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準角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準角龍
圖片來自nhm

準角龍屬拉丁屬名Anchiceratops)又譯安琪角龍,是角龍亞科下的一個,生活於上白堊紀北美洲西部。

牠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臉部有三隻角、鸚鵡般的喙狀嘴,頭後有長的頭盾。在眼睛上方的兩隻額角較鼻角為長。準角龍約有6公尺長。準角龍的頭盾非常獨特。

頭盾是呈長方形,邊緣有大型的三角形頸盾緣骨突(Epoccipital),以及比五角龍牛角龍較小型的洞孔。另一個特徵是在身體中線的兩邊有一對骨節,接近頭盾的末端。

牠的名字是由古希臘文的「αγχι」(意即「接近」)、「κερατ」(意即「角」)及「ωψ」(意即「面」)組合而成,是因牠被認為是一種角龍科的過渡性物種。

物種

在1914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建立準角龍屬,他認為準角龍是一種過渡性物種,與獨角龍三角龍有關,是牠們之間的中間型生物。

目前只有一個有效,稱為華麗準角龍A. ornatus),種名意指其邊緣多角的頭盾。另一個種被稱為長喙準角龍(A. longirostris),是在1929年建立,但這個種已被普遍認為是華麗準角龍的次異名

發現歷史

在1912年,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紅鹿河附近發現準角龍的第一個化石,由巴納姆·布郎(Barnum Brown)率領的挖掘團隊所發現。正模標本頭顱骨的後半部,也包括長頭盾;此外,還發現幾塊其他的部份顱骨,目前都存放於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1924年,一個完整的頭顱骨被發現,並於5年後被命名為長喙準角龍。另一個標本於1925年被發現,雖然沒有了頭顱骨,但卻是最為完整的骨骼,包括有完整的脊柱直至尾巴末端的脊椎。這個標本存放於渥太華加拿大自然博物館。之後還發現其他化石,包括了在艾伯塔省的一兩個骨床,但當中很少化石是屬於準角龍的。

大部份準角龍化石都是在艾伯塔省的馬蹄峽谷組被發現,被認為是屬於上白堊紀麥斯特里希特階早期,距今約7400萬-7000萬年前[1]

美國懷俄明州阿榮德地層也發現類似準角龍的頭盾碎片,年代也屬於馬斯垂克階早期。但是在恐龍公園組亦有發現有準角龍特徵的頭盾碎片,地質年代被估計是屬於較早的坎帕階末期(約7800萬-7400萬年前)。這代表有比華麗準角龍更早的化石紀錄,或是另一個相關的物種。

參考文獻

  1. Arbour, V. M.; Burns, M. E.; and Sissons, R. L. A redescription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 Dyoplosaurus acutosquameus Parks, 1924 (Ornithischia: Ankylosauria) and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4): 1117–1135. doi:10.1671/039.02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