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漆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漆酚,生漆的主要成分,含量40一70%。为邻苯二酚的几种带有不饱和支链的衍生物的混合物。棕黄色粘液,在空气中会变稠,并呈黑色。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涂于物体表面能白干,结成黑色硬膜。对有些皮肤过敏的人能引起皮肤发痒或肿疮,可用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搽敷。利用漆酚能与甲醛缩合的反应特性,可制成漆酚缩醛清漆和漆酚醛环氧漆等,作防腐漆用。

漆酚 (英文名:Urushiol),是一种油状有机液体,原在植物漆树中发现。它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皮疹,称为漆酚致接触性皮炎。名称来自于日本Urushiol一词,表示在东亚地区产生的漆树。氧化和聚合漆酚,在树汁中于水分的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硬漆,用于生产传统的漆器。
[1][2]

理化性质


漆酚是淡黄色液体。密度:0.968 沸点:200–210℃。它能够被醇、醚、溶解。漆酚分子漆酚是几个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每个包含替换了 15 或 17 个碳原子的烷基链的儿茶酚。烷基组可能饱和或者不饱和。另外漆酚油也是饱和、非饱和分子的混合物。其混合因植物物种而异。而西方毒橡木漆酚包含与 C17侧链的主要是儿茶酚,邻苯二酚,毒藤和毒药黄栌产生的主要是儿茶酚,邻苯二酚与 C15侧链。

致敏作用


一般认为漆酚的致敏反应与其分子饱和度有关。长侧链往往会生成更强的敏化剂。这表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造成的原因可能是范德华力。漆酚已被皮肤吸收之前可以用水洗去。并且,在50%的漆酚被吸收前10分钟时间内水洗非常重要。一旦漆酚已经渗透到皮肤,再尝试用水洗涤作用不大。 一旦漆酚已被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的树突状细胞的识别出它是的皮肤吸收,免疫这些细胞会迁移到淋巴结作用于T淋巴细胞,从而攻击皮肤,T淋巴细胞是通过产生因子和细胞免疫杀伤破坏皮肤的细胞。

自然存在


漆酚液体多来自于松脂毒藤和与其相关的植物。漆酚在植物损伤后的树汁中存在;或在深秋,植物树汁流出后,表面(漆酚氧化)后成为黑色的地方。另外据称生腰果壳壳液中也含有漆酚。

应用性能


漆酚是生漆的成分之一(50%-70%),也是主要的成膜物质。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人体有严重的毒性,粘度大,不易施工,耐碱性能差等,这些严重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漆酚的改性便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对漆酚的改性主要集中为将一系列合成树脂与漆酚共混,以达到改善其物理机械性能,减少生漆用量的目的。生漆涂料作为生漆的一种主要制品,其中通常会加入添加剂来增强其特性和功能。

参考文献