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滕斯泰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滕斯泰特
原文名 KlausTennstedt
出生 1926年6月6日
梅泽堡
逝世 1998年1月11日
国籍 德国
别名 邓斯泰特
职业 指挥家

人物介绍

克劳斯·滕斯泰特(1926-1998),德国著名指挥家。曾任德累斯顿歌剧院音乐指导,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NDR)首席指挥(1979-1981)以及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83-1990)。滕斯泰特是20世纪德奥系指挥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滕斯泰特1926年6月出生于前东德梅泽堡,1958年年仅廿二的他便登上德累斯顿歌剧院的音乐总监的宝座,成为当时全东德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指挥。1971年,滕斯泰特携妻离开东德,之后在西德的基尔定居。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进军北美,先后与多伦多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两大北美顶尖乐团合作,以此奠定了稳固的国际声誉。1976年,滕斯泰特被邀请到英国担任指挥。1983年起担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直至1990年。他对德奥曲目的深刻理解和经验,加上训练与提升乐团水准的深厚功力,在英国乐坛被惊为“天人”。滕斯泰特也被视为20世纪后25年间的新的大师级人物,尤其是他对马勒、瓦格纳、布鲁克纳作品的诠释,更是赢得举世乐评一致的推崇。 滕斯泰特堪称是战后对德国古典及浪漫乐派作品最专擅的顶尖人物,他的诠释总有着非凡的深度,经常有撼动人心的演出。EMI这款由滕斯泰特指挥伦敦爱乐乐团演绎的瓦格纳歌剧管弦乐集锦便是最好的见证。此时的滕斯泰特正处于病痛开始缠身的时刻。但他仍以极大热忱演绎作品。滕斯泰特尊重乐团的每位成员,又能够适时指点细节、激励乐团形成合力。他认为,只要音乐表现出色,细节的瑕疵可以用音乐性带过。但他对歌剧的要求非常严格,当时很多人都无法说服他灌录瓦格纳歌剧的唱片。而东京演出的影碟格外珍贵的原因,是它让人们听到并看到滕斯泰特在瓦格纳音乐上最贴近理想状态的呈现。 碟中收录了由滕斯泰特指挥演录瓦格纳五部歌剧作品中的管弦乐篇章段落。包括《汤豪瑟》的“序曲”和“维纳斯堡中的酒神祭”、《黎恩济》的序曲和《纽伦堡名歌手》第一幕的前奏曲。《诸神的黄昏》是瓦格纳最著名的歌剧巨作——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最后一部,在这张影碟上,选录的是该剧“黎明与齐格菲的莱茵之旅”和“齐格菲的葬礼进行曲”。 影碟的最后一曲是《女武神》中那段最著名的乐段——“女武神的骑行”。录音出自他带领伦敦爱乐乐团于1988年10月18日在东京山多利音乐厅的现场演录。这座在亚洲设施与音响效果属于顶级的音乐厅,迎来了世界顶尖指挥家与乐团的演录,演出的影音效果也绝对是一流的。滕斯泰特在观众掌声中出场,他头上稀疏灰白的头发清晰可见。但是在演出中,哪怕已患病在身,汗珠不断溢出,他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指挥乐团。在画面和音乐声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他最大的诠释特色是既严谨又细腻,极善于在起伏流畅的乐音中融入自然迸发出的情感。在滕斯泰特倾心投入的感染下,包括打击乐手在内的乐团成员们,几乎个个都有异常突出的表现。感谢影碟为我们提供了“耳闻目睹”的音画场景,通过细品慢嚼,让人体会到演出中的每个细节,都是那么精致入微。 克劳斯·滕斯泰特滕斯泰特指挥伦敦爱乐乐团《马勒第二交响曲》 专辑介绍:马勒的第二《复活》交响曲是除了他的第一交响曲外,演出机会和录音均最多的一首,单是录音的版本,估计最少已有三十多个。马勒完成第一交响曲后,即动手写作第二《复活》交响曲,费了六年,到一八九四年七月廿五日完成,时年三十四岁。一八九五年五月四日,在理察史特劳斯指挥下,于柏林首演了前三个乐章,但反应不佳,乐评几乎全是抨击和谩骂。十二月十三日,才由马勒亲自指挥下演奏全曲五个乐章,这次演出票房极差,不少乐评人亦拒不出席,马勒演出当天又不适,演出后便晕倒,但反应却很成功。全曲重点在前后两个乐章第二交响曲中,马勒最初题有暗示性的解说。