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温州昆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温州昆曲

中文名称;温州昆曲

简述;中国南方昆曲的一个流派

流行地带;永嘉

别名;永昆

特点;古朴、轻柔、缠绵动人

温州昆曲浙江温州市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中国南方昆曲的一个流派,因流行在永嘉一带,又称"永昆"。它与苏州昆曲基本相似,但曲调稍紧,节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温州方言。伴奏以笛为主,其曲调古朴、轻柔、缠绵动人,其抑扬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规定十分严格。其剧目有《琵琶记》 、 《雷峰塔》 、 《连环记》等,表演艺术上具有朴质、自然、明快等特点。最早班名叫"同富"、"品玉"。[1]

基本介绍

温州昆曲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剧种,而且也是温州乱弹(瓯剧)与和剧的声腔组成组成部分。温州乱弹的84本传统

剧目中就有《连环记》 、 《雷峰塔》 、 《渔家乐》三本昆剧。和剧中的《曾头市》也是昆剧。温州高腔旧有《打熊》一 剧,高、昆杂唱,是武生的重头戏,在永嘉昆剧中,此剧名为《绝闯山》 ,情节较高腔本复杂,写李自成兵败逃入深山为当地猎户所杀,为《铁冠图》所无。 温州昆曲传习所(永嘉昆剧团)是继承古老的永嘉昆曲艺术的唯一演出团体。"永嘉昆剧"也叫"温州昆剧",它起源久远,是南戏延伸发展的产物。永昆的声腔是昆山腔传入浙南,吸收当时流行于东南沿海的海盐腔,经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水乳交融,发展求新而形成的。永昆是昆剧的一脉流派。它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温州昆曲团建立于1951年,原称温州巨轮昆剧团,1957年划归永嘉县管辖,更名永嘉昆剧团。它曾拥有生角演员

杨银友,旦角演员周云娟等一批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而风靡一时。五十年代赴上海演出《荆钗记》 、 《琵琶记》 、 《绣襦记》等,赢得一致好评,俞振飞观后曾有"南昆北昆,不如永昆"之赞。1957年,温州戏曲学训练班为永嘉昆剧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现又有一批学员在上海培养,可谓历经风雪而无畏,依旧生意盎然,更以一剧《张协状元》名震昆坛,赢得行家一致赞誉。

温州昆曲传习所的演员主要有林媚媚王成虎吕德明等。[2]

详细介绍

温州昆曲,又称永嘉昆剧,是流行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的一个昆剧流派。明万历年间(1573一1619)昆剧传入温州后,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这个地方剧种。 温州昆曲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演唱中不受传统联套宫 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极大灵活性和丰富性。在打击乐方面也保存了较为古朴的地方民间锣鼓点。角色最初有小生、正生、当家、花旦、大花、小花。外加鼓板和正吹即可演戏,称"八脚头"。后发展到13脚。表演艺术古朴、自然、明快、讲究生活真实。丑角道白多用温州方言。

温州昆曲大小约120多个,有《荆钗》 、 《白兔》 、 《杀狗》 、 《琵琶》 、 《金印》 、 《绣襦》 、 《八义》 等;尚有李渔作品七种和一批独有剧目。

清嘉庆年间,永昆有秀柏霭云等班社。同光至民初为鼎盛时期班社多达三四十个,最 有名者为新同福与新品玉,时称"品玉行头好,同福价钿老。"新同福系叶良金(艺名蒲门生)、 杨盛桃(阿桃儿)所组建,演员阵容齐整,名艺人徐郑、炳虎(叶啸风〕、邱一峰(小生水)皆得蒲门生亲传,名扬艺坛;另一演员高玉卿,观众昵称"大姆旦",演技精湛,数十年间独步昆班,弟子达200余人;从而永嘉昆剧声名大振。其后有杨永棠、杨银友继承永昆衣钵。

抗日战争时期,永昆艺人日渐凋零,观众锐减。1951年,合并新同福、新品玉、一品春、 南春班社零散艺人,成立温州地区巨轮剧团。1954年,划属永嘉县,称永嘉昆剧团。它曾以拥有生角演员杨银友、旦角演员周云娟等一批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而风靡一时。今2000年春天更以一出《张协状元》名震昆坛,赢得行家一致赞誉。 温州的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温州人用热血肥沃了这片热土,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浪潮,带来了无限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卷走了温州人心中最朴素的文化。温州戏曲、曲艺作为瓯越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温州人文情怀的真实写照,却在一步一步地远离,远离……,我们熟悉的乡音已离我们日渐远去。

温州戏曲、曲艺产生之早,种类之多,影响之广,但我们又将如何挽留这将远去的灵魂。

剧目特点

温州昆曲上演剧目组成的特点:

