云岩 清水半日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