第一乐章是表现第一交响曲的英雄的葬礼:“我愿意把第一乐章题为送葬曲,把他运到墓地后,曾反思:他为何而生,为何而苦恼?……在终章中,给出了答案。” 克劳斯·滕斯泰特在EMI公司曾两度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录制马勒的第五交响曲,一次是录音室录音,另外一次是在皇家节日大厅的现场录音。后面这个现场录音的版本随处可见,比较容易买到。还有就是它的录音时间稍晚(EMI749888-2),是两个版本中比较好的一个,虽然从宏观结构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比如说开场的葬礼进行曲传达出生动和逼真,不过相对于巴比罗利就少了一些恐怖;对第一次“三重奏”主题的调度也同样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在诠释马勒作品时,应当完全遵照作曲家的意愿,在跳跃中用巨大而迅速的推进力将乐曲带入激烈的漩涡中去,滕斯泰特就属于这样一类指挥家。葬礼音乐主题的再现带来了庄严堂皇的铜管部分。乐章渐渐降下帷幕的那一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即便如此,假使在接近尾声的“Klagend”处能再增加一些力度就更加完美了。 感觉滕斯泰特是想把精力集中于制造戏剧性效果上,第二乐章更加快的演奏速度印证了我的这一想法,这导致了开始处低音弦乐部分的冲击力大为削减,不过好在很快就重新抖擞精神。在那段大提琴哀伤的旋律过后,音乐在滕斯泰特手中无缝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从低沉的深渊不顾一切地往上爬,并且这个特别的乐章中的很多声音和色调都经过了奇妙的筛选。我很想知道是不是葬礼进行曲的复奏在滕斯泰特手中处理得有点太亲切了,以至于他前面营造出来的卓绝势头在这儿有点大打折扣。不过这只是白璧微瑕,指挥家在关注内部细节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将乐章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分析现场录音的声音效果就能得出这一结论。“Wuchtig”那一段也是很值得注意的,滕斯泰特真正做到了马勒所要求的。有可能他过分延长了赞美诗部分而将本该出现在乐章末尾的乐段忽略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用那么吹毛求疵吧。毕竟这是一次“现场”演出,我们能在“枪林弹雨”中抓住某些瞬间还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总而言之这是个杰出的第二乐章,滕斯泰特明白需要调动每一种音乐元素来使听众的耳朵在任何时候都不至于感到疲惫。 谐谑曲乐章被处理得密不透气。真是太过严肃了,同前面的几个乐章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并不是说滕斯泰特和原作背道而驰了,我认为那只是指挥家缺乏足够的自发性。在他眼中,任何事物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日耳曼式的形态、效率和组织结构,虽然事实上对每一个乐段的处理可以说都是具有典范性的。滕斯泰特擅长于这首交响曲中黑暗和充满戏剧性的场景,但这是相对于那些轻快的元素来说的。因此在稍慢板乐章中,他便按部就班地慢了下来。事实上看得出来滕斯泰特还是努力想用一种禅宗里所提倡的平衡来处理这个乐章的,不过这种方式更加适合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放在这里显然不合情理。不过尽管如此,他的表现也还算不错的了,只能说是不太相称,特别是和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几个版本相比较。滕斯泰特诠释稍慢板乐章的方式同前面的不太协调,收到了惊心动魄的效果,虽然有一点蓄意的成分在里面。这种效果极度缺乏红润的光泽,这是他区别于其他指挥家的地方;而且稍慢板乐章音乐元素的再现并不能让人感到这个乐章的诠释方式就是很恰当的了。 滕斯泰特的末乐章是一次个人音乐风格精彩绝伦的展示,跟前面几个乐章相比简直可以说是突变。不过我老是疑心自己走进了巴托克“乐队协奏曲”的末乐章,对我来说,乐章的结尾部分听上去太过残酷无情了。毫无疑问这是个优秀的版本,有很多值得钦佩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少处理不当的段落。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