温州昆曲所上演的剧目,是指从"同福"昆班成立起直到现在的130年间曾经演出过的剧目,包括不见于其它剧种的剧目和昆剧艺人自己创作的剧目,以及建国后剧团创作、整理、改编、移植的剧目在内,全本戏约150余个,小戏和折子戏约100余个。这个统计虽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遗漏的肯定还不少。从剧目组成的特点来考察,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 (一)昆山腔形成以前,即明万历以前中国戏曲舞台上所普遍流行的剧目占了一定比重。如《荆钗》 、 《琵琶》 、 《白兔》 、 《杀狗》 、 《精忠》 、 《八义》 、 《金印》等,都作为班社的基本剧目,不论哪个班社,都必需能够演出这些剧目,才能得到观众的承认。而作为昆山腔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如《浣纱记》 、 《牡丹亭》等却从未有上演全本的记录。前者只有《回营》 、 《姑苏》二出;后者只有《花判上任》一出。这一剧目结构的形成绝非偶然,有人据此认定,这是永嘉昆剧自温州南戏直接继承而来的一个有力的证据。

(二)家庭伦理剧较历史剧为多。在永嘉昆剧舞台上,帝王将相出现的频率远不及市井小民为多。这方面的剧目如《永团圆》 、 《占花魁》 、 《双玉鱼》 、 《寻亲记》 、 《巧相逢》 、 《合珠缘》 、 《虐媳报》等剧,是永嘉昆剧剧目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剧目在描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方面往往有独到之处,使演员在塑造人物时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结局自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善恶斗争善胜恶败的永恒主题,使广大被压迫和被奴役的人民群众的心灵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丑角戏多。永嘉昆剧的演员结构虽也和其他兄弟剧种一样以生旦戏为主轴,但丑角戏却不容忽视。丑角戏

在每一个台基、每一场演出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折子戏如《一文钱.罗梦》 、 《红梨记.醉皂》 、 《儿孙福.观灯》 、 《绣襦记.教歌调猴》 、 《琵琶记.大小骗》等竟成了某些昆班的重头戏。一些丑角演员如杨盛桃、方皮、曼生等也因此而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永嘉昆剧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为了能在一个晚上把整本戏演完,对剧本往往要进行大量的压缩和删芟,但一般都保留了丑角戏的折子。这种对丑角戏的重视,是和温州南戏一脉相承的。 (四)李渔作品也占了一定的比重。在《笠翁十种曲》中,已知确曾上演的就有七种: 《比目鱼》 、 《蜃中楼》 、 《巧团圆》 、 《风筝误》 、 《凤求凰》 、 《意中缘》 、 《奈何天》 。且大都原本上演,不作删改。江南各地方昆剧班社虽也上演《十种曲》,但数量远没有这样多。据老艺人传言,这些剧目都是金华先生到温州传授的。李渔的戏班是否到过温州?它和永嘉昆剧有何种关系?还是一个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

(五)艺人自编的剧目多,也是永嘉昆剧的一大特色。这些剧目大抵为永嘉昆剧所独有,是其它地区的昆剧和兄弟剧种所未曾见者。有的根据当地流传的地方民间故事编演,如《对金牌》 ,即周密《癸辛杂识》所记江心寺恶僧祖杰残杀余氏一家七口的命案。元代的温州南戏即曾上演。又如《洗马桥》 ,即南戏《刘文龙菱花镜》故事,温州道情中所唱的《洗马桥头祭羹饭》,温州居民几乎家喻户晓。 《错中冤》 ,即初刻《拍案惊奇》中《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故事,其事发生在永嘉境内。此外如 《双仙斗》 、 《双莲桥》等也都是温州人所熟知的神话故事,演出此类剧目,特别受到观众欢迎。

艺人自编剧目上演时间较长的有《杀金记》 、 《花鞋记》 、 《对金牌》等。前两种相传为蒲门生所作,其中的《杀金记》后来成为昆剧武生的看家武戏,直到60年代还在上演。《花鞋记》是轻喜剧,由丑角与彩旦应工,早为瓯剧所移植。此外,如《孽随身》 、 《合莲花》 、 《惠中缘》 、 《醉于归》 、 《双鸳判》 、 《紫金鱼》 、 《王文诊脉》 、 《双埕翻醋》等十多种,则为"新品玉"随班专业编剧瑞安人陈翼卿所编。这些剧本格调不高,曲文大都比较通俗,也比较容易为没有文化的畸农市女、野老村氓所接受。

相关视频

温州百年昆曲面临濒危?这个山东美女不远千里赶来要唱给你听

永嘉昆曲还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